吃肉會「三高」,這是真的嗎?

2023-12-23     新周刊

原標題:吃肉會「三高」,這是真的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科普中國

(ID:Science_China)

作者:賈詩卉

肉類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然而,最近幾年,不少人談肉色變,年輕點的擔心肉吃多了長胖變醜,年紀大一點的擔心吃肉會導致三高。不少人加入的一些「養生群」「減肥群」,裡面推薦的基本都是無脂肪蛋白質飲食,「不吃肉」甚至被推崇為「健康養生秘訣」。

不過,不吃肉真的對身體好嗎?長期不吃肉,到底會怎麼樣?

不吃肉,降血脂?

一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願意吃肉,是因為他們往往有「三高」,尤其是高血脂。而血脂聽著就是脂肪太多導致的,在他們的觀念里「不吃肉 = 減少脂肪攝入 = 有利於降低血脂」。

實際上,這個邏輯只是聽起來有道理而已。因為適當吃肉,並不會引起血脂升高。

(圖/unsplash)

血脂包括甘油三酯、膽固醇、膽固醇酯、磷酸和脂肪酸。我們常說的高血脂主要是指血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高了。

先說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簡稱 TG)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人體分解甘油三酯獲得能量,同時肝臟、脂肪等組織可以合成甘油三酯,並在脂肪組織中貯存。

人體內的甘油三酯,一部分來自飲食,一部分是自身合成。不過,關於高甘油三酯血症,目前認為:飲食中的脂肪,並非肝臟甘油三酯的主要來源。可以簡單理解為:想控血脂,依靠少吃肉可能達不到目的。

實際上,當人們吃東西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將多餘的能量轉化為甘油三酯,儲存在脂肪細胞里。除了吃肉,吃米飯饅頭吃其他東西,如果吃多了,這些多餘的能量也會轉化成甘油三酯。

再說膽固醇。

膽固醇跟甘油三酯也有點像,大約 70%~80% 是肝臟合成,只有很小一部分來自飲食。所以,無需過分擔心適量吃肉會升高血脂。

當然,注意日常飲食對於血脂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很有必要。畢竟飲食不健康也是高血脂的一個風險因素。不過,高血脂人群需要的飲食控制,並不僅僅針對一種食物,而是應該從總體的飲食結構來調整。

實際上,目前針對心血管、血脂等的指南也建議,高血脂人群應均衡飲食,每天的食物中確保有足夠的蔬菜、水果、全穀物,同時也應該包含適量的乳製品、畜肉、水產品、豆類、堅果等食物。

吃肉致癌?

還有些人說吃肉致癌,「紅肉是 2 類致癌物,加工肉是 1 類致癌物」。

的確,早在前幾年的時候,前幾年的時候,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一個紅肉及加工肉製品評估報告,在這個報告中,WHO 將加工肉製品評定為1類致癌物,紅肉則為 2A 類致癌物。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肉就一定致癌、完全不能吃了。

IRAC 的致癌物等級也不等於危害強度。IRAC 的致癌物分類依據並不是誰致癌的能力更強,而是科學證據的確鑿程度。越是致癌證據明確的,級別越高,而致癌的能力則與分級沒有必然聯繫。

世衛組織在它的報告中稱每天食用 50g 的加工肉製品,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 18%,如果每天食用 100 克(2 兩)紅肉,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會提高

17%。

可以理解為,如果不吃肉的人得腸癌的風險是 1%,那麼吃的人風險是 1.18%,總體風險依然是很小。IARC 的報告也指出,對於個人來說,吃加工肉製品患大腸癌的風險依然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我國膳食寶塔推薦平均每人每天吃畜禽肉的量大約是 40~75 克,只要正常食用,大家並不用太太擔心吃肉會使人致癌。

而且,癌症的病因是非常複雜的,它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結果,遺傳、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都可能產生影響,並不能簡單地將原因歸為一種簡單的食物。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因此就不敢吃肉了。

(圖/unsplash)

長期不吃肉會怎麼樣?

有些人受一些「素食養生」「減肥塑身」之風的影響,不僅不吃肉,甚至蛋奶都去掉,但其實這樣做危害很大。因為如果長期不吃肉,身體會容易出現很多嚴重問題,尤其是老年人。

1、貧血

很多女性都知道,貧血是讓人非常難受的問題。不僅面色蒼白不好看,還讓人總是頭暈、易疲勞、打不起精神。

肉類中血紅素鐵含量豐富,是造血的原料,而且吸收利用率也高。如果總是不吃肉,又沒有專門去補鐵,很容易導致最常見的貧血——缺鐵性貧血。

此外,長期不吃肉還有可能讓人缺乏維生素B12,也會導致貧血等嚴重問題。因為維生素 B12 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植物里沒有,不吃肉人尤其容易缺乏。

2010~2012 全國營養與健康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貧血患病率為 12.5%,75 歲及以上老年人的貧血率為 17.7%。

2.肌少症

肌少症,主要表現就是字面的意思,肌肉質量減少,肌肉萎縮,肌肉力量減退。這個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接近一半的老年人都會得。肌少症的一個重要病因是蛋白質攝入不足。

這樣的老人外表看著比較瘦,很多人還以為是健康的表現。其實肌肉減少症對老年人非常不利,一旦肌肉持續減少,力量下降,跌倒、骨折、骨質疏鬆、骨關節炎等發生率都會隨之大大增加。

可能很多人感受不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其實對於老年人來說,意外摔倒、跌倒是非常可怕的,很容易致命。比如不算少見的髖部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可能會超過 20%,最高甚至能達到 50%。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年版)》

肉類是很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老年人對蛋白質的需求其實並不比年輕人少,65 歲以後還會增加。如果不吃肉,又沒有其它辦法補充,就很容易蛋白質缺乏,久而久之導致肌少症,甚至其他營養不良問題。2010~2012 全國營養與健康調查數據顯示,老年患者營養不良和營養風險的發生率分別為 16% 和 37%, 低蛋白血症的發生率 為 25.1% 。

正因這一系列健康風險,我國膳食指南明確建議:老年人要吃足量的肉類,以保證獲得足夠的優質蛋白質,魚蝦禽肉豬牛羊肉等都是很好的肉類。

健康吃肉的 5 個建議

肉類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還含有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的礦物質,尤其是鐵、鋅等,同時富含維生素 A 和 D 等,對人體健康也有重要的意義。

如何健康吃肉,建議大家注意 5 點:

  • 適量吃

適量吃

我國膳食寶塔建議,普通人每天可以吃畜禽肉類 40~75 克,或是魚蝦等水產品 40~75 克,以及蛋類 25~50 克(大約一個雞蛋)。

  • 多吃幾種肉,換著吃

多吃幾種肉,換著吃

一個普遍現象是,長輩們吃肉的種類比較單一。很多人要麼總是吃豬肉,要麼總是吃牛羊肉。

其實,這樣吃太單一,對健康並沒有好處,也不符合營養均衡、食物多樣的膳食原則。

建議讓餐桌豐富起來,牛羊肉、雞鴨肉、魚肉、貝類等,多換換花樣,也不會膩。

  • 少吃紅肉,多吃白肉

紅肉,一般是豬、牛、羊、馬等家畜的肉。白肉,一般指禽類及水產品類,例如雞肉、魚肉、蝦等。

膳食指南建議,最好將魚肉、禽肉作為老年人的首選肉。因為相對紅肉來說,它們脂肪含量低,而且肌纖維短、細、軟,更易消化吸收,對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很友好。有條件的可以多選擇一些海魚和蝦,比如每周吃 2~3 次海鮮水產。

  • 少吃肥肉,少吃腌制肉

少吃肥肉,少吃腌制肉

像五花肉之類的肥肉,還有油炸、燒烤的肉,不光脂肪的量多,還含很多飽和脂肪,吃了既容易胖,又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應儘量少吃肥肉,以及油炸、油煎等重油烹飪的肉。

香腸、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含鹽量高,對三高患者也很不利,也建議少吃或不吃。自己也少做腌肉、燻肉等腌制肉類吃。

  • 如果確實不愛吃肉,可以喝奶、吃雞蛋,多吃豆製品,必要時搭配營養補充劑

如果確實不愛吃肉,可以喝奶、吃雞蛋,多吃豆製品,必要時搭配營養補充劑

可以喝牛奶、吃雞蛋,這也是很好的優質蛋白來源。

豆腐、豆乾等,包括最近幾年火起來的人造肉、素肉等,都是豆製品,是除了肉類之外的一種優質蛋白質來源了。如果實在不喜歡吃肉,平時不妨多吃點豆製品。

市售蛋白粉也可以有效地提供蛋白質。如果不吃任何動物食品,那就可以適當吃一些蛋白粉。由於不吃肉容易缺鐵和一些維生素,所以建議跟鐵劑、維生素 B12 等膳食補充劑搭配著吃,同樣能很好地滿足老年人的營養需求。

[1]成人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管理 - UpToDate

[2]Eckel RH, Jakicic JM, Ard JD, et al. 2013 AHA/ACC guideline on lifestyle management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14 Jun 24;129(25 Suppl 2):S76-99.

[3]Arnett DK, Blumenthal RS, Albert MA, et al. 2019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19 Sep 10;140(11):e596-e646.

[4]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Volume 114: Consumption of red meat and processed meat. IARC Working Group. Lyon; 6–13 September, 2015. IARC Monogr Eval Carcinog Risks Hum (in press).[5]Bouvard V, et al. Carcinogenicity of consumption of red and processed meat. Lancet Oncol. 2015 Dec;16(16):1599-600. doi: 10.1016/S1470-2045(15)00444-1. Epub 2015 Oct 29. PMID: 26514947.

[6]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 , 2020.

[7]Victor W. Zhong, Linda Van Horn, Philip Greenland, Mercedes R. Carnethon, Hongyan Ning, John T. Wilkins, Donald M. Lloyd-Jones, Norrina B. Allen. Associations of Processed Meat, Unprocessed Red Meat, Poultry, or Fish Intake With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20.

[8]NHS.Meat in your diet.

[9]李根,甄富航,呂文浩, 等.老年肌肉減少症發病機制相關研究[J].腦與神經疾病雜誌,2019,27(4):257-261.

[10]蘇琳,劉爽,董碧蓉, 等.營養與肌肉減少症[J].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誌,2019,06(1):26-34.

[11]王柳森,張兵,王惠君, 等.中國15省(區、直轄市)老年人肉類消費模式現狀[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8,24(10):13-19.

[12]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13]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

讀完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c99bbc670a8d4680f6bd6f6b5385d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