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流行的「屁股針」,為什麼消失了?

2023-11-22     科普中國

原標題:小時候流行的「屁股針」,為什麼消失了?

你好,這裡是科普中國。說到打針,不知道你腦海中浮現的是「往屁股上打針」還是「往胳膊上打針」呢?要是年齡稍大一些,腦海中浮現的很可能是往屁股上來一針吧。但現在好像很少見到屁股針了,這是為什麼呢?

圖源:unsplash.com 攝影師:Mufid Majnun

想說明白這個問題,咱們得先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屁股針。這其實是一種肌肉注射方式,是指把藥物直接注射到肌肉組織里。除了肌肉注射,咱們平時常見的,還有靜脈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內注射,它們分別適合不同類型的場景。

肌肉注射的特點是能避免藥物被肝臟代謝,讓藥物更緩慢地發揮作用。注射很多疫苗以及對血管刺激比較大的藥物時,往往會用這種注射方式。屁股上的肌肉很「厚實」,當然也就成了肌肉注射的「優秀候選區域」。除此之外,像大腿外側還有胳膊上的三角肌,也都是很適合肌肉注射的區域。

圖源:unsplash.com 攝影師:Steven Cornfield

但為什麼打屁股針這麼疼呢?這可能跟小時候對打針的心理恐懼,還有對疼痛的忍耐度較低有關。除此之外,原來醫療條件不太發達的時候,很多地方的醫院和門診用的並不是一次性針頭,而是經過消毒之後重複使用的針頭。這些針頭反覆使用之後難免有一些「小毛刺」,這樣的針頭扎進肉里,確實挺疼的。

在醫療條件改善之後,雖然不會再有鈍的針頭了,但為了避開屁股上厚厚的脂肪層,屁股針往往扎得很深。針頭造成的傷口深,也會增加疼痛感。

還有個原因,恐怕知道的人不多。過去打屁股針的時候啊,醫護人員為了確保針頭沒有扎到血管,會在注射前先進行抽吸操作。2015年的一項綜述就曾經指出,這個操作會引起更多的疼痛。所以,這可能也是咱們小時候覺得屁股針「疼得要命」的原因之一。

圖源:unsplash.com 攝影師:Diana Polekhina

但現在屁股針為什麼像是消失了呢?其實,屁股針並沒有消失,只是需要用到這種注射方式的場景變少了。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隨著現代藥物發展,能夠口服起效的藥物比原來多了。能吃藥解決的事,當然也沒必要再挨一針。對成年人來說,一些給藥量不是特別大的疫苗,也完全可以通過胳膊針完成。而且,如果屁股針注射不規範,還可能導致坐骨神經損傷。

就因為這些原因,屁股針在咱們眼裡才越來越少了。那今天就說到這裡,咱們下期再見。

策劃製作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責編丨岳藝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b4d50ec1e128f1591702e886d62f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