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個大廠紛紛下場,令很多朋友都想在今年換一台OLED顯示器:具有接近即時的響應時間、高新率、出色的動態清晰表現、HDR下接近無限的對比度、純黑比和每像素獨立調光,著實誘人。不過,在決定選購OLED 顯示器之前,請注意以下五件事,需要你想清楚。
今年各個大廠紛紛下場,令很多朋友都想在今年換一台OLED顯示器:具有接近即時的響應時間、高新率、出色的動態清晰表現、HDR下接近無限的對比度、純黑比和每像素獨立調光,著實誘人。不過,在決定選購OLED 顯示器之前,請注意以下五件事,需要你想清楚。
文本清晰度:不適合所有辦公用戶
第一個問題就是文本清晰度。OLED顯示器非常適合遊戲和影音使用,特別是HDR內容的呈現,但現階段並不完美適合辦公室場景。
對於生產力類型用途的文本的文字顯示,OLED顯示器可能看起來有些模糊,你可能會遇到文本清晰度和邊緣細節的顯示問題,這是由OLED面板不尋常的子像素布局造成的。
傳統液晶顯示器具有正常的RGB子像素布局,這正是 Windows作業系統期望任何顯示器配備的像素布局。
傳統的LCD顯示器的像素布局是矩陣式三原色布局
而OLED顯示器,無論是主流的LG WOLED或者說略有革新的三星QD-OLED,它們具有不尋常的「紅白藍綠」(RWBG)色子像素布局或者三角RGB(三星)像素布局。因此,他們要麼添加了一個額外的白色子像素,用於幫助提高顯示器的亮度,要麼採用奇怪的三角形像素布局,而不是正常的矩陣條紋布局,因此反過來也會導致文本渲染問題和清晰度問題。
WOLED和QD-OLED面板的像素排列
這個鍋目前主要還是應該由Windows系統來背,因為它一直以來就是以RGB矩陣像素一種分布規則來進行的文本渲染和顯示。
換句話說,從軟體層面,如果你是使用的蘋果MAC OS系統,那麼這個問題就不存在。
現在,這個問題在硬體層面的唯一例外是採用OLED面板發明者,日本JOLED面板的幾款產品,它們確實做到了像素排列和傳統LCD顯示器一致。但問題就在於這些JOLED面板的產品價格都非常高——它們雖然是為生產力設計場景而生產,但價格離普通生產力用戶又太遠了點。
亮度問題:夠用,但不是亮如白晝
下一個考慮因素是螢幕亮度,特別是稱為ABL或自動亮度限制器的功能,這是所有 OLED 面板固有功能導致,它與面板上的功率分配方式有關。
簡單來說,就是當在黑暗的螢幕上有一個小的明亮區域時,驅動電路可以為這些像素分配更多的功率,因此增加了這個明亮區域的峰值亮度。但如果有一個大的明亮區域或整個螢幕都很亮(比如全屏純白),那麼OLED顯示器的驅動電路必須均勻地分配功率,因此,這些大面積「亮」區域比小區域的亮度要暗,哪怕兩個區域都是純白,只是面積不同而已。而在液晶顯示器上不會遇到這個問題。
隨著純色窗口尺寸增加,OLED面板在ABL控制下高亮窗口亮度下降的比例曲線
這意味著 OLED 面板不會像mini-LED 液晶顯示器那樣明亮。這個機制,在遊戲、影音動態內容中問題不大,因為快速的動態畫面顯示使得這種差異一閃而過。但這種情況最明顯的影響是在辦公應用程式使用中,比如當用戶調整窗口大小或移動文檔窗口時,螢幕亮的部分與暗的部分的差異突然變大,會變得非常煩人。
解決ABL的方法是一些OLED顯示器,廠商添加了一項稱為均勻亮度的功能,需要在顯示器的OSD菜單中用戶自己打開,開啟後,會將螢幕整體亮度限制在一個水平,而這個水平可以保證顯示一個100%占比窗口的最大亮度,就不會看到亮度波動了。
但無論是舊的ABL機制,還是均勻亮度機制,都會導致OLED顯示器會更暗一些,雖然也夠用,但對於習慣三四百尼特以上亮度的用戶,就會覺得不習慣。
殘影與燒屏:大有改觀但尚未根治
這是 OLED 面板的固有問題。原因是OLED由於是單像素獨立發光成像,因此如果是顯示系統桌面、軟體UI介面等固有長時間不變畫面時候,螢幕上固定位置的這些像素點就會長時間照射面板,造成可能的殘影和灼燒問題。
很明顯這裡的杜比全景聲LOGO就是燒屏殘留
如果你能接受OLED面板的風險,那麼明智的做法是嘗試幫助減輕這種風險:隱藏系統任務欄,像CRT顯示器時代一樣啟用生效時間非常短的動態螢幕保護,永遠不要讓螢幕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卡在同一畫面上長時間顯示靜態圖像。
目前來說,大多數OLED顯示器廠商都會在顯示設置中提供某種圖像殘留緩解選項或措施,比如像素移位器,會定期一次將螢幕悄悄移動幾個像素形成一種「動態」;像素自動刷新,會隔一段時間自動刷新一次全屏像素;或者自動檢測到你顯示了超過一定時長的靜態圖像後,自動將螢幕亮度調暗。
目前這些措施總的來說效果還行,在筆記本上執行得更好。如上圖,華碩在OLED筆記本上的OLED Care會自動刷新像素或偏移像素,並且系統的動態屏保也是自動打開。但大多數的台式顯示器需要你自己在OSD菜單中自己打開。
激進保護帶來的明暗突變
第四個問題是和上面問題聯繫到一起的。有些廠商為了在平均亮度和峰值亮度指標好看,或者說為了防止燒屏,其亮度均衡器和像素偏移策略調整得非常激進,結果是在一些場景會造成不適。
比如,當你正常顯示Windows桌面的時候,激進策略下的保護措施,會主動降低螢幕亮度,並開始偏移像素,結果就是桌面(或者辦公軟體的正常使用介面,內容改變不大時)突然變暗或者有輕微刷新抖動感。
或者當你在PS、AE等場景,大幅度改變了編輯的圖片和視頻幀的內容的時候,這個機制突然啟動,也會造成螢幕明暗度和動態的突然改變。
當然,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在顯示器設置中進行調整來緩解。
HDR效果:效果出眾,命門仍在亮度
HDR,這是 OLED眾所周知的一個優勢領域。由於實現了每像素調光,所以OLED顯示器可以獲得接近無限的對比度、真正的純黑色,無暈染無炫光的HDR顯示效果。但OLED確實落後於液晶面板產品的一個方面是 HDR 峰值亮度能力。
OLED顯示器宣傳的峰值亮度高達1000 尼特左右,這從表面上看相當高,但實際上,如果您查看具體評測中的實測結果,就會發現這些數據都是只有當螢幕配置為過冷或過藍的預設模式時,這種峰值亮度才有可能實現。
當你將螢幕改為更傳統和正常的D65白點6500k色溫設置,那麼OLED的HDR峰值亮度會受到很大限制,只能達到700 尼特左右了。與mini-LED、QD-LED等支持多分區陣列調光的高端LCD顯示器進行比較時,這些面板動輒超過1000、1500尼特的HDR亮度就會讓OLED顯示器顯得暗淡了。
當然,相對於普通中低端LCD顯示器HDR400、HDR600級別的HDR亮度顯示,OLED顯示器的700尼特水平最高HDR亮度依然是超過它們的。但由於OLED顯示器的價格,一般人都是將其和最高端的LCD顯示器進行比較。因此從感官上說,其實這個弱點也算可以接受。
當然,隨著meta OLED面板、微透鏡陣列等新技術的普及,未來的OLED顯示器的亮度,特別是HDR亮度表現,會有大大提升。
但現在,你仍然必須接受OLED顯示器無論再高端,其HDR亮度表現不如高端LCD的事實。
如果考慮了這五個問題,並且可以接受它們帶來的不便,那麼,你就可以考慮選購一台你中意的OLED顯示器了!
來源:鈦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