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小鵬又買零跑?大眾靠「買賣」克服電動焦慮

2023-08-04     車市觀察

在奧迪牽手上汽,大眾入股小鵬之後,捷達又要買零跑?捉襟見肘,大眾汽車要靠「買賣」克服自身的電動化焦慮?

就在7月底,大眾汽車便拋出了兩個重磅炸彈,大眾集團入股小鵬汽車,將與小鵬聯合研發新車型,補充大眾MEB平台的產品組合;而奧迪品牌則是引入上汽的電動平台,加快電動車合作。毫無疑問,大眾兩個動作都被看做是「放下身段」,正是中國市場的電動車戰略。

合資品牌引入中國品牌技術,這在之前是不可想像的事實,更何況是合資品牌的大佬。但是,面對新能源緩慢的步伐,大眾也不得不調整戰略,打不過就加入是最明智的選擇。選擇技術合作還是比較粗淺的合作,買入股份則是對一個品牌的看好。

然而,這還不能滿足大眾汽車擴張的野心。大眾集團在國內,除了大眾品牌、奧迪品牌以外,還有一個成立於2019年的捷達品牌,銷量在15萬左右,雖然體量不算大,被看做是大眾品牌的一個補充。大眾系列已是電動化緩慢,捷達更是如此。

日前,據財聯社消息,繼小鵬之後,大眾旗下捷達品牌正在與零跑汽車談合作,很有可能「買斷」零跑的某一代平台技術,來主攻經濟型電動車,並將像一汽奧迪一樣將營銷公司遷至杭州。對此消息,零跑汽車回應不予置評,一汽-大眾未予回應。

空穴不來風,入股小鵬、牽手上汽,無一不是印證了這個慣例。捷達品牌成立於2019年,技術和研發大家心裡都懂,現在連大眾和奧迪都已經選擇「買賣」,捷達品牌的處境可想而知。雖然,捷達品牌也發布了電動化轉型規劃,選擇燃油車和新能源並行,但是並沒有有效的實施措施。

所以,在為大眾引入新的活力之後,再給捷達引入一個現成的技術,憑藉大眾的信仰和運作,還是有一定的期待空間。而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不久前曾明確表示,已經具備了技術輸出的能力,有兩家車企正在洽談合作。技術上的輸出,也能緩解零跑虧損的壓力。

除了大眾汽車以外,豐田、本田、三菱等品牌都有與中國車企合作的先例,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汽車市場是最大的電動市場,而中國車企的電動車產業優勢已經顯現,讓不少車企巨頭望洋興嘆。更關鍵的是,汽車行業的疊代速度加快,尤其是在智能化領域,大眾選擇與中國車企合作,不僅能迅速導入新技術,快讀推出電動車型,還能實現降低成本和風險。但是,僅僅是買賣技術並不能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還是要掌握自己的「靈魂」才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741577c8b3a23b5568942967be24d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