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所「四非大學」,素有「小聯合國」之稱,實力強過211

2019-07-28     小小羅說教育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所高校是教育部直屬院校,地處我國首都北京,曾經錯過入選211,後又錯過雙一流,如今淪為「四非大學」,但這所大學實力雄厚,素有「小聯合國」之稱,這所大學就是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簡稱「北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建立的,創辦於1962年,時名為「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1964年6月由國務院批準定名為「北京語言學院」;1974年毛澤東主席為學校題寫校名;1996年6月更名為「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校名簡化為「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中華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國際型大學,素有「小聯合國」之稱;學校對中國學生進行外語、中文、信息科學、經濟、藝術等專業教育,同時承擔著培養漢語師資、出國留學預備人員出國前的外語培訓工作等任務。北語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語言教學與研究為特色和優勢,中文、外語及相關學科協同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科涵蓋文學、經濟學、法學、工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八個門類。

北京語言大學下設學部3個,直屬的學院或教學部一共有8個,科研院所有3個,學校還在海外設立了孔子學院18所,孔子課堂1所。學校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個學科是國家的重點二級學科,北京市的重點學科有6個。學校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傳統優勢學科的中國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文學都被評為B+學科,位列全國高校該學科的前10%~20%。

北京語言大學從事漢語國際教育和中華文化教育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師資力量最雄厚。迄今為止,學校已經為世界上183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近20萬名懂漢語、熟悉中華文化的外國留學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經成為學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原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總幹事卡塞姆•托卡耶夫,衣索比亞總統穆拉圖•特肖梅•沃圖,哈薩克共和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卡里姆•馬西莫夫,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伊戈爾•莫爾古洛夫,德國漢學家顧彬,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埃里克•康奈爾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北語學習過。此外,北語還為中國培養了數以十萬計的優秀人才,其中包括大批在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接受過專門外語培訓的公派留學人員,現在他們多已成為國家各個領域的棟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Pi1mwBJleJMoPMMb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