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未來之間的擺渡人,場景與技術之間的連接器」
「人悅其行,物優其流」是人們對於未來交通最理想狀態的描述。人或者物,要在民航、地鐵、海運、公路等各種有形的路網間最高效地運轉,還需要5G、AI、大數據、雲計算等這些數字工具協助,搭建起空中「無形路網」——未來大交通就是有形的路網和無形的路網構建起來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軌道交通是全球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在人和物的流轉中不可或缺,同時也因為其承載能力之大,軌道交通的先進程度與社會文明和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在社會轉型升級的當下,軌道交通的數字化也顯得尤為迫切。
前不久,全球規模盛大、影響力最廣的軌道交通專業展覽會之一——德國柏林軌道交通展InnoTrans 2022召開。華為帶來軌道創新方案與實踐的同時,舉辦了第九屆全球軌道峰會,與全球軌道行業大咖和技術專家一起,圍繞趨勢與挑戰來探討更適合未來發展的全新解決方案。
「為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目標,華為面向行業場景,專注於從重塑聯接、構建平台、智慧應用三個層面打造智慧軌道解決方案,全面推動未來軌道的數字化轉型。」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副總裁向曦在峰會上表示。
「 01 」
定位:連接場景與技術,做產業拐點的「擺渡人」
今天的交通數字化正處於一個關鍵拐點:
首先,從宏觀層面看,社會正全面從高速發展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面臨轉型升級,交通作為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在轉型升級中要先行一步,更為迫切,所以交通行業也處於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切換的拐點。
其次,數字化已經進入到深水期,以前數字化只是手段和工具,起到輔助作用,而今天業務創新與數字化密不可分,成為現代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正處於從「以信息化設施進行業務輔助」全面轉向「業務與數字化深度融合」的拐點。
第三,對於未來的趨勢,沒有人再問為什麼要數字化,而如何進行數字化,如何將ICT技術轉化為數字化基礎設施的關鍵支柱,與業務深度融合,正處於從WHY到HOW的拐點,大家更關注方案的落地和商業的成功。
拐點處的挑戰也顯而易見:一面是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產品,一面是迫切需要創新升級的業務,兩者之間存在斷點與痛點。
華為在實踐中發現,在技術與應用之間存在斷層,客戶有很多問題,現在有很多技術,但這些技術不能很好的匹配客戶業務場景,解決不了客戶的問題。一方面,現有的技術滿足不了客戶的需要;另一方面,即便有些技術客戶很想用,但沒辦法有效組合起來,形成解決方案——說白了就是「落地難」。
以軌道交通為例,全球軌道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迎來了出行即服務(MaaS)、綠色低碳發展、智能化等諸多新趨勢。作為最古老的交通方式之一,很多軌道建設年代早,雖然也在不斷升級,但依然跟不上全新的需求。比如傳統城軌線路中的ATS、AFC、CCTV等系統在架構上相對獨立、孤立。孤立的 IT 資源導致 CAPX 和 OPEX 高、資源利用率低以及數據共享受阻。我們都知道,改造比新建更難。有鑒於此,行業迫切需要創新和建立新的範式以刺激生產力。
華為用軍團化運作打破範式,於今年3月成立了機場與軌道軍團,聚焦航空、軌道行業數字化轉型。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以解決客戶需求為目標,縱向上縮短管理鏈條,讓研發更好的響應客戶需求;橫向快速整合內外部資源,識別關鍵業務場景,把華為和夥伴的產品以及能力整合到一起,形成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顯然,軍團化作戰目標更清晰,行動更靈活、更高效,通過一橫一縱,解決行業痛點、打通斷點,抹平技術與應用之間的斷層,幫助行業加速創新。
MaaS這個目標很性感、很宏大,但今天的現實很骨感、很細碎,中間也有很多坎要過。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的角色,就是在場景與技術之間的連接器,通過技術創造行業價值,也是今天與未來之間的擺渡人,助力一體化綜合大交通目標的實現。
「 02 」
實踐:重塑互聯互通,加速數字化進程
華為採用軍團化方式,就是為了針對每一個特定行業,深入了解客戶需求,給到最切實的幫助。在軌道行業,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發展是軌道行業的發展方向,華為從實踐中洞察客戶的真實需求。
「行業走向數字化、智慧化,以泛在聯接和開放平台為基礎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是根基,加上數據要素,行業生態夥伴一起合作,構建智慧應用,以此共創行業新價值、新未來。」 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軌道行業CTO熊先銀表示。
在這一次展會上,華為重點展現了兩條數字化路徑:一是軌道基礎設施數字化,即創新的ICT基礎設施以及先進的連接。二是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即基於數字平台構建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應用。
在創新的ICT基礎設施方面,華為展示了許多行業領先的解決方案,包括Wi-Fi 6車地通信、全光網絡、綜合數據通信網絡、智慧站段園區網、綜合能源等,賦能智慧城軌鐵路。比如城軌Wi-Fi 6 車地通信解決方案將車地在160km/h時的帶寬創新性提升至1.4Gbps,降低切換時延小於 30ms。而該解決方案將使車載服務的所有實時數據,可以在車站和控制中心進行管理。
在構建智慧應用方面,華為基於中國市場的實踐,打造了統一的數字平台,並支持合作夥伴基於該平台進行方便快速的智慧應用開發。其中智慧應用覆蓋建設、運營、維護等業務全生命周期,包括乘客智慧出行、智慧維護、周界檢測等解決方案;數字平台是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基礎,華為已經積累了所有將產業能力融入數字平台的不同模塊,使鐵路業務更加智能、靈活和可持續。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軌道峰會上華為發布了FRMCS(未來鐵路移動通信系統) 解決方案。該方案以可持續的標準、完善的生態系統、可靠的架構和完美的表現,助力行業共建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鐵路移動通信系統,引領鐵路數字化未來。
我們知道,數字化轉型升級,首先要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和共享,複雜而龐大的軌道交通網絡要實現數據化升級,通信能力是基礎。FRMCS作為下一代鐵路移動通信系統,集合了當下最先進的網絡技術,包括4G和5G無線技術、智能多天線技術、高速性能算法、可靠性組網技術等,所以具有高可靠、高吞吐量、低時延、海量連接的特點。也正因此,可以帶來更多的現代服務,如多媒體調度通信、智能基礎設施管理、軌道側物聯網、預測性維護和乘客服務信息傳輸,從而助力鐵路行業全面數字化轉型。
「 03 」
目標:助力商業成功,做軌道行業數字化的加速器
任何傳統行業的數字化之路都不容易,軌道交通系統龐雜,數字化更難。如今已經進入到數字化的深水區,將重新定義所有系統的架構和所有應用程式的業務流程,最大的挑戰來自兩方面:一是協調與管理,需要更高層面的決策與支持;二是需要更有力的技術夥伴支持,通過業務重塑實現商業成功。
幫助客戶商業成功是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的目標。為了幫助軌道行業客戶商業成功,華為從三個層面幫助軌道行業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一是重塑聯接,利用5G、FRMCS、Wi-Fi 6、全光網絡等最新技術為軌道交通客戶打造起一個高效的網絡;二是重構數字平台,實現各個業務系統的數據共享和協同;三是聯合創新,通過與生態夥伴的合作,共同使能軌道智能化運營、運維,讓更多的智能應用落地並產生價值,助力全球智慧軌道建設。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提供商,專注軌道行業26年,為全球300多條城軌、13萬多公里的鐵路提供服務。華為此次展示的解決方案和案例,已經可以看到華為幫助客戶在多個維度取得商業成功。
比如,華為數字平台將所有IT資源和數據都通過雲和大數據技術集中,主題圖書館和專業圖書館通過對全線系統的數據治理來構建,從而提高地鐵運維效率。從中國地鐵的實踐來看,包括數字平台在內的華為城軌雲解決方案可以將總成本降低50%,將IT資源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
創新數字平台的最大特徵就是按需分配、高效共享,一個典型的應用就是IOC(Intelligent Operation Center,即智慧運營中心),通過數字平台整合各系統的GIS、BIM和大數據,利用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促進交通組織,提供態勢感知,更好地決策和協同調度。
再比如,深圳地鐵部署了車地Wi-Fi 6通信網絡,實現列車高速動行時車地帶寬峰值速率達到1.4Gb,率先實現了城軌列車全自動運行時代的全時全量大帶寬低延時業務承載。
還有一個顯著的成果是綠色低碳方向,這是每一個軌道交通客戶都關心的課題。華為綠色數字能源解決方案包括綠色數據中心、關鍵設備供電SmartLi UPS、綠色發電、綠色站點等。從過往的實踐來看,綠色數據中心可以通過 PUE 1.111 節省 30% 的能源;SmartLi UPS的供電效率為97%,為業界最高,相比於普通UPS系統,這樣一套系統每年可節省電費100萬。
無論是智能應用,還是網絡聯接、綠色低碳,華為的解決方案都已經看到商業成功的案例。今天,行業正處於拐點處,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是毫無爭議的方向。作為全球領先的ICT技術提供商,華為也是軌道行業數字化概念提出以來的主要參與者、實踐者,通過與生態夥伴一起,為客戶抹平技術與應用之間的鴻溝,在今天與未來之搭起橋樑,正在成為行業數字化之路上的關鍵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