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詩三百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
你還記得語文課本每首詩後「背誦並默寫」的心理陰影麼?
但《唐詩三百首》到底有哪300首呢?
為了一探究竟,小編不惜耗「巨資」,買了十幾本不同版本,親自檢測。
但不翻不知道,一翻嚇一跳!
有很多號稱「唐詩三百首」的書,都不足300首,有的甚至剛過100首。
你也許並沒有真正讀到300首唐詩。
更何況,孩子是閱讀唐詩最多的群體,讀瘦身版本,難道從小就和某些流傳千古的必讀唐詩失之交臂?
那麼,經典的《唐詩三百首》長什麼樣呢?
在歷代文人選編的大量唐詩選本中,公認最好的是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選入75位唐代詩人、2位無名氏的詩作共310餘首。
蘅塘退士選編《唐詩三百首》,光緒十一年(1885)長沙文昌書局刻本。
他不以狹隘的個人標準選詩,多選簡明易讀、膾炙人口的名家名作,而且題材豐富,權威性強,體例合理。
面世後很快就風行海內,幾乎家有一冊,人人都讀。
不過,它也遺漏了非常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例如: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壓全唐」,堪稱盛唐詩的巔峰之作,聞一多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更入選了語文課本。
下面這些詩也沒有被收錄,也許你從小就能倒背如流: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後》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劉希夷《白頭吟》
除此之外,還遺漏了至今詩界IP級的流量詩人。
例如:
寫出「黑雲壓城城欲摧」「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名句的李賀,有「詩鬼」之稱,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齊名。
在經典選本《唐詩三百首》中,他的詩卻一首都未被收錄,完全缺席!
所以,很可能你看過的《唐詩三百首》,不僅不全,還很可能不是唐詩的代表作。
知道真相後,不禁要問:
這麼多年,我們讀的是假《唐詩三百首》嗎?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本絕美圖文典藏版《唐詩三百首》,領略中國文學美之精粹,由中國古典文學權威、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教授選編、注釋和點評。
以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經典選本為底本,增加22首,刪掉28首,307首唐詩完整呈現唐詩巔峰全貌。
篇篇都經典,名詩都入選,一生必讀最不可錯過的選篇。
搭配55幅國寶級名畫,高清還原,完全是一本可以隨身攜帶的藝術博物館。
1
中國古典文學權威編選、注釋、解讀
中國古典文學權威、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教授主編。
新版《唐詩三百首》對生僻字詞注音、釋義,連小學生都能讀。
每位詩人都附有人物介紹,並翔實注釋典故、背景,「讀其詩,知其人」。
陳引馳教授的點評不是枯燥地解釋詩歌字面意思,而是尋詩中打動人心處,寫出獨特的感動,引導讀者與詩歌產生自己的共鳴。
2
你再也不會錯過這22首經典唐詩
在新版中,被漏掉的珍寶唐詩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
無論是以《春江花月夜》為代表的經典名篇,還是李賀這樣繞不過的詩人,你再也不會錯過唐詩巔峰。
算下來,小編推薦的這個版本增補經典詩作,共達22首之多!
再舉幾個篇篇硬核、大有來頭的例子:
被譽為「漸開唐風」的初唐詩人虞世南的代表作《蟬》。
「推敲」典故的來源「僧敲月下門」出處《題李凝幽居》。
與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雙璧同輝的《滕王閣詩》。
被稱為杜甫七言律詩中「最有力量者」的《秋興八首》。
甄選307首,足量呈現,完全覆蓋初唐、盛唐、中晚唐名家,呈現唐詩巔峰全貌。
一卷在手,再也不會錯過唐詩中最美的經典篇章,真正實現「熟讀唐詩三百首」!
3
刪28首「誇誇群」用詩,不留「彩虹屁」
對於原版,新版同樣是有取有舍,確保留下來的篇篇是精粹。
刪去了其中文學價值不高、藝術美感不足的28首詩,將《唐詩三百首》還原為一部代表中國古代最高文學美感的經典。
例如,這些詩包括一些帝王將相、歌功頌德之作:
李商隱歌頌宰相裴度,寫出「嗚呼聖王及聖相」這種肉麻詩句的《韓碑》。
唐玄宗提倡尊儒思想、堆砌典故的《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岑參吹捧名將封常清「今見功名勝古人」的《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4
高清還原55幅國寶級名畫
新版收錄44位唐宋元明清名家傳世畫作,包括唐代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宋代的宋徽宗、馬遠,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仇英等等。
高清還原55幅國寶級名畫,例如:
展子虔《游春圖》: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
周昉《簪花仕女圖》:全世界範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
北宋「畫王」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歷代帝王收藏必備的「國寶級文物」
仇英《潯陽送別圖》:長達4米「巨幅長卷」
誦讀經典的同時,也能享受一場水墨藝術盛宴,提升審美品位和藝術修養。
宋·趙佶 《芙蓉錦雞圖》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宋徽宗趙佶傳世的工筆花鳥畫傑作,展現了高超的寫實繪畫水平。
古代帝王畫作中的精品,君王必爭的收藏珍品,連乾隆都蓋上「乾隆御覽之寶」印章。
高清大圖全彩呈現,原圖色彩精準還原
唐·李思訓 《江帆樓閣圖》
「青綠山水」的代表作,畫中運用的石青石綠,歷經千年仍然清晰可見。
「修舊如舊」,最大程度還原國寶原貌。復刻原圖肌理,細節纖毫畢現;青綠古色100%還原,再現青山碧水。
精心挑選珍品畫作,匹配詩文主題
精選貼近唐詩創作時代與主題的名家畫作,場景再現。
白居易《長恨歌》搭配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圖》
《明皇幸蜀圖》描繪了安史之亂時,唐明皇放棄首都長安,遷至四川避難途中的情形,生動再現白居易《長恨歌》中「漁陽鼙鼓動地來」「千乘萬騎西南行」的場面。
白居易《琵琶行》
明·仇英《潯陽送別圖》
長達4米的巨幅長卷,人物在青綠山水中,栩栩如生,精彩再現《琵琶行》中潯陽江畔送別的經典場景。
此外,還訂正以訛傳訛的錯誤。
唐詩中有的名篇作者其實另有其人,卻被張冠李戴。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登鸛雀樓》,人人都會背,作者是王之渙。
但根據唐代人編的唐詩選集,這首詩的作者是朱斌,題為《登樓》。
如今歸於王之渙名下很可能是一個誤會,以訛傳訛至今。
正如陳引馳教授所說:
唐詩,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精粹;
《唐詩三百首》,
迄今仍是進入唐詩璀璨殿堂最便捷的長廊;
我們做的,只是將它裝點得更漂亮,
一路漫步,讓你看到更美的風景 。
讀完這本全新的《唐詩三百首》,再也不會張口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了。
圖文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如涉版權問題請聯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