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顯示
網癮青少年總人數約為2400萬。究竟是什麼讓這麼多青少年沉迷網絡無法自拔!
15歲少年楊森,來自遼寧瀋陽,一年前因沉迷於網絡遊戲無法自拔,她的媽媽想盡一切辦法甚至把警察請到家裡也不能阻止兒子玩遊戲的行為。
楊森媽媽回憶兒子那段令她痛心無法言表的經歷時,淚流不止地說,如果有人能救我的孩子,我寧可賣房賣地......
楊森媽媽有幸得知康金勝老師開辦的傳統文化學習班可以幫助到她的兒子,於是來到學習基地請求老師救救他的兒子。
康老師了解情況後,立即召開培訓會議,委派《青少年好習慣班》的陳艷慶老師親自帶楊森同學。陳老師和楊森住到一個寢室,幾乎24小時陪伴,一點點去觀察了解他,從課堂的教導啟發到課下點點滴滴的關心鼓勵,讓他慢慢喜歡這裡的老師和同學,讓他一點點去適應這裡的生活作息規律,手把手教他打理內務,學習做飯,力行《一日常規》,參與廚房的習勞......逐漸擴大他的愛心,幫他樹立生活和學習的信心!
楊森同學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環境里,在老師們的耐心教導和愛心幫助下,逐漸養成了很多好習慣,熱愛學習,熱愛勞動,對自己的人生有了規劃,樹立了遠大的理想。
看到今天陽光、快樂的楊森,大家很難相信他曾是網癮少年,曾是一名怨恨父母、打罵母親的孩子。
楊森同學上台分享,再也不怨恨媽媽了
楊森在短短一年時間翻天覆地的改變,讓我們對從事傳統文化教育的老師肅然起敬,他們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和自己的愛心、責任心,挽救了很多像楊森這樣痛苦的孩子和家庭。
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陳艷慶(右一)接受康老師採訪
楊森媽媽通過《家庭教育輔導班》的學習,也深刻認識到孩子的問題是他們夫妻長期不和、互相指責、抱怨、吵架以至婚姻破裂造成的。
在這裡,我們也呼籲全天下的父母,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不要吵架、離婚,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學習家庭教育,為孩子做好榜樣,各盡其職,為孩子的美好未來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