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1℃|河南高校書記、校長為學生求職「代言」,訪企拓崗將釋放多大潛力

2022-04-29     映象網

原標題:深1℃|河南高校書記、校長為學生求職「代言」,訪企拓崗將釋放多大潛力

深1℃|河南高校書記、校長為學生求職「代言」,訪企拓崗將釋放多大潛力

大象新聞·映象網記者 王姝

隨著4月進入尾聲,競爭激烈的2022年考研落下大幕。河南鄭州的大四學生李若雨覺得根本來不及去紓解複試失敗的惆悵,又要開始投入一場新的戰爭:找工作。

「感覺自己的期待一點點降低。」李若雨告訴記者,因為複試錯過了一些心儀大企業的校招,而報考的河南省考推遲後尚未確定考試時間,她開始上招聘網站尋找合適的企業。經歷幾輪面試,李若雨發現不是自己不符合人事對工作經驗的要求,就是對方在實習期給出的條件無法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

在這個春季,彷徨的不止是李若雨。2022年中國需要就業的城鎮新增勞動力達到約16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1076萬人,成為「穩就業」的重點人群。

3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全國高校黨委書記、校(院)長,以及校級領導班子成員針對畢業生就業問題,拜訪和拓展用人單位。在高考大省河南,各高校也行動起來。

書記校長變「主播」,為畢業生直播帶崗

畢業生就業,難。

不久前,智聯招聘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高校畢業生CIER指數(CIER指數是用來反映就業市場景氣程度的指標,計算方法是市場招聘需求人數/市場求職申請人數。)為0.71,降至2020年以來最低點。

造成這種供需差距的原因並不難找。除了達到歷史新高的2022年畢業生基數外,還有疫情、政策、外部等環境造成房地產、教培、網際網路等行業崗位縮減。而考研考公失利的學生和回國的留學人員,也階段性地加入求職大軍。

在這種艱難的背景下,書記校長們為畢業生訪企拓崗,不可謂不努力。訪企拓崗首選的,就是各自學校的優質合作企業。

比如4月19日,河南工業大學校黨委書記劉志軍和校長李成偉前往鄭州中糧科研設計院開展訪企拓崗活動 ,第二天4月20日,該校校長又帶隊前往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進行訪企拓崗和暨產學研合作洽談。同樣是在4月19日,鄭州科技學院校黨委副書記秦小剛帶隊到銀豐盛和集團,在實施「訪企拓崗」的同時,雙方簽訂了共建畢業生就業基地的協議。

(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圖片來源於河南工業大學)

除了實地拜訪,一些學校負責人還運用了「直播帶崗」等網際網路方式。鄭州經貿學院校長呂振合也化身主播為學生代言,重點介紹了學校的人才培養優勢和畢業生生源結構,吸引企業提供了百餘個崗位。鄭州輕工業大學在畢業生直播帶崗活動上,書記校長通過網絡向企業介紹著畢業生情況,並邀請了校友企業的校友與畢業生互動問答。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提供2000多個就業崗位,涉及化工類、能源類、電氣類、機械製造類、計算機、軟體類等專業,數百名學生現場投遞了簡歷。

(用人單位直播帶崗。圖片來源於鄭州輕工業大學)

訪企拓崗推進校企合作,「挖」出更多好崗位

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不僅在於在企業內部為畢業生謀求崗位,更在於通過校企合作挖掘出更多崗位。

4月28日,在河南大學與中建七局等企業召開的「面對面」畢業生就業推介會上,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當起了畢業生「推介員」。盧克平書記通過一系列實例和數據介紹該校學生情況,為畢業生爭取更多就業機會。在推介會上,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4月19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黨委書記付強來到鄭州航天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在科學研究、平台共建共享、人才培養、學生就業與實習等方面達成共識的同時,校企雙方還簽約了共建航天電子技術聯合實驗室。

實際上,幾乎在同一時間,該校黨委書記、副書記和副校長兵分三路,到鄭州航天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州飛機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訪企拓崗。

(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圖片來源於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作為訪企拓崗中主動的一方,書記校長們在這個過程中感觸頗深。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副校長王繼東在到鄭州飛機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走訪座談時,聽到的一件事讓他印象深刻。該企業負責人提到,一些國外高校培養案例,通過學生、當事人、代理律師、審理法官等不同主體參與案例分析,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相關專業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

「這對於我們的啟示是,如何讓學生把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活動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幫助學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王繼東說。

鄭州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秦小剛則表示,在訪企拓崗期間感受到隨著技術更迭加快,高校更需緊扣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這啟示我們要在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的同時,繼續在人才培養方面凸顯地方特色,實現產學研用的精準對接。」秦小剛說。

減少信息隔膜,緩解企業招人「難」與學生就業「難」的矛盾

實際上,書記校長再「拼」,不可能幫助每一位畢業生「找工作」。

「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生的整體能力素質是就業的前提條件。」河南工業大學就業創業中心副主任郭少東認為,高校書記校長的訪企拓崗的意義在於,有利於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從招生到培養再到就業的全流程、全環節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為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提供根本保障。

同時,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可以減少企業招聘與畢業生求職之間的信息隔膜。郭少東注意到,企業招聘不到想要的畢業生與畢業生「有業不就」、就業挑剔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學生慢就業緩就業現象和「二戰」考研現象突出,在這方面校方可以有所作為。

在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史清志看來,書記校長的訪企拓崗很大程度是挖掘求職就業中的「潛力」。比如,做好企業與學生之間的橋樑,暢通信息渠道,更好的把企業情況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更多的了解企業;同時為企業拓寬招聘面,讓他們在更多選擇中找到企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高質量就業不是學生隨便到一個單位工作就可以了,主要體現在學生找到適合個人發展的平台,在單位提供的平台上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為企業發展做出應有貢獻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達到與企業共同成長的理想狀態。」史清志說。

企業渴望校方「帶著項目來、帶著學生來,帶著崗位走、帶著人才需求方向走」

那麼,書記校長訪企拓崗要在哪些方面發揮實效?

鄭州飛機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劉百旺認為,高校的書記校長能把走訪單位中獲得的有效信息引入學校教學中,不斷優化改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或者開展校企間的產學研合作,把走訪成果引入深水區,形成優勢互補,就會產生更加深遠的意義。

「如果能將書記校長訪企行動常態化,高校帶著項目來、帶著學生來,帶著崗位走、帶著人才需求方向走,為企業解決人才問題、技術瓶頸問題,那就更好了。」劉百旺說。

在教育部發布的專項行動通知中,也提到了要建立長效機制。其中要求,高校要把走訪用人單位作為深化供需對接就業育人的重要內容,建立日常聯繫互訪機制,不斷拓展就業新空間,鞏固並擴展重點單位資料庫,建立用人單位需求台帳,找准高校與用人單位合作切入點,實現互惠共贏、共同發展。

政府將提供更多見習崗位,專家呼籲對就業率低的專業及時調整

除了高校與企業積極對接,政府也在儘可能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記者注意到,2021年7月,鄭州市高新區曾向社會公布了2419個見習崗位,基本工資在1600到4500之間。這一年,洛陽、濟源、安陽等地也多次募集和公布了見習崗位。

今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關於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的通知》,再次為政策性崗位「加碼」。根據通知,針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全年要募集不少於100萬個就業見習崗位,並從補貼、稅費和激勵方面明確了支持政策。

隨後,一些省份劃定了自己的目標。比如,貴州指出2022年計劃募集不少於1.5萬個就業見習崗位,甘肅提出計劃募集1萬餘個就業見習崗位,安徽計劃募集5萬個就業見習崗位等。

採訪中,多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者和研究專家表示,提供更多政策性崗位,是一種短期內有效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的方式。從更長遠來看,要打通從招生、培養到就業的信息,對市場需求較少的專業,及時調整培養模式,或者直接減少招生規模,從源頭促進人才培養和運用的無縫對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5d5489e9976431a9ae2f24b1fd69cc9.html











「疫」戰到底

2022-05-09


豫同心再戰疫

2022-05-09

豫同心再戰疫

2022-05-09





「疫」戰到底

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