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兩大喜訊傳來
雖然最近三年以來,華為手機業務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從華為不斷加強的研發投入來看,華為的技術積累在不斷變強,也正是因為華為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自主技術的研發突破,讓華為在作業系統、半導體晶片等領域均實現了可喜的突破。
而在最近,根據12月9日傳來的消息顯示,華為又有兩大喜訊傳來了,其一則是有關於晶片的,雖然如今麒麟晶片受限於晶片製造能力的限制,在麒麟9000之後沒有了新的產品疊代,但是海思半導體並沒有停止晶片技術的突破,反而是在困境之下開闢出了新的賽道,據悉華為針對PC市場研發的盤古晶片最近被曝光了,據悉這款晶片將被命名為盤古M900,搭載該晶片的電腦將會在明年中旬問世。
雖然這款電腦初期不會面向普通消費者,但是這也意味著華為在晶片市場上又邁出了一大步,當然這並非是華為第一次開發桌面端晶片,早在2019年華為就曾經發布過鯤鵬920處理器,雖然華為言明該處理器是應用於伺服器市場的,但是後期也傳出了鯤鵬920在個人電腦端的應用。
而第二條喜訊則來源於華為在高端人才的獲取上,早前華為就曾成功邀請了法國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洛朗·拉福格加盟,助力華為在數學領域的發展,如今根據12月8日最新消息顯示,華為又成功邀請了三名菲爾茲獎得主加盟,他們分別是義大利數學家阿萊西奧·菲加利、皮埃爾-路易·利翁斯、馬克西姆、孔采維奇。
要知道數學是各類科學技術發展的核心基礎,而有了這些全球頂級數學家的加盟,相信接下來華為將在通信網絡技術、晶片技術、自動駕駛等領域都有著更多的收穫。
任正非的努力沒有白費
從這兩項喜訊的傳來,也意味著任正非的努力沒有白費,一方面在困局中,任正非堅持要求華為繼續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才催生出了PC晶片的突破,另一方面,任正非對於高端人才一直都是極為寬容和大方的,這一點從華為願意給應屆畢業生開出200萬的年薪就可以看出,同時從任正非講述的,為了招攬人才,可以將實驗室開到不願意離家的技術人才的家鄉都可以看到,任正非和華為對於人才的尊重。
面對著華為的喜訊,外媒方面也是傳來評論表示,「時代真的變了,以華為招攬全球頂尖人才的能力來看,未來技術創新的爆發中心將會集中在華為身上」。
其實這番評論比較公正,因為曾經美國的矽谷是技術創新的最重心,在那裡誕生了諸如安卓等技術,但是現在,華為卻一連推出了鴻蒙、歐拉等相關係統,同時華為還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實現了領跑。
華為這無疑是做到了一家公司直接頂得上谷歌、微軟、特斯拉幾家公司,這番實力在全球的科技公司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總結
只不過當下的華為在任正非的帶領下沒有選擇上市,要不然華為的市值絕對不會比蘋果公司差,因為如果說鴻蒙、歐拉還處於成長期的業務的話,那麼華為的通信業務無疑是走到了全球最前列,在加上其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技術,相信足可以對壘特斯拉。
而這一切的實力來源則是華為長達十幾年的技術投入,這一點真的值得某一些技術公司好好學習。
你覺得如果華為上市,市值會達到多少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6c100703db50234664c774fecde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