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IMF都在學穩定幣,政府採用指日可待?

2019-09-27     區塊鏈幣海

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算幣圈新聞的常客了,除了老是夸瑞波、夸區塊鏈、夸加密貨幣,今年4月,有消息稱,它還在和世界銀行聯合開發一個私鏈,而且還在這個鏈上創建所謂的「學習幣(Learning Coin)」,據說這個幣與加密貨幣非常地相似。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好奇心又轉到了穩定幣上,在最近的一份文件中,它評論了具有固定價值的加密貨幣資產的用例和實用性。



該組織先是概述了這類資產的承諾和風險,稱它們是金融科技領域的新角色。隨後又指出了穩定幣的優勢,而這些優勢為快速而便捷的全球支付開創了可能。

潛在風險

雖然很看好,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很客觀地看到了穩定幣的風險,尤其是對較小的經濟體。如果一種法幣有一天被全球穩定幣取代,比如現在大熱的臉書Libra,這可能會導致這些較小的經濟體走上不必要的美元化進程並導致國家貨幣主權的喪失。

目前,穩定幣市場上雖然出現了很多新玩家,創造出了一定的競爭環境,但該組織預測,在未來,可能會有一個幣一統江湖。這個幣還可能會取代銀行,並擠壓其他支付網絡的發展空間。事實上,在加密貨幣領域,壟斷已經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因為泰達幣覆蓋了所有穩定幣交易的97%以上。



另一個威脅是,各種類型的穩定幣可能成為恐怖主義融資和非法活動的幌子。儘管區塊鏈記錄按道理是公開透明的,但監管機構要追蹤到這些信息,也不容易。

目前,雖然一些幣需要買家完成KYC驗證,但是,欺詐或身份盜竊依然存在。而即便真的發生,項目方也無法追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這類公司應該跟銀行一樣,遵守資本和流動性要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SBVdG0BJleJMoPM26s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