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車找誰的原因?碳酸鋰再跌破20萬,車價什麼時候降?

2023-09-18     智電汽車

文/桃李

前段時間,網友質疑某品牌的產品價格越來越貴遭到一位帶貨主播回懟,稱「這麼多年一直是這個價格」,並表示「有時候找找自己的原因,這麼多年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說實話,該產品漲沒漲價,筆者也不清楚,但要說到新能源汽車的價格,筆者可以肯定地說確實漲了,所以有時候買不起車真不能全怪我們「不努力」。

新能源汽車市場爆髮式增長,價格水漲船高

去年新能源汽車迎來井噴式爆發,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為14.8%,新能源汽車銷量較上一年增加188萬輛;而到了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接近30%,全年銷量達688.7萬輛,提前完成了2025年的新能源發展目標。

爆髮式增長帶來的一大問題便是新能源汽車原材料的短缺和價格暴漲,尤其是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的動力電池原材料,比如鎳、鈷、鋰等重要材料的價格漲勢驚人。其中鋰價更是從2021年初的5萬元/噸上漲至了50萬元/噸,最高點一度逼近60萬元大關,一年之內價格實現十倍增長。

受此影響,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也經歷多輪「漲價潮」,僅去年一季度便有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涉及車型近40款,特斯拉更是一周之內連漲三次價格,而車市整體漲價幅度普遍在2000元-3萬元不等。

新能源汽車高漲的價格讓不少消費者苦不堪言,等降價成為市場的常態。

苦等之下,鋰價喜迎下跌

從去年年底開始,鋰價開始出現鬆動,進入2023年以來,價格更是直線下降。根據此前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到4月底的時候,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18萬元/噸,而業內人士表示實際成交價可能比這還要低一些,相比於半年前59.5萬元/噸的價格最高點,碳酸鋰的價格跌幅已經超過70%。

根據有關機構的測算,這波鋰礦價格下跌,至少能夠給車價帶來10-20%的下探。而此後鋰價幾經變動,在9月8日時再次跌破20萬元,同時根據上海鋼聯9月15日發布的數據,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較前一交易日下跌0.15萬元/噸至19.2萬元/噸,氫氧化鋰、部分鋰電池廢料價格也有所下跌,目前來看,鋰價基本穩定在20萬元左右。

鋰價下降對於消費者而言,自然是個好消息。中郵證券研報稱,碳酸鋰單噸價格從60萬元降到30萬元,對應磷酸鐵鋰正極成本約下降7萬元/噸,電芯成本約下降0.18元/Wh。以電池容量為60kWh計算,帶來的單車成本下降幅度便可達1萬元。

鋰價下降,但車價降了嗎?

今年的車價對比去年降了是肯定的,年初特斯拉的降價便帶動不少車企跟進,而隨著鋰價的不斷回落,車企也選擇下調價格,加上今年價格戰,新能源汽車的價格確實低了不少,但降得夠不夠還很難說。

以比亞迪元PLUS為例,2022款車型於去年2月份上市,起售價為13.78萬元,12月份時該車宣布價格上漲2000元至13.98萬元。而近期最新的元PLUS冠軍版車型正式上市,起售價為13.58萬元,在整體配置變動不大的情況下,起售價僅僅是降低了4千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去年2月份時,碳酸鋰的價格已經超過了40萬元/噸,而近期元PLUS冠軍版上市時,碳酸鋰的價格已經跌破了20萬元。而且比亞迪也是目前眾多新能源車企中,為數不多實現盈利的品牌,加上此前冠軍版降一萬多的情況,按理來說顯然還有降價空間。這還是不考慮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變大、車企造車技術不斷提升帶來的成本降低。

對於碳酸鋰的價格走向,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維持在17萬元比較合適,而部分車企負責人給出的價格則是15萬元左右。所以,面對可能繼續下降的碳酸鋰價格,車價下降或者說回歸到一個更為合適的價格顯然是必要的,但問題是,什麼時候會降呢?

寫在最後:

目前有不少車企喊出「油電同價」的口號,但實事求是的說,同級別車型中,新能源汽車價格依舊略高於燃油車,想要讓更多人感受電車出行的樂趣,不能光想著讓消費者找原因,或許車企也該「努努力」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e1a0e2da440b3214a8778ca3fa81f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