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仔細觀察過周圍的人,那應該能夠發現很多優秀的男女在過了25歲以後,仍舊未脫單的,很多都拖到了三四十歲都未能脫單。
不是說他們不夠優秀,若真計較起來,這群人里很多還都是精英階層。是他們不夠優秀,所以沒人愛嗎?不是。是他們眼光太高,看不上一般人嗎?也不是。
他們對另一半的要求是挺高,但也沒有高到令人望而卻步的地步。他們對另一半的要求也不是一定要長得貌若潘安,或是貌若天仙,他們對另一半的長相的要求其實都不高,只要看著舒服就好。
他們考慮的更多的是雙方是否契合的問題。兩個人婚後能不能好好把日子過下去,跟對方結婚會不會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對方的加入,會不會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雙方的家庭能不能合得來,這些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
年齡越大,人的思想就愈發趨於成熟,關乎自己的婚姻,他們考慮的就愈發多了,考慮的東西一多,想要找到合適的伴侶就愈發困難了。
人年輕的時候,往往只考慮喜不喜歡,因為涉世未深,也沒受過什麼苦,所以人就比較單純,他們以為愛能戰勝一切,他們覺得只要兩個人相愛,那婚後的生活就是再難,他們也能克服。所以,他們在選擇步入婚姻時,是毫不猶豫的,根本沒有考慮過那些現實的問題。
所以,這些人在婚後往往會經歷很多的挫折,有的人經歷了痛苦的磨合期後,最終能夠磕磕絆絆地過下去,而有的人卻早早地就結束了婚姻。當然,婚後過得美滿幸福的例子肯定也是有的。
那些過了25歲都未脫單的人就是看多了這樣的例子,所以才會慎重對待婚姻,在選擇伴侶時,也會考慮各種因素。
為什麼多數人在25歲以後,脫單的難度會逐年遞增?不外乎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思想越來越成熟,考慮的越多就越不容易找到合適的伴侶。
人在25歲以後,接觸的人和事就越來越多,隨之,思想就會越來越成熟。所以,在結婚的問題上,考慮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
未滿25歲,多數人都是剛出社會沒幾年,有的甚至還在念著大學和研究生,所以,他們看到的社會陰暗面就較少,就連家長里短這些事情,他們知道的都是有限的。所以,他們的想法就比較單純,腦子裡都是學校和影視劇給他們灌輸的積極正面的價值觀。
所以,面對婚姻,他們內心毫無俱意,反而有些期待,期待著婚後的甜蜜,期待著婚後不一樣的生活。
但人在25歲以後,慢慢就會被這個社會同化,他們或主動,或被動地接受著這個世界的各種不同的價值觀,慢慢地,他們那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就會被侵染成不同的顏色。不是說被侵染後價值觀就不正了,他們的價值觀依然是正面的,但他們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變化,變得更加適應這個社會,更加會為自己考慮了。
因此,他們面對婚姻,就不會如年輕時那般草率了。他們思想成熟,知道什麼是現實,因為看多了那些婚後不幸福的例子、看多了婚姻中各種背叛的戲碼、看多了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夫妻、看多了貧賤夫妻百事哀的例子,所以,他們會想著選一個契合的伴侶,儘量避免婚後的悲劇。
但在有限的圈子裡,一個人想要找到契合的伴侶,又哪是那麼容易的。所以,很多人就那麼蹉跎了一年又一年。他們不是不能湊合,他們只是不想湊合。他們有著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有著自己的生活,所以,他們對婚姻也不是那麼迫切。
第二個原因:對婚姻賦予了越來越多的意義,也就更不容易找到理想的婚姻。
當今社會,很多大齡單身男女都有著不錯的經濟實力,他們的精神世界也很豐富,且這個社會對大齡單身人士也不再像過去那樣苛刻。以往要是有人到了年紀不結婚,選擇單身自己過,那街坊鄰居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更不要說是來自父母和親朋好友的壓力了。
所以,過去的年代,選擇單身不結婚的人真的很少。很多人都是到了年紀就會選擇結婚,就算結婚對象差強人意,他們也會閉著眼睛,選擇妥協。
但現如今,大家的思想都很開放,對於那些大齡剩男剩女,大家都會報以善意,有些人甚至還會羨慕他們的生活,說他們是「單身貴族」。
因為沒有了輿論壓力,也沒有了生存壓力,所以這些人就對婚姻賦予了越來越多的意義。婚姻對他們來說不再是湊合,也不再是迫於壓力的妥協,更不只是搭夥過日子。
他們希望婚姻是兩個人乃至是兩家人的結合,這種結合是真正意義上的結合。所以,他希望他的結婚對象是符合他所有要求的人,他希望對方在性格、為人處世、能力等方面能夠讓他滿意。不是說對方一定要在方方面面都完美無瑕,他也不是要找一個多麼完美、多麼高不可攀的人,他就是想要找一個不至於讓他厭惡的對象。
因為他不想在婚後經歷各種爭吵與算計,所以,他才會提前想好這些。他對結婚對象的家庭有所要求也是基於這個原因,他沒想過要占對方的便宜,也沒想過要占對方家庭的便宜,但對方家庭必須是知禮、懂禮、明禮的。只有這樣的家庭,才不會給他們這個小家惹來麻煩,也能少製造一些矛盾。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結婚對象必須是他喜歡的,必須是有感覺的。在他們的認知里,只有這種既考慮到了現實,又考慮到了感情的婚姻才是美滿幸福的婚姻,只有這樣的婚姻才值得他們放棄現在的單身生活,步入婚姻。
就是因為他們對婚姻賦予了越來越多的意義,所以他們也就更不容易找到理想的婚姻了。
總結起來就是,年齡越大,反而要求越高,所以越來越難找到合適的另一半。
所謂要求高,也不是說結婚對象必須是那種長相佳氣質好、家境非凡、能力絕佳的人,他們只是希望結婚對象能夠跟自己契合。但就是這樣的要求,在現實中也很難遇到合適的對象,於是不想湊合的大齡男女,最後都拖成了剩男剩女。
現在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結了婚的羨慕未婚單身的,未婚單身的羨慕結了婚的,就像是《圍城》中所寫的那樣。
而到了年齡,只要沒有遇到合適的,就一直單著的活法到底對不對,誰也不敢妄斷。
有的人說,就應該在年輕的時候,沒那麼多想法的時候,趕緊找個人結婚,這樣才不會耽誤自己。而有的卻說,年輕不懂事的時候,在衝動下選擇自己的終身伴侶,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人只有成熟了,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伴侶,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伴侶,這是關乎一生的選擇,不能光憑著好感就一拍腦門兒決定。
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誰也不能斬釘截鐵地說哪種說法就是正確的、哪種說法就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選擇什麼樣的活法,在於個人,誰都沒辦法替誰活一輩子。所以,不管選擇怎樣的活法,婚前好好斟酌,婚後好好經營,如此才能敲響幸福之門,做到不悔不怨。
文/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