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副反應最常見的是嘔吐,一半人因此放棄,新藥可助緩解症狀

2019-12-05     胡洋

化療這種傳統的癌症治療方式一直飽受詬病,其原因是毒副反應比較大,尤其是胃腸道反應,不少病人一用藥之後就出現頻繁噁心、嘔吐、乾嘔,有過暈車經歷的人都知道,這種嘔吐時翻江倒海的感覺,會讓人難受至極,吃不了,睡不著,軟弱無力。嚴重的較長時間的嘔吐除了引起患者不舒服感之外,還會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和營養不良,少數患者因頻繁嘔吐,胃粘膜撕裂引起消化道出血。經歷過化療嘔吐的病人下次一見到藥水,還沒用藥可能就會出現噁心、乾嘔、食欲不振的症狀,這種情況稱之為預期性嘔吐。預期性嘔吐屬於一種條件反應,通常與心理過程密切相關,其中噁心比嘔吐更為常見。數據顯示,高達20%的患者在任何一個化療周期之前都會出現噁心。化療相關嘔吐使患者懼怕化療,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患者治療依從性下降,療效打折扣。


化療藥為何會引起嘔吐?

1.化療藥物直接刺激了胃腸道粘膜、損害了胃腸道細胞,引起不適反應;

2.化療藥物通過刺激小腸嗜鉻細胞釋放5-HT,5-HT再激活迷走傳入神經的5-HT3受體,產生嘔吐反射。

3.藥物等及其代謝產物直接刺激延髓的化學感受器,進而傳遞至嘔吐中樞釋放P物質引發嘔吐。


在治療化療相關嘔吐的藥物中,NCCN指南推薦的藥物包括,5-HT3受體拮抗劑、NK1抑制劑、糖皮質激素、胃復安以及一些抗焦慮藥物。化療前通常會進行充分的評估,對患者可能的嘔吐級別進行評分。下列情況臨床上常需要使用5-HT3受體拮抗劑+NK1抑制劑+激素三藥聯合的止吐方案,

1.使用一些強致吐的化療藥,比如環磷醯胺、阿黴素、順鉑、伊立替康等等,

2.年齡較大,體質較差;

3.既往有多次化療嘔吐史;

4.上消化道腫瘤患者,平時食慾不佳;

5.預期性嘔吐明顯,內心焦慮者需要適當增加奧氮平等抗焦慮藥物。


目前臨床上帕洛諾司瓊止吐比較常用,帕洛諾司瓊屬於第二代5-HT3受體拮抗劑,於2003年7月獲得FDA審批通過,預防中重度致吐化療藥物引起的急性噁心、嘔吐。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資料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與年輕患者(18-64歲)之間無差異,因此,老年患者無需調整劑量。常見的副反應包括頭暈、頭痛以及便秘、腹瀉等症狀,這些不良反應一般比較輕微,都是能夠耐受的。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國內兩大企業的福沙匹坦雙葡甲胺相繼上市,福沙匹坦是一種人體P 物質/神經激肽-1(NK-1)受體的選擇性高親和力拮抗劑,為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高度致吐性化療方案的必選止吐藥物。福沙匹坦是口服止吐藥阿瑞匹坦的磷醯化水溶性前體藥物,靜脈給藥後30分鐘轉化為阿瑞匹坦發揮作用,透過血腦屏障,占領腦內NK1 受體,從而抑制中樞P物質的作用而發揮止吐效果。化療前半小時一次性使用比較方便。



除了藥物之外,良好的環境,可口的飯菜和輕鬆平和的心態也是減少化療嘔吐的關鍵。經過有效的止吐干預,化療嘔吐並沒有那麼可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Uw-2W4BMH2_cNUgJz8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