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人民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楊浦濱江:空間更美 生活更好

2024-10-15     新民晚報

初秋時節漫步楊浦濱江,微風中傳來淡淡桂花香味。這條總長約15.5公里的岸線,被稱作「世界僅存的最大濱江工業帶」。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楊浦濱江考察時,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5年來,楊浦濱江從「工業銹帶」變身為「生活秀帶」,始終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劉歆 攝

百年前的明華糖倉,如今是集會議和休閒於一體的公共服務空間;曾經的祥泰木行,如今是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當年「遠東最大制皂廠」的生產原址,如今是一個「皂夢空間」;建於1913年的楊樹浦發電廠,如今是楊樹浦電廠遺蹟公園……66幢工業遺存被保留下來,總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各具匠心。

配備母嬰室、增加兒童活動空間……工業風建築「綠之丘」的前身是上海海煙機修廠倉庫,現在已改造成黃浦江畔嶄新的「婦兒之家」。11歲的董千暢每隔一兩周都會來「綠之丘」,「我在這裡參加繪本閱讀、學打五步拳,體驗過青少年情緒管理夏令營等。這裡不僅綠植圍繞、活動氛圍良好,還能交到朋友、學到知識」。類似「綠之丘」這樣的兒童友好公共空間,在楊浦濱江還有33個示範點。

肢殘人士王婷是土生土長的楊浦人,她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很喜歡去江邊,「可那時只能讓爸爸背著我去。改造後的楊浦濱江,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施為殘障人士鋪平了出行之路。現在我一個人也能坐著輪椅來江邊,看看風景,感受生活的美好」。

「相比五年前,如今的楊浦濱江公共空間更大也更有溫度,只因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在建設者心中根深蒂固。隨著人民意見徵集進程的推進,規划過程中不斷有市民主動參與提出各種需求和建議。」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錢亮說,「城市的發展不僅要滿足多數人需要,也要關注到少數弱勢群體的需求,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城市帶來的便捷生活,才能彰顯『人民城市』的力量。」新民晚報記者 解敏 實習生 李杏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90ef79954ce3878bc3726b5cc0e5b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