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中國籃球當機立斷:制止「崔永熙們」,在CBA繼續嘚瑟

2024-01-19     話體壇

原標題:細思極恐!中國籃球當機立斷:制止「崔永熙們」,在CBA繼續嘚瑟

本文開始之前,首先要恭喜崔永熙,拿下31分10個籃板,幫助廣州男籃戰勝強大的浙江稠州,再次證明自己無限的潛力。

迄今為止,崔永熙場均16.2分6.9個籃板3.8次助攻,投籃命中率46%,三分命中率37.4%,被球迷譽為中國男籃未來小前鋒位置上的絕對主力。

一、從天賦滿滿的崔永熙,來說男籃國家隊

自從易建聯退役後,中國男籃徹底進入重建期。

按照崔永熙的表現和天賦,進入中國男籃毫無爭議,並且無論是之前的杜鋒還是現在的喬爾傑維奇,對年紀輕輕的崔永熙不吝讚美。

最近這幾年,中國男籃的成績一直處於低谷期,而且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什麼時候才能再回當年的亞洲之巔,是諸多球迷和籃球人一直想知道的疑問。

未來的中國男籃,像周琦應該是籃下鐵打的主力,崔永熙、曾凡博等,這些鋒線俊才,會成為中國男籃的常客,而後衛線,像廣東男籃的胡明軒,同曦男籃的林葳等,都會為中國男籃貢獻力量。

這些球員,都是CBA的翹楚,也是各大球隊的絕對主力。在聯賽中,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天賦,場場都能打出不錯的數據。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些優秀的球員,他們的對抗能力,包括身體素質,一直都是弱點。當然,這裡所說的「弱點」並不是指國內,而是和洲際大賽做對比。

趙繼偉、趙睿、郭艾倫等等,這些球員應該是中國男籃現在的絕對主力,無論是比賽經驗還是實力,都無可挑剔。但是大家記不記得,當年在家門口的男籃世界盃,這些球員面對歐美球隊,又或者是非洲球隊,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優勢。

他們出色技術,能在比賽的開始階段,有不錯的發揮。但是隨著對手防守強度的加大,這些球員的技術優勢會隨著消失,因為對手強大的身體優勢,加上貼身的防守,令我們的球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迫感,心理上產生難以磨滅的心理負擔。隨之而來的便是身體的疲勞,體能的快速下降,引以為豪的技術能力也就無從發揮了。

反過頭來,我們再看崔永熙、胡明軒、林葳這些未來的男籃的主力,他們能抗住歐美勁旅的連續貼身盯防嗎?

當然,不少球迷說「現代籃球對於身體對抗已經不是那麼重視了,只要技術足夠好,投射足夠精準,完全可以取得比賽的勝利,就像庫里似的,身體不占優勢,照樣能成NBA的一線球星」。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庫里之所以那麼精準,技術那麼純熟,他是經歷了多少磨鍊。我們的球員,能和他比嗎?

因此,只能說像崔永熙、林葳這類的球員,只能在國內聯賽打出不錯的數據,但是一旦到了國家隊,面對歐美強敵的時候,可以說毫無優勢。

難道就真的沒辦法了嗎?

二、他們該怎麼幫助中國男籃呢?

就像我們上面說的那樣,這些球員已經是中國男籃的優秀人才了,如果他們不行,其他人就更不行了。

所以,未來中國男籃還是要指望他們。

不過,既然具備不錯的天賦,那麼就要全力去開發,在提高自己的同時,也幫助中國男籃走出低谷。

那麼像崔永熙、林葳這些樣的優秀球員,該怎麼辦呢?

答案只有一個:走出去,去留洋!

既然這些球員已經是國內的佼佼者了,那麼趁著自己年輕、有潛力,就應該走出去,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當然,走出去並不是單純的值得是NBA,還有歐洲聯賽,甚至澳大利亞聯賽。

在海外聯賽效力,不僅能接觸到先進的戰術理念,而且還能經常和外籍球員對抗,熟悉他們的對抗強度,從而在技術和對抗,讓自己的籃球理念得到全面的升華。單純的靠著國內聯賽,滿足於現狀,永遠不可能得到質的提升。

崔永熙20歲、林葳20歲、曾凡博21歲、楊瀚森18歲.....

筆者的建議是,趁著年輕有潛力,都出去!海外聯賽都可以試試,在CBA你們已經是天花板了。

三、籃協出門,一定要解決一大問題

我相信每名職業球員,都想去更高的平台去提升自己。

但是我們都知道,想要離開CBA聯盟並不是那麼容易,主要是我們的籃球體制是有局限性的。要不然,像劉傳興、朱松瑋,甚至周琦,他們的命運也就不會那麼無奈了。

籃協需要制定一項政策,兼顧俱樂部的利益,怎麼讓有能力的球員出去留洋,而不是總是窩在聯賽中自我滿足,做一個井底之蛙。這樣的話,中國男籃永遠也別想重塑輝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6d03296129956732a08006a35b377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