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成佛才懂,自己不聽菩提祖師的警告,屢屢驚動三清和四御

2024-01-19     金寶哥講故事

原標題:孫悟空成佛才懂,自己不聽菩提祖師的警告,屢屢驚動三清和四御

吳承恩的《西遊記》主要講述唐僧等人西天取經的故事,但在《西遊記》的開篇,孫悟空的驚天出世、拜師學藝、大鬧天宮給無數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孫悟空拜師學藝之時邂逅了方寸山的菩提祖師,一個是天賦異稟的修煉奇才,另一個則是獨具慧眼的大能者。於是孫悟空這匹千里馬最終被菩提祖師這位伯樂看中,歸在了祖師門下的「悟字輩」,成了菩提祖師最得意的弟子。

然而孫悟空的天賦雖高,但陋習難除,最終被菩提祖師趕出了方寸山。在歷經了諸多磨難之後,取經成功的孫悟空如願以償地被封為了斗戰勝佛。直到此時此刻,孫悟空才恍然大悟,自己當年不聽菩提祖師的警告,屢屢驚動了三清和四御。

一、孫悟空成佛

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一巴掌壓在了五行山下,整整500年無法動彈。幸好孫悟空天災滿足,西天靈山又開啟了取經大業,孫悟空就這樣被招安入了取經隊伍。

在成了唐僧的大徒弟之後,孫悟空決定痛改前非,他盡心盡力地保護唐僧一路西去,降服了不少妖魔鬼怪,終於安全地將唐僧送進了雷音寺。

鑒於孫悟空的突出表現,如來佛祖對其稱讚有加,將孫悟空封為了斗戰勝佛。

孫悟空成佛之後並沒有封刀掛劍,而是跟著如來佛祖繼續在西天靈山修行。孫悟空的天賦的確很高,沒過幾年孫悟空就將佛法修為已達絕頂之境。

一日,孫悟空在雷音寺里打坐入定,他在一番冥想之後突然想到了菩提祖師的苦口婆心,想到了菩提祖師的忠言逆耳。遺憾的是,那時候的孫悟空野性未除、心猿意馬,怎能將菩提祖師的忠告牢記心中?

二、驚動三清

菩提祖師曾要求孫悟空做一個謙卑低調之人, 菩提祖師自己也是以身作則。的確,菩提祖師是一個精通釋儒道三法的超級高手,還可以雷霆動九天。可菩提祖師仍甘願隱居於方寸山,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山村教師」。

可孫悟空卻不聽從菩提祖師的警告,他神功初成之後不禁飄飄然了起來,最後因為賣弄神通變成松樹,被菩提祖師掃地出門。

後來孫悟空仗著上天入地的本事被玉帝封為了弼馬溫。弼馬溫的官職雖小,但終究是有編制的,能夠參加五百年一次的蟠桃盛會。可孫悟空依舊不夠謙卑低調,不僅打出南天門,還逼迫玉帝封他做了一個有名無實的齊天大聖,最後惹出了攪擾蟠桃會、偷吃金丹的後續風波,還當著如來之面大言不慚地喊出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此時的孫悟空還不知道自己即將大難臨頭,依舊不可一世地向如來報出了自己的拿手絕技是72變和筋斗雲。

孫悟空為他的狂妄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先被太上老君投進八卦爐里燒了七七四十九天,後被如來鎮壓了500年之久。

太上老君乃三清之一,如來則是五方五老之一,孫悟空不聽菩提祖師的警告,惹來了三清和五方五老的聯合圍剿。

三、驚動四御

即便走在取經路上,孫悟空仍是沒有聽從菩提祖師的告誡。好比菩提祖師曾對孫悟空說過這麼一句話:「這個功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事,就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用,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

菩提祖師的這一句話無非是讓孫悟空萬萬不可在外人面前賣弄本事,否則會惹來無妄之災。孫悟空初時聽得進去,可隨著取經隊伍離西天靈山越來越近,孫悟空再次飄了。

原來取經隊伍路過玉華州的時候,唐僧、孫悟空等人受到了玉華州國王的熱情款待。常言道: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孫悟空也不例外。

眼見玉華州國王如此好客,加之玉華州的三個王子也對孫悟空輪番拍馬溜須,孫悟空在飄飄然之下竟答應收三個王子為徒。

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們都知道,因為賣弄本事,孫悟空的金箍棒、豬八戒的九齒釘耙、沙僧的降妖寶杖都被妖怪偷走,繼而讓孫悟空和竹節山的九靈元聖大打出手。

九靈元聖有吼一聲上通三聖、下徹九泉的神通,孫悟空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還害得唐僧被九靈元聖抓進了妖洞。

為了救出唐僧,孫悟空只得一個筋斗飛到了妙岩宮,讓九靈元聖的主人太乙救苦天尊出手相助。太乙救苦天尊的地位身份非同小可,他可是名列四御之一。

綜上,菩提祖師當年在方寸山對愛徒孫悟空說了許多忠言逆耳之言,只可惜孫悟空成佛之後方才領悟。

正是: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543828adb8949eab252d4eaa4d2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