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來襲,文旅如何接住招?

2024-01-20   鈦媒體APP

原標題:流量來襲,文旅如何接住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新旅界

文 | 新旅界

從「一時紅」到「一直紅」,揭秘文旅背後的成功密碼與網友智慧。

冰城的冬日,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但寒冷的天氣並未阻擋遊客們的熱情。他們從四面八方湧來,只為一睹哈爾濱冰雪的風采。社交媒體上,關於哈爾濱冰雪游的「熱梗」層出不窮,冰雪大世界、雪雕、滑雪……每一個元素都成為網友們熱議的話題。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圖源: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官微

黑龍江省文旅廳數據顯示,2024年元旦假期期間,黑龍江旅遊熱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省累計接待遊客661.9萬人次,旅遊收入更是達到了69.2億元。哈爾濱市作為省會,更是貢獻了其中的大頭,三天假期就接待了遊客304.79萬人次,實現了旅遊總收入59.14億元。

淄博卷完,爾濱卷

這樣的盛況,不禁讓人回想起2023年上半年的淄博。那時的淄博,同樣是以一種「寵粉」的姿態,贏得了遊客們的喜愛。無論是政府、公共部門、商業機構,還是城市的居民,都為遊客提供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服務。這種真誠和善意,讓遊客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淄博與哈爾濱為什麼能成功?掰開了,揉碎了,看案例。

  • 首先,主要是城市「人格化」與「人文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人對旅遊的需求發生變化,他們不再滿足於單純的打卡特色景點,而是更追求鬆弛感的旅遊體驗。因此,城市營銷也開始迎來一次重要升級,從鼓勵城市「年輕化」轉向注重城市的「人格化」與「人文化」建設。

淄博與哈爾濱將美食、人文、城市建設等都圍繞城市的「人格特色」展開,讓遊客在遊覽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城市的美麗風景,更能深入體驗到城市的獨特文化和人文精神。

滑雪比賽 圖源: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官微

例如,哈爾濱在冰雪文化上做足文章。其實,每年冬季,哈爾濱都會舉辦盛大的冰雪節,展示各種精美的冰雪景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用冰雕成的各種建築和雕塑,如長195米、高3米的「清明上河圖」,以及高40米、長25米、寬15米的「冰雪之冠」,都堪稱冰雪藝術的巔峰之作。這些景觀不僅讓遊客流連忘返,更讓哈爾濱成為名副其實的「冰雪王國」。

但今年,在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中,遊客不僅可以欣賞到精美的冰雪景觀,還可以參與到各種冰雪活動中去,如滑雪、滑冰、打雪仗等。

遊客遊玩圖 圖源:哈爾濱文旅局官微

特別是,今年的冰雪活動和哈爾濱的「過分溫暖服務配套」,讓遊客體驗到了哈爾濱的「大氣的冰雪文化」與「東北霸總呵護南方小土豆」的霸道溫暖,形成「聲量」與「好評」的正向反饋,大量旅客拿「腳步」與「錢包」為「霸氣爾濱」打call。

這才是「三個組合拳」,打出了「爾濱」的「人格特質」,製造出了「爾濱熱」。

再例如淄博的「倍兒親切服務」與「燒烤文化IP」。

2023年的五一假期,淄博燒烤火爆出圈,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品嘗。

一時,當地政府趁熱打鐵,加開「燒烤專列」,新增定製燒烤公交專線,提供全方位的旅遊服務,讓遊客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又通過舉辦燒烤節、燒烤大賽等活動,讓遊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淄博的熱情與活力。

淄博夜景 圖源:淄博市文旅局官微

可以說「爾濱」的「親切服務」,也是照抄了「淄博的服務經驗」。那麼,其他城市也可以「抄作業」。

  • 其次是社交媒體和短視頻的「發酵」。

年輕人樂於在小紅書、B站、抖音等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旅遊經歷,安利更多人來體驗。這種「打卡」玩法也由此開始興盛,成為一種新的旅遊「安利」方式。總結一下,為何淄博和哈爾濱這兩座城市,能夠在眾多的旅遊目的地中脫穎而出呢?

  • 首先,它們都以誠為本

在淄博,數千名大學生在隔離期間得到了人性化的服務;在哈爾濱,一次退票事件引發了當地的深刻反思和積極改進。這種真誠和誠懇的態度,讓遊客們感受到了被重視和被寵愛的感覺。

  • 其次,它們充分尊重並滿足了遊客的需求。

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遊玩娛樂,兩座城市都為遊客提供了便捷和舒適的服務。在淄博,計程車司機和燒烤店主都立下了為城市榮譽而戰的誓言;在哈爾濱,全員夾子音、人造月亮等創新舉措讓遊客們大呼過癮。

  • 最後,兩座城市的成功也離不開當地群眾的廣泛參與。

在淄博,市民們積極參與到「全民待客」的行動中;在哈爾濱,「內卷式」的熱情讓遊客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種全民參與的氛圍,為兩座城市的旅遊事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總的來說,城市營銷需要注重長期印象的塑造而非曇花一現的概念炒作,通過極致化本地IP、提供情緒價值、盤活城市資源以及和年輕人玩「梗」等方式,可以讓城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遊客心目中的理想旅遊目的地。

烏鎮的夜 圖源:新旅界拍攝

「追趕」的文旅局長們,咋辦呀?

「爾濱」還沒有「退燒」,一場前所未有的各地文旅局「流量大戰」又如火如荼地展開。

這場戰役的起點,是不久前哈爾濱文旅的意外「出圈」。

彼時,各地文旅局還在互相祝賀、交流特產,一片和諧景象。然而,河南文旅的一記「重拳」,徹底打破了這份寧靜。

一天之內,抖音平台上的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帳號發布了30餘條視頻,內容各異,卻都緊緊圍繞河南的旅遊資源。這一波操作,不僅震驚了網友,更讓河南文旅的粉絲數在短時間內飆升至百萬級。截至目前,該帳號的粉絲數已超過190萬,成為文旅界的一匹「黑馬」。

河南文旅局抖音官方帳號截圖

河南文旅的成功,讓隔壁的河北文旅也坐不住了。他們聽從網友的建議,改名後開始了自己的「瘋狂」輸出之路。從一天發布75條視頻,到深夜兩點半仍在奮戰,再到喊話河北籍明星趙麗穎為家鄉站台,河北文旅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有力。這一系列操作,不僅讓河北文旅成功「出圈」,更讓他們收穫了巨大的流量和關注。

在這場「流量大戰」中,山東、山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文旅局也紛紛加入戰局。他們或是沖數量,或是玩創意,都希望能夠在這場戰役中分得一杯羹。其中,四川文旅局更是以其獨特的熊貓文化和美食文化為武器,吸引了大量遊客的關注。

然而,這場「流量大戰」的背後,其實是各地文旅局對於旅遊市場的渴望和期待。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到自己的家鄉,讓更多的人願意來到這裡旅遊、消費。因此,他們不惜「喊麥」「玩梗」,甚至親自上陣為家鄉代言。

在這場戰役中,我們也看到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和生動的案例。比如,有網友統計發現,全國34個一級行政區已經有28個都參與了「喊麥」宣傳。而各地文旅局的「喊麥」內容也是五花八門,各有特色。有網友調侃說,這簡直就是一場「文旅版」的說唱大賽。

除了「喊麥」之外,各地文旅局還紛紛亮出了自己的「絕活」。比如,山東一文旅局局長親自上陣跳曳步舞,吸引了眾多遊客的圍觀和跟跳;廣西一文旅局則展示了自己的沙糖桔剪輯技術,讓人目不暇接。

我們拭目以待,看看誰能夠在這場「流量大戰」中笑到最後。

網友「操碎心」,力捧家鄉

一場「文旅內卷」風潮席捲全國的同時,網友們也紛紛加入這場「內卷」大戰中,為家鄉的文旅事業吶喊助威。

他們的點評犀利而又精準,為這場文旅大戲增添了不少看點。

首先,看看網友們對於各地文旅局的「花式整活」有何評價。有網友表示:「山東文旅在線喊麥,真是太有趣了!這種幽默自嘲的方式,讓人忍不住想去看看到底有多『東』。」還有網友對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的「熬夜比賽發宣傳視頻」表示讚賞:「這三省真是拼了,為了爭當卷王,連夜趕製宣傳視頻。這種敬業精神值得點贊。」然而,也有網友對一些文旅局的「浮誇」宣傳表示擔憂。他們認為,一些文旅局過於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內容,導致宣傳視頻風格千篇一律,地方特色不突出。有網友直言:「看了這些宣傳視頻,感覺就像是在看同一部電影的不同剪輯版本。雖然畫面精美,但缺乏靈魂。」

對於這些擔憂,也有網友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他們認為,文旅局應該更加注重挖掘當地的文化內涵和特色,以獨特的故事性和演繹性來吸引遊客。例如,哈爾濱的文旅宣傳就成功地結合了當地的冰雪文化和民俗風情,讓遊客感受到了濃厚的「濱」至如歸的氛圍。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圖源:哈爾濱文旅局官微

此外,網友們還對文旅局的配套服務設施提出了要求。他們認為,完善的服務設施是提升遊客體驗的關鍵。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旅遊經歷:「我去過一個地方旅遊,那裡的景色很美,但服務設施卻很差。廁所髒亂差,指示牌不清晰,導致我的旅遊體驗大打折扣。」因此,網友們呼籲各地文旅局在吸引流量的同時,也要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完善配套服務設施。

在這場「文旅內卷」大潮中,網友們還積極為家鄉的文旅事業出謀劃策。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各種話題討論,為家鄉的文旅宣傳貢獻力量。有網友表示:「我希望我的家鄉能夠更加注重旅遊品質的提升,而不是只追求短期的流量效應。」還有網友建議:「我的家鄉有很多獨特的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如果能夠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進行宣傳推廣,相信一定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旅遊。」

重慶街頭 圖源:新旅界拍攝

這場「流量大戰」中,總有一些聲音呼籲各地文旅局要注重服務質量和市場整頓。他們認為,只有讓遊客真正滿意而歸,才能夠實現文旅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各地文旅局在「玩梗蹭流量」的同時,也不忘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和市場監管能力。

總的來說,網友們對於這場「文旅內卷」大戰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他們既看到了各地文旅局的積極努力和創新嘗試,也看到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結語

在這場激烈的「內卷」競爭中,我國文旅事業不僅未顯頹勢,反而收穫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推動力。這一變革的背後,反映出傳統城市營銷方式已逐漸失去魅力,而新的營銷策略正亟待發掘。城市們開始深入挖掘各自獨特的「到訪理由」,運用情感化的營銷語言,與消費者建立更為深厚的情感聯繫。

白鹿原景區 圖源:新旅界拍攝

淄博和哈爾濱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了一點,通過創新營銷手段,成功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活力,實現了線下消費的有效轉化,以差異化的營銷策略,讓大眾在社交媒體上自發傳播和分享,從而引爆了文旅市場的新熱點。

我國文旅事業在這場「內卷」大戰中,各大城市已展現出無限的創意和潛力。下一個脫穎而出的文旅城市會是誰?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