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升級,面對強大空中對手,越南空軍決心儘可能近距離交戰

2021-02-04   榮華之武器堂

原標題:越戰升級,面對強大空中對手,越南空軍決心儘可能近距離交戰

接上文 未雨綢繆,在國外培訓飛行員,初創時期的越南空軍建設

當越軍戰鬥機部隊成立之時,所有的人員和飛機並未在越南本土,而是在北方鄰國機場。

1964年開始,美國在越南北方的挑釁行動越來越頻繁;而越方當然不甘示弱,發出了「消滅一切入侵之敵」的指示。雙方的態勢一觸即發。

8月4日,發生了著名的「北部灣事件」。以此為藉口,美軍宣布開始對越南北方開始轟炸。8月5日,美軍海軍發起了代號為「利箭」的行動,旨在摧毀北越的巡邏艇基地。美軍從2艘航空母艦上起飛了67架艦載機,轟炸了北越位於鴻基、祿蘿、廣溪三地的港口和船舶。越軍的港口設施和巡邏艇部隊遭受嚴重損失;作為回應,越軍也擊落了美方2架飛機。

越軍的米格-17

由於戰爭的全面爆發,在鄰國境內的越南空軍921團也要回國參戰了。

連結-關於米格-17

米格-17飛機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在米格-15基礎上的改進,最大特點是機翼後掠角45度,安裝了1台帶有加力燃燒室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可以使飛機在3000米高度上最大速度達到1145公里/小時。該型飛機全長11.3米,翼展9.6米,空重3.94噸,正常起飛重量5.34噸,機翼面積22.6平方米,具備良好的盤旋性;但推重比只有0.6左右,爬升率僅有65米/秒。飛機裝備1門H-37型37毫米機炮和2門HP-23型23毫米機炮,於1951年開始裝備部隊,各型共生產近9000架。

如今在越南博物館中的米格-17戰鬥機

8月6日上午,隨著信號彈的升起,越軍16架米格-17戰鬥機分成4個4機編隊,轟鳴著躍出跑道,飛向自己的祖國,這些飛機的目的地是越南北部的內排機場。

當范玉蘭第一個降落在自己祖國的土地後,他發現越南空軍司令員馮世才和政委鄧性一起迎了上來。在隆重而短暫的歡迎儀式後,4架米格-17戰鬥機立刻加滿了燃料和彈藥,並被拖到起飛線上,隨時可以起飛作戰。第一次執行戰鬥值勤的飛行員分別是一號雙機編隊范玉蘭和林文歷,二號編隊陳亨和阮日照。

當然,所有的人心中都明白,儘管大家熱烈歡迎了第一支空軍的到來並做好了出擊的準備,但無論在裝備、數量和訓練上,都還不能與強大的美國空、海軍航空兵相對抗,如何才能在最初的戰鬥中取勝,依然是一個讓人撓頭的問題(根據越南軍史記載,1964年底防空-空軍共有22500人,1965年底達到了52700人,共有3個作戰航空兵團、高炮團21個、高炮營41個、雷達團4個-另有5個雷達營隸屬於海軍)。

與強大的美國海空軍相比,越南空軍除了飛行員缺少實戰經驗、指揮官大多半路出家、戰術戰鬥技巧存在嚴重缺陷外,還有一個先天致命問題-國土異常狹窄,南北縱深長達800公里,而東西縱深狹小,北部最寬處只有400公里而南部最窄處僅有70公里!這樣使得越南空軍對於美軍飛機的入侵顯得防不勝防疲於奔命,而且由於60%國土是叢林地形,大大限制了雷達的機動再加上雷達性能的落後,所以對於對方高空飛機基本是來不及準備而對於低空突防飛機則更是沒有任何預警能力!

1965年在南越巡邏的F-4C雙機

圍繞著如何取勝,越南空軍從最高層的將軍們到最基層的飛行員都在進行著熱烈的討論。空軍高層認為,越南空軍本身的戰鬥力很難與美軍相抗衡,他們惟一的優勢就在於本土作戰,能夠得到地面雷達和指揮的支持。很自然的,地面的參與就成了戰鬥機防空作戰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而飛行員們則就自己的想法就行了討論,對如何在空戰中消滅敵方飛機並保護己方飛機各抒己見(當然也有極少數飛行員甚至想出了自殺攻擊的想法-當然,這樣的想法是不會得到上級認可的)。

經過廣泛的討論,越南空軍的戰術逐步成型了。越南空軍認為,美國空軍雖然強大,卻也有其自身的弱點。作為進攻一方,美軍飛機在進攻時都會組成較大的編隊,而且進入航線相對固定,一般不會隨意改變。而且,絕大多數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飛機都會攜帶大量炸彈,這將使這些飛機的機動性變得很差。這一切,給了越南空軍戰鬥機獲得取勝的機會。

附:林文歷簡歷

林文歷(Lam Van Lich),1932年12月出生,1949年10月入伍,1956-1964在我國學習。1966年2月3日取得越南空軍首次夜間空戰勝利,擊落2架AD-6攻擊機。1967年1月1日獲得越南人民武裝力量英雄稱號,1971年任航空兵第923團副團長,1972年晉升少校,任該團團長。1974年任航空兵第371師參謀長,同年晉升中校。1978年晉升上校,1982年晉升大校,任空軍指揮技術軍官學校副校長。

林文歷

越軍飛行員相信自己裝備的米格-17戰鬥機雖然沒有配備空空飛彈,但憑藉它的輕巧能夠在水平格鬥中擊敗對手。越軍認為只要能夠到很近的距離上,飛機上裝備的37和23毫米機炮能夠擊落對手。越軍飛行員們決定儘可能逼迫美軍飛機進行咬尾格鬥,為了能夠在第一次射擊命中目標,一些飛行員將機炮標尺從標準的300米調整到150米。

不久後的一次會議,越軍指揮官達成統一意見:一旦美軍飛機越過北緯20度線,越南空軍將要升空作戰!

11月11日,胡志明主席與一群高級官員(包括未來的領導人黎筍)視察了921團。儘管不能指望他們來幫助部隊備戰,但偶像級人物的到來還是極大激發了飛行員們的鬥志。胡志明在視察中向飛行員們發表了演說,他說道

「我們將要打一場越南式的戰爭!雖然我們武器比較落後,但我們要全力發揮手中武器的威力,讓他們在越南將士的手中變得威力無比。敵人裝備精良,但是,我們不怕!」

在當年年底的12月22日在紀念越南人民軍建軍20周年慶祝大會上,胡志明主席勉勵大家:「我們的軍隊忠於黨,孝於民,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的獨立、自由,為社會主義而戰鬥犧牲。任何任務都能完成,任何困難都能克服,任何敵人都能戰勝。。。。」

1964年8月在越南內排機場的米格-17機群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