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統治地球長達1億7千萬年,為什麼沒有進化成高等智慧生物?

2023-12-08     微兔分享呀

原標題:恐龍統治地球長達1億7千萬年,為什麼沒有進化成高等智慧生物?

作為地球史上兩代最強霸主,恐龍於2億5000萬年前的中生代,開始成為統治地球的主角,然而在1億7千萬年漫長的歲月里,恐龍卻絲毫沒有進步,成為高等智慧生物,與其相比,人類僅花了約600萬年就演化出了高等智慧,並且逐漸發展出文明,那麼這是為什麼,兩者差距究竟在哪兒呢?

首先,生物演化本不以孕育出文明為目的,只要能繁衍後代,留下遺傳基後,壽命越短越好。這樣不占用同類生存空間。加速了種族基因演變速度,保持多樣性,能更好的適應變化中的環境。

人類想是走錯了路。為了生存,吃熟食。因為吃熟食,壽命變長。腦子變大。然後有了各種奇怪的想法。促成了文明。反過來,文明也成了人類自身的枷鎖,限制了自由演化,扼殺一些多樣性。比如大麥蕉就是太單一了,被種病毒一併干絕種了。變成什麼樣,其實更多是環境造就的。生物自己的選擇只占次要。

其次,解放雙手、直立行走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沒有手智慧再高也沒用,海豚很聰明但不能創造。所以人類是特殊的物種。這其實是一套縝密的邏輯思維,空出來兩隻手,人就可以邊走邊吃喝,動物做不到。這也是遠古時動物會被人追到累死的原因之一,猛獸猛禽叼著獵物跑不快,吃喝時還要找個地方站穩。人把吃的背著或者掛腰上也不耽誤追擊,還可以一邊走一邊拿東西吃。

遠古時很多巨型野獸都是受傷後逃命到饑渴全身無力最後被人群獵殺的;直立行走的最大價值就是提高的預警反應時間,增加生存機率,然後製造簡易工具,豐富食譜,餓肚子的幾率降低。繁衍後代成活率提高,而熟練用火的意義,就是加熱食物和夜晚避免野獸侵襲。

食物烤或者煮,營養更容易吸收,增強免疫力,病毒或者細菌,進入身體只要不第一時間死亡,和病魔鬥法贏得活下來的,體內都有抗體,激活了免疫力的bug,然後彼此通過生殖繁衍後代,後代繼承了祖先的免疫力,不斷的疊代更新免疫力,恐怖直立猿的時代來臨了。

最後,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除了人這種擁有自主意識的存在之外,其他生物都被基因完全支配,開始我們也說了,基因的第一目的就是複製和繁衍,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那麼個體的死亡根本無所謂,以什麼方式去死更是不值一提。公螳螂為了繁衍,要被母螳螂吃掉,以人類視角來看,簡直毛骨悚然,但被基因支配的公螳螂們,不會思考這合不合理——自己憑什麼要去死之類的。

所以,從這種角度來看,你可以把基因當成真正的主人,生物本身只是一具外殼。我們評價一種生物的演化是否成功,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就是整體族群的數量,以及存續時間,而不是它在食物鏈上是否占據高位。在地球歷代資料片中,版本霸主多了去了,那都是一時風光,別太當回事。

彼時我們的祖先在恐龍腳下瑟瑟發抖時,你可能會覺得恐龍的演化更成功,但時隔億萬年後再看,那些巨大的爬行類只剩化石,當初可愛嬌柔的哺乳類後代卻成了新版資料片的霸主。哪怕不說人類,就說與恐龍同一時期的其他生物。

我們對比一下恐龍和蟑螂好了,原始蟑螂在4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經過歷代版本的更迭,仍然屹立不倒,雖然沒當過版本霸主,但不管資料片怎麼換,都沒法把它從伺服器中徹底淘汰。你問我恐龍和蟑螂這兩個族群,誰的演化更成功?廢話,肯定是蟑螂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2141e2db20ae47a9e10f73cd583fd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