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國都高度重視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的建設,而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關鍵所在。2021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的《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就提出,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順應數字時代要求,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戰略任務,是實現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彌合數字鴻溝、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舉措。近年來,我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數字化發展效能有了明顯提升。網絡強國建設步伐不斷加速,數字中國發展領域不斷擴大,對我國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全面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將會成為助力更高水平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保證。
一、高素養的網絡公民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
據2023年8月28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2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為76.4%。可以看出,中國擁有超過十億數量級的網絡用戶,他們是我國發展數字事業的資本和財富,其不僅僅是數字時代的重要參與者,更是社會進步和創新的推動者,為推動我國形成強盛的數字經濟、築牢網絡安全和網絡主權保護網、促進數字政府高質量發展、繁榮網絡文化提供了強大的內生動力。與此同時,網絡空間是由核心技術的研發者與成果轉化者、數字平台及內容的經營管理者、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者以及普通網絡使用者等各類人員協同參與形成的流動空間,網絡強國的建設需以網絡空間中這些個體之間的互動為基礎。也就是說,人是網絡空間中的唯一核心主體,是網絡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元,網絡強國的建設最終需由在網絡空間中從事活動的人來體現和實現。因此,高素養的數字參與者對建設「網絡強國」至關重要,要發揮並利用好他們在網絡強國建設進程中的基礎性保障作用。
2023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在京舉行,這是論壇設置的數字人民幣體驗區(10月12日攝)。新華社照片,北京
二、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網絡強國實現的決定性因素
在數字化時代,數位技術不僅僅是信息傳遞的媒介,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驅動力。隨著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的快速發展,數字素養與技能作為適應數字時代發展的核心能力,已成為個體與組織創新發展的必備基礎保障。《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指出,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製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因此,數字素養不僅僅是掌握數位技術基本操作的技術使用能力,更是獲取並理解數字信息、判斷信息真偽、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和利用數位技術解決問題的一種綜合能力,其中包含了豐富而複雜的認知、價值觀和態度,涵蓋了信息獲取、信息評估、信息處理和信息創新等多個方面。
建設網絡強國,既要有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過硬的核心技術、繁榮的數字經濟、健全的安全保障,也要有豐富的網絡服務、健康的網絡文化、優質的網絡內容、良好的網絡生態和完善的網絡治理體系。也就是說,網絡強國建設需達到基礎要強、技術要強、安全要強、人才要強、內容要強、國際話語權要強的目標,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都基於網絡空間中人的實踐活動及其之間的互動關係。因此,我們在關注網絡強國建設中硬體基礎和技術內容的同時,也要特別關注其中參與者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順應了數字時代對人才資源綜合能力的發展要求,能夠促進個體的全面進步和數字政府的高質量發展、豐富先進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釋放數據要素的價值,發揮技術發展新優勢,從而形成社會發展的新動能,為在激烈的國際博弈中保持競爭力提供強大的數字動力支撐和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因此,全民的數字素養與技能在網絡強國建設過程中居於主體性和根本性地位,是網絡強國建設的決定性因素,其高低優劣攸關網絡強國建設的前景和質量。如果全民的數字素養與技能和建設網絡強國的要求相適應、相匹配,建設網絡強國將事半功倍,而二者之間如果存在較大差距,將會引起數位技術發展進程受阻、網絡公共秩序遭受重創、社會數字鴻溝拉大、網絡公共輿論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只有不斷提升全民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持續優化專業人才的數字創新能力,共同形成建設網絡強國的強大凝聚力和合力,才能推動實現網絡強國建設的各級目標。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拍攝的「5G+工業網際網路成果展」現場(2021年11月20日攝)。新華社照片,北京
三、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建設網絡強國目標的內在要求
建設網絡強國不僅僅是技術和硬體條件的問題,更是全民共同參與、共同提升數字素養的過程。因此,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全面提升是我國從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的應有之義。
網絡強國須促進數字包容,讓數字化發展成果惠及全民。所以,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提升成為網絡強國建設必須要實現的主要目標之一。在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快速推進的背景之下,由信息可接入性的差異和數位技術利用能力的差異所產生的數字不平等,正在成為導致地區間、群體間收入存在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在國家大力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廣覆蓋建設,網際網路普及率逐年提升的情況下,數字化公共產品供給不斷優化,由信息可接入性差異所導致的「第一道數字鴻溝」正在逐漸被縮小,而因數位技術利用能力差異所產生的「第二道數字鴻溝」則由於經驗和知識的門檻效應而呈現逐漸擴大的趨勢。數字素養和技能的缺乏逐漸成為老年人、低收入群體和殘疾人等群體融入數字社會、享受數字化便利的主要障礙。因此,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提升是彌合數字鴻溝、促進包容性發展,進而推動網絡強國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網絡強國須強化數字參與,合力健全數字生態體系,而全民數字素養水平是影響數字生態體系建設效能的重要因素。在數字生態體系建設實踐中,全社會作為其中的生產者、消費者、投資者和創新者,是支撐經濟社會全方位數字化轉型、暢通數字經濟大循環和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最廣泛主體,他們不斷擴大的數字化參與成為了數字生態體系不斷完善的必要條件。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提升能夠有效增強數字化參與,完善多方協同的治理機制,這直接關係到數字安全網絡的建構和數字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並將深刻影響我國數字發展新優勢的全麵塑造。因此,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提升是實現網絡強國目標的內在要求,更是建成網絡強國的決定性前置條件。
網絡強國須有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源,而「創新發展之道,唯在得人」。為此,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就成為網絡強國建設中的應有之義。我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重點在於建設一個全民參與的新型國家創新體系。當前,依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和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不僅是網絡強國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新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體系的建設,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就指出,大力增強信息化發展能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競爭是最終的競爭。因此,以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為著力點,鍛造新時代的數字公民,造就一批領軍人才,壯大專業人才隊伍,才能穩固人才強國的基石,激發全民創新創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建設網絡強國的進程中匯聚磅礴力量。
總而言之,數字素養是一種能夠反映數字時代人們正確使用和有效利用數位技術為自身和社會服務的綜合能力。數字素養的提升不僅僅是個體的問題,更是國家整體發展的需要。只有通過建設普惠共享、公平可及的數字治理體系,培養具有數字意識、網絡安全意識和計算思維的數字公民,不斷提升全民數字化適應力、勝任力和創造力,促進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穩步提升,我國才能夠更好地應對數字化時代的挑戰,實現網絡強國的目標。
作者:那朝英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