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漢中的蔡倫墓,了解造紙術的全過程,環境清幽,適合親子旅行

2022-06-04     雁行江湖

原標題:陝西漢中的蔡倫墓,了解造紙術的全過程,環境清幽,適合親子旅行

提起中國的四大發明,大家都朗朗上口,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每一樣發明的出現都改變了世界,其中造紙術的發明,意義十分重大,為我們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讓全世界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造紙術的發明者沒,就是陝西漢中人蔡倫。

六月微雨,我來到了漢中旅行,這個歷史文化悠久的陝西小城,臥虎藏龍,名人輩出,是兩漢三國文化旅遊的發源地,國相張良晚年隱居於此,諸葛亮的墓穴也選擇了這塊風景秀麗的土地,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的墓就位於漢中洋縣,在小雨中,我特意前來蔡倫墓參觀,了解這位中國紙聖的一生。

綠樹成蔭,古木參天,蔡倫墓的環境十分清幽,洋縣是蔡倫墓的所在地,當年也是蔡倫的封地,蔡倫墓位於陝西漢中洋縣的 龍亭鋪南二百米,很多歷史愛好者會專程前來。

蔡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出生於

鐵匠世家,漢明帝永樂末年的時候入宮當了宦官,歷史資料記載,蔡倫是中國華南地區甚至江南地區第一位走進朝廷,進入皇宮為官的人,在皇宮中,他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總結前人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發明了造紙術,影響了世界。

ca

漢中旅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這裡如果遇到幾百上千歲的樹木,我們不用大驚小怪,聽當地人講,漢中有一棵三千多歲的銀杏樹,諸葛亮墓有22棵一千七百多歲的古樹,蔡倫墓內也是古木參天,一進門的漢桂樹也有上千歲了。

ca

整個蔡倫墓占地三十多畝, 祠區有拜殿、獻殿、 蔡侯祠 、東西配殿、樂樓等清代歇山式建築及多株古柏和漢桂,在墓區有石人、石羊、石馬等翁仲,有明、清碑碣多通肪單檐歇山頂方型祭亭。通過圖文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蔡倫的一生以及造紙術的演變過程。

蔡倫墓環境清幽,古樸典雅的建築和盛放的花樹相得益彰,這裡適合沉下心了,慢慢的行走,慢慢的了解,紙聖蔡倫為中國的文明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蔡倫改進的造紙術 , 沿著絲綢之路經過中亞、西歐向整個世界傳播,為世界文明的傳承和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正殿大門上高懸有唐代德宗皇帝的御書「蔡侯祠」匾額。

初夏微雨,漫步在古意悠悠的蔡倫墓,我沿著中軸線一直走到了 高大的墓冢前,墓前的石碑、石羊、翁仲一字排開,在微雨中顯得莊嚴肅穆,蔡倫距今已經有1900年的歷史了,墓冢上青草茵茵,外形看起來十分壯觀。。

造紙術的影響深遠,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如果我們來到蔡倫墓,也可以親自體驗一下古代人造紙的全過程,我覺得這裡很適合研學旅遊和親子旅遊。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現,紙張的種類也多種多樣畝,我甚至有看到專門的紙坊,是專門售賣各種各樣紙張的文創店,在蔡倫墓,我也親眼目睹的一張紙的誕生過程,蔡倫是一個擁有聰明才智又善於思考的人,古代的造紙術是 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館長親自給我們演示了造紙最初的步驟。

紙張經歷了若干歲月的滄桑巨變,如今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在蔡倫墓體驗造紙的過程,也是一種美的享受,身穿漢服的小姐姐,現場給我們展示了一張紙的誕生過程,整個過程緩慢優雅,是一次視覺的享受。

綠意蔓延的蔡倫墓,記載著紙聖的一生,影響深遠的造紙術,如今也在造福著全世界的人們,親子旅行來到這裡,學習中國四大發現之一的造紙誕生的過程,再親自體驗一下紙張的誕生記,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7f7eac7878e963dc862167b95b4d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