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得可惜,它憑什麼不如無腦爛劇

2023-08-08     十點電影

原標題:撲得可惜,它憑什麼不如無腦爛劇

轉載來源:電影雜誌(dianyingzazhi8)

靈魂互換,又雙叒叕來了!

這幾年,大家是眼看著「互換梗」從新鮮到爛大街,新劇再出,小妹是真的捏了把冷汗。

那麼,它到底是小成本黑馬,還是尷尬爛劇?

咱們接著細聊——

話說,陳必達是一家生物科技的董事長,絕對霸道總裁。

從小到大都是別人眼中的 天才——智商極高,精於計算,利益至上,野心滿滿。

作為成功的商人,他有魄力,有膽識,但也因此自信張揚, 不近人情

強大的氣場,獨到的眼光,追求卓越的品質,讓他走到哪都眾星捧月般受人仰慕。

然而他從來沒想過,回母校演講竟然差點兒栽在高中生手裡。

廁所里的 一盆冷水,給他澆了個措手不及。

始作俑者跑得太快,他只看見一個背影。

原來,潑他一身水的臭小子叫江宇,高二十五班學生。

在年級最差的班,經常開小差,排名在後三。

但別看他 平時吊兒郎當,卻為人熱心,善良正直,重感情,講義氣。

對朋友他絕對掏心掏肺,那天潑水實際是替他的好哥們兒高文明出頭,結果無意中潑錯了人。

事情鬧大,學校不可能坐視不管。

不過……咱也不知道姓潘的得罪誰了?

但凡出部校園劇,那個主任就得姓潘,而且還都外強中乾……

本來就是誤會,不是沒機會說清。

但就好像上學時每個班級都可能有一個家境一般,成績差,挨欺負,膽子小,也不上進的角色。

高文明就是那種窩窩囊囊,一棍子打不出個響屁的主兒,一直處在食物鏈底端。

面對主任的詢問,他退避三舍,連被欺負的事實都不敢承認。

要不怎麼說是造化弄人呢? 高文明和陳必達就像是世界的正負兩極。

結果一場意外,這兩個毫無關聯的人卻 互換了身體了!

故事到這兒,其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豆瓣5.0的《交換人生》,覺得八九不離十要拉胯。

別急,因為故事重心不在階級差異, 現眼包父子才是王道!

陳必達作為生物科技的專家,很快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想換回身體,需要找到一個自己的直系親屬幫忙。

可他一直都承受著無敵帶來的寂寞,根本沒有血親。

這時候他的智能助手發話了,說在大數據整理中可推測——他有個兒子。

根據血型得出,他兒子就是學校里年級第一的學生。

「喜當爹」的消息有點狗血,但資本不等人,他必須一試。

任務正式解鎖:以最快速度用高文明的身份和年級第一成為朋友,並最終父子相認。

他想得挺好,但是忽略了倒數第一的廢材和年級第一搭話都費勁。

霸總慣了,也不會藏鋒芒。

以至於,每當他「口出狂言」,別人都說他腦子撞壞了……

最頭疼的還是那個曾潑過他一身水的江宇,竟然是高文明最好的哥們兒。

這個江宇還好死不死地整天圍著他轉,陰魂不散。

在他身邊自說自話,噓寒問暖,礙手礙腳。

身份上差異,讓他在外人眼裡成了完全不良分子,頂撞老師,逃課,沒大沒小……

為了接近年級第一,陳必達要證明自己真正的實力,徹夜複習了高中知識,考了年級第一。

可笑的是所有人都覺得他是抄襲,並不相信。

「天才」的字典里就沒有不可能,他向全校宣戰,公開答題。

這場 翻身仗讓所有人對他刮目相看,而他也終於爆發,擺脫了江宇的糾纏。

取得了目標人物的信任後,事情進展仿佛非常順利,但很快驚喜就又來了!

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前女友竟然是江宇的媽媽, 自己真正的兒子正是——江宇。

好傢夥,之前因為一通騷操作已經把江宇得罪透了,現在開始 「追兒火葬場」。

陳必達當得了總裁,當得了學神,當得了天才,可唯獨沒當過爸爸。

為了能和江宇重歸於好,他四處碰壁。

他理解不了高中生的想法,又因為之前的目標人物對他產生了好感,所以無形又挖了坑。

於是就有了一段滑稽的 三角關係,是他追他,他追他,他追錯了,回頭去追他,結果之前被追的又來追他……

三個人,八千多個心眼。

我拿你當哥們兒,你卻想讓我叫爸爸???

作為「老父親」,陳必達操碎了心。

可所有父母會自以為是,也不怪兒子不領情。

幫兒子追女同學,結果女生反而喜歡上自己。

兒子和他絕交,身體換不了,公司又面臨被收購,站在前女友面前卻差輩兒……

原名《絕交吧,爸爸》,估計順著「摔跤吧,爸爸」來的。

但不管叫啥,從名字就知道青春+喜劇實錘了。

尤其整體看下來和《東北插班生》的基調類似,什麼科技啊、邏輯啊、不能細盤算。

漫畫式作品看,有上頭的可能性。

笑點夠多,但驚喜度並不高。

《你的名字》《盜鑰匙的方法》《羞羞的鐵拳》《變成你的那一天》《交換人生》等等,已經把這類故事挖掘得差不多了,尤其是和《重返十七歲》在框架上基本一致,故事基本猜得到。

儘管套了一個「靈魂互換」的皮,但矛盾點還是在父子關係和價值衝突上。

以功利父親為主視角,讓父子成同桌,外表上是同齡人,內在卻有深深的代溝。

不同的社會地位、成長經歷,人生觀,都是他們產生衝突的導火索,看點也就由此而來。

當然最值得一提的還是演員的塑形很紮實,因為演不好它和雷劇就別無二致。

嚴屹寬在整部劇里的戲份並不多,但都非常關鍵。

只有剛開始他把陳必達的形象立在觀眾心裡,後面高文明與他交換靈魂後,反差感才能立竿見影。

當然除了他突出的顏值有記憶點外,鮮明的肢體語言,說話節奏,都是在為對手做鋪墊。

所以互換梗不論劇情如何,想要引人入勝,首選是兩位演員相互成全,彼此襯托。

周奇則是非常出色地讓自己擺脫了《小歡喜》方一凡的影子。

高文明前期的懦弱、遲鈍、膽小,和後來的沉穩、敏銳、輕蔑都對比強烈。

尤其是揮之不去的「爹味兒」,一口一個「這幫孩子」的「大家長」做派,都能很快抓住觀眾。

如果看著周奇的臉,腦中能浮現出嚴屹寬的形象,那麼部戲就一定看得進去了。

可惜的是,陳必達的人設很難讓人共情。

明明可以是開了金手指的逆襲爽劇,可他卻有些降智,給自己挖坑製造麻煩,很容易讓觀眾逆反。

讓兒子感化父親沒有問題,但不能讓高智商父親屢屢反常識判斷。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劇中話題點和爆點都不少,甚至還有背德文學的意味。

但或許是因為演員都在流量未滿與過氣邊緣、標題過於泯然眾人、開頭的塑料科技感勸退、劇組真的很窮……

總之,從開播到完結,這部劇都沒什麼關注度,豆瓣劇評個位數,甚至還不如一些無腦短劇,實在撲得可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fbe658ace0f55792e059f1cee63d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