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普洱茶為什麼要看葉底?看葉底有什麼用?

2022-06-29     生茶張

原標題:喝普洱茶為什麼要看葉底?看葉底有什麼用?

經常喝普洱茶的茶友都知道,普洱茶完整的品鑑流程包括:觀察干茶、聞香、沖泡品飲、看葉底。

雖然品飲是判斷普洱茶品質的關鍵,但喝完茶之後仔細查看葉底的話,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那你知道喝完普洱茶之後,看葉底有什麼用嗎?為什麼一定要看普洱茶葉底呢?

茶底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很多茶友喝完茶後都會直接將其倒掉。但生茶張要說的是,看似沒有價值的葉底,卻可以看出一款茶的品質。

其實除了味道,葉底不能向我們訴說,原料凈度、茶葉年份等信息都可以從葉底讀出來。不管是從品飲還是審評的角度來說,茶人喝完普洱茶後都不免談論起一件事:看葉底。

一、葉底到底是什麼?

泡剩的茶底,專業術語叫做「葉底」。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葉底,是茶葉品評的一種常用術語,亦稱茶渣,即指干茶經開水沖泡後所展開的葉片。

這樣一解釋,瞬間覺得「通透」了,原來是茶渣啊!很多人會用來煮茶葉蛋、栽綠植等。

二、看普洱茶葉底,到底看的是什麼?

泡好的茶葉底是精神飽滿的,摸起來絲滑,捏起來厚重,撕起來也依然會感覺到鮮艷的韌勁看上去有光澤,甚至是油亮。

看葉底,主要看芽葉的顏色、厚薄、整碎、光澤度、勻整度、彈性等。

嫩度一一捏茶底,看葉質;色澤一一直觀反映茶的原料優劣;勻度一一暴露採摘情況;舒展度一一顯示茶葉的活性。

普洱茶的核心價值是越陳越濃越香,在保證原料優質、工藝正確的前提下,我們就要強調倉儲的環境了。

很多人往往認為,存茶嘛,把茶放在一個安全的環境里就萬事大吉了,但數年後拿出來,卻得到了一款越陳越淡越薄的茶,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在存茶的過程中,最好定期開倉品鑑,除了外觀、湯色、滋味、口感這些分項,葉底也是不可忽略的。

三、如何看葉底?看葉底有什麼用?

1、看看葉底是否有光澤,葉片是否完整。

在觀察葉底時,尤其需要關注芽葉的色澤、亮度和彈性。

有些葉底看起來顏色不均,有明顯的紅梗紅葉、糊點等,這從側面反應出鮮葉在運輸和攤晾時被捂到,或者是殺青時溫度過高或者時間過長,導致茶葉被炒焦。

葉芽肥嫩或是粗老,分別對應著不同的原料等級。

葉片肥大、芽頭多,說明選用的原料等級相對較高;老葉含量多的普洱茶,鮮爽度稍弱,但甜度和耐泡度都更好。

如果葉底看起來比較細碎,多半是茶葉壓得緊,撬茶時破壞了條索的緣故。就餅、磚和沱三種形態來看,沱茶形狀不規整,更容易出現碎底等情況。

2、看看葉底的含芽率。

含芽率是指芽頭與葉片的比,若嚴格來審評,需要有一定量的樣本作為評判基礎,也需要審評者在喝茶的過程中不斷對比進行總結。

3、輕按葉底,感受葉底是否富有彈性。

綜合葉底的光澤度、葉片的完整度、含芽率,來判斷一款茶品的活性如何。

活性較高的普洱茶才具備陳放的價值,在存儲的過程中產生進一步的轉化作用,最終達到越陳越濃越香。

因為普洱茶具有後期轉化價值,香氣、滋味和口感更多的是直觀呈現出當前這個階段的品飲價值,再結合葉底的狀態,就能幫助我們更準確地判斷出一款茶未來的轉化潛力。

因此,我們在選購普洱茶時,一定不要忘記看葉底。 通過品飲去辨別香氣和滋味,通過葉底去判斷選料和工藝,如此也能更快挑選到自己滿意的茶品。

生茶張每日分享普洱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樹茶知識,快來關注生茶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6c2c22c5cef6dbf835d24d8209c1f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