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凡不凡
編輯 | 孫大聖
1991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倪萍經歷了春晚有史以來最驚心動魄的一刻。
按照流程,臨近新年鐘聲響起的時候,倪萍要出來朗誦他國發來的賀電,以示對兩國之間友誼的祝福及肯定。
上台前,工作人員交給了倪萍一個信封,並交代裡面有四份電報。
倪萍也沒有想那麼多,拿著信封就走到台上,然後當著全國觀眾的面前打開。
然而打開信封的那一刻,倪萍立馬傻眼了。
因為裡面根本沒有工作人員所說的賀詞,而是四張潔白無暇的白紙。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這個時候,再去考慮這件事究竟是有人搗鬼,還是工作人員犯得低級錯誤,已經沒有意義了。
而且即便得到真相,倪萍也不可能對著觀眾說:「不好意思,剛才稿子拿錯了,我去換一下」。
哪怕她不在乎自己的職業生涯,那也得考慮全國人民積極向上的鬥志和來之不易的凝聚力。
所以最終,倪萍選擇撒了一個「彌天大謊」,掩蓋住了這次危機。
台前的倪萍面帶微笑,從容不迫朗讀著「紅其拉甫哨卡戰士」發來的春晚賀電。
幕後的領導們臉色發白,因為他們知道,那一年根本沒有「紅其拉甫哨卡戰士」的春晚祝福。
好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不知情,最終驚險躲過了這一劫。
28年後,倪萍才將這件事情公之於眾。
儘管這對於央視來說,不是一件特別光榮的事情。但至少讓倪萍保住自己的飯碗,也讓我們在電視里見到了她更多的可能性。
畢竟,倪萍可是有著很深厚的群眾基礎,也是陪伴7080後那代人一起成長的「大姐姐」。
哪怕,她現在已成了「倪萍奶奶」。
01
1959年,倪萍出生於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
剛出生那會兒,她還不叫倪萍,而是冠父姓,叫劉萍。
但由於後來父母離異,劉萍跟了母親,並由母親一手拉扯著長大。
長此以往,母女情也慢慢以壓倒性的勝利贏過了父女情。
於是在1979年,劉萍得知自己考上了山東藝術學院,即將離家求學的時候,她便一個人跑到派出所,將自己的姓改成跟媽媽一樣,這才有了」倪萍「的名字。
倪萍是半路出身的主持人,她在山藝學的是戲劇表演專業。
大學期間,她一邊上學一邊拍戲,並憑藉著姣好的身形和出色的演技,很快就當上了女主角。
1982年,22歲的倪萍從山藝畢業,然後被學校分配到山東話劇院工作。
一年後,倪萍就被評為了「國家二級演員」,完成了很多演員一輩子都達不到的目標。
然而就在演藝道路如日中天的時候,另外一個選擇,突然擺在了倪萍面前。
1987年,倪萍受邀去青島主持地方台春晚,恰巧遇到了央視導演劉瑞琴指導那次拍攝。
起初,劉瑞琴並不看好倪萍。
哪怕劉瑞琴知道倪萍是從山東話劇院出來的,口條和形象都不錯。但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也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像感染力、控場能力、臨場反應能力,都是成為一名主持人的基本要素。而一般人如果沒有經過系統學習,很難掌握其中的技巧與火候。
但等到倪萍一上場,劉瑞琴才知道自己錯大發了。
因為台上的倪萍不僅專業度上不比職業主持人遜色多少,她那極具個人特色的親和力,才是真正的讓人如沐春風。
也是從那時起,劉瑞琴便「惦記」上了倪萍。
1988年,劉瑞琴在央視負責一檔名叫《人與人》的特別節目。
該節目打破常規思路,採取一種全新的藝術拍攝手法,並且不拘泥於單一的戲劇表演、電影蒙太奇、節目主持等形式展現,而是將其融合起來奉獻給觀眾。
也是因此,劉瑞琴想到了話劇演員出身且主持過地方台春晚的倪萍。
於是很快,倪萍就被央視借調了過去,她一邊當主持人一邊拍著戲。
在這期間,她還參演了電視劇《雪城》的拍攝,獲得了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兩年後,倪萍被正式調入中央電視台,擔任《綜藝大觀》節目的主持人。
02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倪萍好好的演員不當,非要半路轉行做主持人呢?
其實道理很淺顯。
就好比如今的某些演員,冒著天下之大不諱都要考個編制出來,更何況那是30年前呢!
所以對倪萍來說,轉行做主持人並不是一種「二選一」,而是根本不需要考慮就能給出的答案。
事實也證明,倪萍完全沒有選錯。
1991年,倪萍被調入央視的第二年,她就搭檔趙忠祥、張宏民、李瑞英主持了那年春晚。
也在那次春晚上,倪萍經歷了開頭那一幕,拿著四張白紙讀完了春晚賀詞。
而且當我們倒回去看,也多虧她是「野路子」出身,才敢那麼大膽地「胡編亂造」。
要是換另外一個主持人遭遇那種情況,指不定央視又得多一個「黑色幾分鐘」呢!
主持界有句老話,叫「救場如救火」,尤其是救了央視的場子。
所以當倪萍從春晚舞台上走下來時,她在領導們心裡的地位就直線拔高。
再加上她台風穩健,觀眾認可度又高。
於是在接下來13年里,倪萍一連做了13年的春晚主持人,也成了當之無愧的「央視一姐」。
一時之間,倪萍風光無兩。
儘管有時候,人們也能在這些盛讚與美譽之下,聽到裡面夾雜著一些對她不太友好的流言。
但總體而言,瑕不掩瑜。
03
坊間流傳,倪萍早年在山東工作的時候,曾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二人育有一女。
後來因為工作原因,她與第一任丈夫離婚,女兒跟了丈夫,而倪萍不久後也調入北京,此後再無瓜葛。
可以查到的資料顯示,郭達是倪萍的初戀男友,兩人因男方父母阻撓分開。
沒錯,就是那個跟蔡明合作的「禿頂大叔」。
更沒錯,分手的原因是因為郭達父母反對,而不是倪萍父母。
好在倪萍很快從這段戀情中走了出來,但不幸的是,她又掉進了另外一個大坑裡。
1989年,倪萍拍攝節目時,遇到了大她七歲的陳凱歌。
一位是嫻靜淡雅的主持人,一位是才氣十足的大導演,不發生點什麼故事,都對不起他們正當熱血的年齡。
但這時,陳凱歌才剛跟洪晃在美國扯了證,肯定不可能和倪萍正大光明地在一起。
一直到1991年,洪晃和陳凱歌離了婚,倪萍才終於搬到了陳凱歌的住所,過起了沒羞沒臊的同居生活。
很多年後,倪萍用「失去自我」來評價那段經歷,她說:「我清醒地犯著錯誤。那是一段生命退化、靈魂投降的日子。」
而這麼一投降,就是整整8年。
8年的時間裡,倪萍可以說將後半生全部押寶到了陳凱歌身上。
只可惜,最後她等來的不是對方的一紙婚約,而是另一位紅顏上位的逼宮。
04
1992年,陳凱歌拍攝電影《霸王別姬》時,遇上了來探朋友班的陳紅。
對於那次相遇,陳凱歌是這樣形容的:「她(陳紅)跟著別的朋友一起來探班,暮色蒼茫中,有幾個朋友走進來,然後握了握手,挺高興,我也知道她是陳紅。」
而陳紅的描繪就沒有那麼矜持了,陳紅說道:「他(陳凱歌)站在台階上,我站在台階底下,他本來就高,哇,我基本上都是這樣,就是頭都快要耷拉到後背了,就高高地仰視著他,好帥啊我覺得,好高也好帥,很有那種男人的力量的感覺。」
總而言之,那次邂逅讓兩個人在彼此心裡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4年,陳凱歌拍攝電影《風月》,陳紅以演員的身份來試鏡。
因為前一天沒休息好,陳紅便在化妝間小憩了一會。
醒來時,陳凱歌正站在陳紅的身後,目不轉睛地看著她的臉。
為此,陳導還專門想到了一套說辭:「人閉上眼睛這張臉和睜開眼這張臉是不一樣的」。
只是誰不知道,陳凱歌當年到底是在觀察陳紅的臉,還是饞上了對方的身子。
同年,陳凱歌的父親陳懷皚導演去世,陳凱歌由於拍攝繁忙,無暇顧及父親喪事的籌辦。
最後還是倪萍出面,幫他把一切辦得妥妥貼貼。
當然,那時候倪萍還不知道陳凱歌和陳紅之間的旖旎,甚至她有可能滿心歡喜地盤算著,自己也算是替陳凱歌盡了孝,怎麼著也得是半個陳家媳婦了吧!
但半個陳家媳婦,始終抵不了一個陳家香火。
1996年,陳紅懷上了陳凱歌的孩子。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倪萍幾乎快氣瘋了。
曾幾何時,陳凱歌還信誓旦旦地對她說:「嫁給我吧!」
然而到這時,陳凱歌的對她說辭卻變成「我知道對不起你,但是陳紅懷孕了」。
歇斯底里一番過後,倪萍也只得被迫離開。
當然,她不離開也沒辦法,因為轉眼間,陳凱歌就在溫哥華向陳紅求了婚。
據陳紅講述,那天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起因是陳凱歌提出結婚時,陳紅答應道:「可以結婚試試看,不行可以離婚啊!」
可陳導卻堅決地說道:「結了婚,就不允許離婚,這是我跟你結婚唯一的條件。」
好一個男默女淚的愛情故事啊!
但如果這個「美好的結局」背後,沒有另外一個女人偷偷哭泣,那就更完美了。
05
不管過去多麼糟糕,倪萍終究還是放下了痛苦,然後大步流星的往前走。
而這一切,不是為了證明她有多洒脫,只是生活仍在繼續。
1996年,為了幫助倪萍儘快走出失戀的陰影,有人給她介紹攝影師王文瀾。
雖然比不上陳凱歌的才華背景,但王文瀾也稱得上青年才俊。
他家世清白,又時任中國日報社攝影部主任,任倪萍自己也挑不出毛病來。
王文瀾對倪萍更是十分滿意,長得漂亮,又是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要是能娶這樣的美人回家,那不得「光宗耀祖」啊!
所以就在雙方各種外在條件都契合的情況下,一年後,王文瀾和倪萍就走進了婚姻的圍城。
緊接著2年後,他們有了共同的兒子——虎子。
以前的老人常說,賤名好養活,所以很多人都給孩子起狗剩、二狗這樣很接地氣的名字。
虎子雖然也比較接地氣,但畢竟虎乃「百獸之王」,很容易衝撞了名字主人。
好吧!上面是筆者瞎編的,只不過倪萍的兒子確實身體羸弱。
虎子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從小就被倪萍帶著到處求醫,而即便以她和王文瀾這種收入,都稍微有點支撐不起虎子的醫藥費。
除此之外,給虎子治病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以至於到最後,倪萍甚至連她在央視的工作都辭掉了。
而更令人心碎的是,倪萍耗費了這麼多精力,非但沒有將虎子的病治好,反而把她與王文瀾之間的感情給磨光了。
2005年,倪萍與王文瀾離婚,有人說是因為王文瀾不想給兒子治病,二人產生分歧導致的結果。
同年,倪萍改嫁導演楊亞洲,於是又有人說是因為楊亞洲插足,導致他們離的婚。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誰知道呢!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楊亞洲確實在倪萍最難的時候,拉了她一把。
據說當年倪萍帶虎子去美國看病,就是楊亞洲一直陪在她身邊,直到幫虎子把病治好。
而如今,虎子已經和正常人一樣上學讀書,估計現在都快要畢業工作了吧!
至於倪萍和楊亞洲,他們倆相戀於不惑之年,已經過了談情說愛的年紀。
火花肯定是沒有了,更多像是在「搭夥過日子」,老了能有個相互扶持的人就夠了。
另外,閒下來的倪萍也開始拾起了自己的主持人工作。
春晚是上不了了,但她畢竟是曾經的「央視一姐」,只要有老帶新的節目,央視必定會找她鎮場子。
閒著沒事,她還能教訓下撒貝寧、尼格買提,或者是調侃下李思思、王冰冰,想想倒也挺愜意的。
猶記得倪萍曾在一檔節目中說過:
「如果有下輩子,我既不要爹娘,也不要孩子,更不要家庭。」
好在一切苦難都過去了。
經歷人事滄桑,如今歲月靜好,對於倪萍而言,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