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紅星兩面紅旗,曾經風靡全球的65式軍裝,後來為何不用了?

2023-11-16     亮劍君

原標題:一顆紅星兩面紅旗,曾經風靡全球的65式軍裝,後來為何不用了?

導讀: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套軍裝,一顆紅星頭上戴,兩面紅旗掛兩邊,成為一代軍人的標誌,也喚起了無數人的回憶。這就是曾經風靡全球的65式軍裝。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這套軍裝後來為何不再使用呢?讓我們一起穿越歷史的時空,揭開這個謎題。

起源與輝煌時刻

1965年6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統一開始穿戴65式軍裝,一顆紅星和兩面紅旗成為這一制服最為顯著的標誌。這並非一時決定,而是起源於紅軍時期。在解放軍成立初期,由於艱苦的條件和缺乏統一軍裝的製造基地,紅4軍在1929年打下長汀時,只得利用繳獲的灰布為全軍戰士製作了一套灰軍裝。這套軍裝的特點就是頭上一顆紅星,領口兩面紅旗,神氣非凡。這段歷史孕育了「一顆紅星、兩面紅旗」的傳統,貫穿了整個紅軍時期。

紅軍時期的這套軍裝雖然簡陋,但它的設計背後蘊含著革命的熱情與信念。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軍裝也需要不斷改進。1937年,國共達成統一戰線,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不得不進行軍裝的更迭。時至1965年,軍銜制度取消,為了與之相適應,提出了多種軍裝改革方案。經過反覆討論,最終決定恢復紅軍時期的領章、帽徽樣式。毛主席親自參與並表示:「我贊成走回頭路,恢復老紅軍的樣子,只要一顆紅星,兩面紅旗,其他的統統不要了。」於是,「六五」式軍裝應運而生,簡化了品種,取消了對常服和禮服的區分。

「六五」式軍裝問世後,成為我軍裝備時間最長、流傳最廣的軍服。戰士們在這套軍裝中度過了艱苦的八年。這套軍裝的設計雖然簡單,但其中包含的革命精神令人銘記。然而,隨著實際需要和服裝材料的進步,我軍也在「六五」式軍裝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次改良。儘管這套軍裝在軍人心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但在叢林作戰中顯眼的紅星和紅旗卻成為一種隱患,不利於隱蔽行動。加之樣式單一,面料相對滯後,軍裝改革勢在必行。

於是,1985年,「八五」式軍裝問世。在過去整整二十年的時間裡,「六五」式軍裝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軍人。這一新式軍裝不僅在樣式上進行了更多的區分,還對男女兵的軍裝樣式進行了差異化設計。女兵的帽子改為了無檐帽,並且配發了裙裝。雖然「八五」式軍裝在實用性和功能性上得到了提升,但「一顆紅星、兩面紅旗」的元素在設計中仍被保留。

為何不再使用?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六五」式軍裝的實用性問題逐漸顯露。特別是紅星和紅旗在叢林中顯得過於顯眼,不符合現代戰爭需要的隱蔽性。此外,樣式的單一和面料的相對滯後也影響了軍裝的整體適應性。因此,我軍在不斷改革現代化軍裝的道路上,放棄了「六五」式軍裝的大規模使用。

儘管「六五」式軍裝在實戰中的適應性逐漸減弱,但它在軍人心中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動。軍裝,如同一個見證者,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軍人成長。而軍人對軍裝的感情,也是珍而愛之。每一次軍裝的更替,都是一段軍人與歷史、時代交融的見證。這份情感紐帶,即便軍裝已經換裝,依舊存在於軍人心中。

寫在最後

「一顆紅星、兩面紅旗」,這是65式軍裝的標誌,也是一段崢嶸歲月的見證。從起源於紅軍時期的簡陋設計,到後來在「六五」時期的輝煌歲月,再到為適應現代戰爭而被替代的過程,每一步都見證了軍裝的變遷。軍裝不僅是一種制服,更是一代代軍人的象徵,是他們勇敢、堅韌、忠誠的體現。即便如今「六五」式軍裝已經成為歷史,但它在軍人心中的位置卻永遠不會磨滅。正如那句經典口號:「一顆紅星頭上戴,兩面紅旗掛兩邊」,留下的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軍人對家國深沉的情感。在軍裝的變遷中,情感得以傳承,鑄就著一代又一代的英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c91465eb4993088699f9d2e899622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