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傲慢」終於付出代價

2022-10-12     花布衣探案

原標題:汪涵,「傲慢」終於付出代價

《天天向上》年有一個邀請女畫家的節目,她對汪涵的評價有著驚人的意義。

在節目中,女畫家通過主持人的現場繪畫,對幾位主持人進行了評價。

汪涵提交的畫有山有水,意境很棒。

女畫家仔細看了一會兒,「「他就是非常自命不凡。」

汪涵聽了這話,臉上的笑容停不下來。

後半段再也不聽嘉賓的話,開始看著縫針馬上就混亂了。

明眼人都能明白,汪涵的意思是針鋒相對。

他請女嘉賓也畫畫,聊了起來,分析了女嘉賓的性格:

「她很頑固,控制欲很強。 」

不忘回報「自命不凡」的一箭之仇,反問女嘉賓。

「你分析過自己為什麼不能結婚嗎? 」

說不好的話,趕緊反駁。

被擊中要害時針鋒相對。

這反而印證了女嘉賓對他的評論。 我自命不凡。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自命不凡漸漸變得「傲慢」,在汪涵的身上越來越清晰。

但傲慢得了一時,傲慢不了一世。

如今,傲慢的代價終於來了。

汪掌握的招牌《天天向上》官宣改版了,但從此前的「改版」到停播的《快樂大本營》來看,這款長壽綜藝的未來尚不明朗。

這是汪涵承受的代價。

畢竟,沒有《天天向上》,也沒有他的今天。

一、芒果台一哥

汪涵成為芒果台大哥的路,並非一帆風順。

由於身體原因,高考時他一度與大學失之交臂,最終成為湖南廣播電視學校的大專生。

畢業後,他從最基礎的劇務做起,在節目上做雜務。

當然,志向遠大的汪涵並不滿足於這種默默無聞的生活。

工作之餘,他拚命練習台詞,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成為真正的主持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經周折,他和馬可一起主持了節目《越策越開心》。

廣播效果出乎意料,芒戈看到汪涵的潛力,決定交給他一個重任。

那時,《快樂大本營》一家獨大,何炅帶領的「快樂一家」如日中天。

為了平衡節目的生態系統,芒草計劃推出致力於傳播傳統文化的節目,與《快樂大本營》是兩回事,即《天天向上》。

與以前《越策越開心》積累的觀眾有緣,加上湖南衛視擁有的流量熱度,《天天向上》廣播是高峰。

那邊的《早本》主要以玩為主,而《天天向上》娛樂和學習兼具,創辦了很多文化特色的節目。

例如,有「禮儀之美」、「名門點球」等環節。

因此,比《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的評價更好,收視率也曾經更高。

高峰時期,《天天向上》冠名費達到2.5億。

有這樣的節目作為跳板,汪涵的身價自然會水漲船高。

他雖不是科班出身,卻坐在芒果哥的位置上,與何炅分秋色。

汪涵能得到今天的地位,是《天天向上》給他提的。

汪涵自己也很清楚這件事,也明白芒果台和《天天向上》對他的重要性,所以無時無刻不在向芒果台表明內心的感受。

「生於湖南台之人,死於湖南台之鬼。 」

忠實的員工誰不愛?

藉助芒果台的力量,汪涵的資源越來越好,順利實現了主持生活的飛躍。

《天天向上》廣播的第二年,他開始進入職業生涯。

各派對決不缺席。

廣告受到了牽連。

劉濤曾在微博上求助網友,稱自己在丹麥遭遇搶劫,但未能聯繫上相關部門。

網友建議的是求助的汪涵。

劉濤傾聽了網友的建議,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由此可見,在芒果台耕作多年,汪涵背後的人脈也非常厲害。

正如汪涵自己說的:

「如果有一天我落魄在湖南敲門,每個人都給我錢,我就能東山再起。 」

人脈有人脈,資源有資源。

作為人氣王牌節目的頭號主持人,汪涵直接決定了嘉賓的曝光量。

對演藝圈來說,有曝光就意味著有成名的機會。

而位高權重的汪涵,自然成了大家引以為豪的對象。

在節目中,其他幾個每天的兄弟都有。

在節目之下,觀眾拿著,芒草台拿著。

無論說什麼都有人和好,無論做什麼都有人誇獎。

時間一長,人就容易浮起來。 傲慢隨之而來。

二、上去容易下來難

得益於《天天向上》的節目定位,——弘揚文化,傳播知識。

汪涵需要經常保持自己的「知識分子」角色,引用經典,出口成章。

可人一旦飄了,就變成了賣弄。

有人說:「最好的主持人不是搶話,而是讓嘉賓多說話。」

汪涵有時做不到這個。

在節目中,嘉賓認真地普及專業知識。

他突然提到元素周期表,汪涵問:「這個我知道啊。」

張開嘴巴把周期表背了一遍,台上的其他幾個主持人馬上隨聲附和鼓掌。

汪涵一臉得意,然後扯上其他無關緊要的話題。

被中斷介紹的嘉賓沒辦法,只能在風中亂搞。

喜歡賣,被捧得團團轉,長期以來,「好為人師」的缺點也備受寵愛。

隨著《陳情令》的火爆,《天天向上》主持人王一博的名氣越來越大。

節目錄製的間隙,熱情的粉絲對著王一博喊道:「媽媽我愛你。」

這句話一出,汪涵不高興,怒斥粉絲「不知廉恥」。

在汪涵看來,「媽媽」是神聖的語言,他認為粉絲們的這一行為有很多不妥也可以理解。

然而,解決問題的方式並不僅僅是「吼」,汪涵偏用了最激烈的一個。

當恭維的聲音成為主流時。

生活中充滿了自豪的話語。

初心被騙了。

高峰不能停止。

2015年,在《我是歌手》的直播中,孫楠臨時宣布退場,汪涵不得已主持大局。

他先向孫楠確定情況,然後安撫觀眾情緒,最後在幾分鐘的廣告時間來。

操作起來,網友稱讚這是「教科書級」的拯救場所。

可以說是救場,但要說「教科書水平」,就有點有名了。

「教科書式救場」的奧義在於神不知鬼不覺。

在尼萍春晚的問候聲中拿到了四張白紙,面不改色地編纂了四份賀電。

另外,當主持人在零點報時遇到「黑三分」時,人們臨危不亂,艱苦的主持極限,讓時間完美地停留在零點。

她們的救場無一例外,如果多年後沒有在節目中被提到,當時誰也不會注意到。

汪涵的救星,不能算是「教科書」,偏偏有人有。

這幾年,汪涵不知道翻了多少次車,他能多次在谷底反彈。

宣傳產品有錯誤,觀眾拉起橫幅表示憤慨。

「老壇酸菜牛肉麵」問題頻出,網絡上對汪涵一片譴責。

現場直播有漏洞,被點名批判了。

一個個,人要是變了,早就被摔到谷底了,連翻身都做不到。

偏偏汪涵最嚴重,也就是消失了一段時間,但離家出走回來的還是「芒果哥」。

事竟成,人云亦云。

即使事情不好也會有人兜圈子,很難傷害到他。

所以,難怪現在的汪涵越來越傲慢了。

三、傲慢的代價

其間,「汪涵好人師」詞條又火了。

契機是節目組策劃了以「爬蟲類」為主題的節目,邀請了很多飼養爬蟲類的嘉賓進行分享。

按理說,主持人是掌握舞台全局的負責人,應該處於客觀中立的位置,給嘉賓留下場景。

誰知汪涵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主持了全程。

他有成見,認為爬行動物冷血無情,嘉賓說什麼都是「懟」二字。

汪涵:「蛇是冷血動物,沒有感情。 」

嘉賓:「蛇也有感情,不喝,不吃孵化的寶寶。 」

汪涵:「只不過是本能。 雖說是養了,但也不能說那個好。 」

先不說爬蟲是不是冷血,節目組既然邀請了人,就想讓人看到自己的愛。

畢竟,主持人對嘉賓很害羞,誰都咽不下這口氣。

從《天天向上》傳播幸福,到汪涵成為傲慢的舞台,這個節目離失去初心不遠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天天向上》的收視率一下子開始下降。

到了2017年,其收視率幾乎處於倒計時水平。

沒有視聽,就意味著沒有觀眾。

沒有觀眾就意味著失去冠商。

如果沒有冠名商,就意味著難以為繼。

從以前的收視王牌,現在降到了冰點。

以前是上億的冠名費,現在沒人問津了。

所有這些都表明,事實—— 《天天向上》到了強弩之末。

終於,那個沒能跨越。

10月6日,《天天向上》發表了播放中止改版。

汪涵在最後一集深情的向大家說再見,祝福大家「天天向上」。

所謂的放送中止改版,看了旁邊的《快樂大本營》的結局,其結局也就清楚了。

中止改版,有時也是另一種離別。

《快樂大本營》改版發表後,除了台柱何炅繼續留下黃金檔新節目外,其他人都散落在世界各地。

結了婚,消失不見,只有何炅依然活躍在各個節目中,毫髮無損。

汪涵和何炅同為芒果大哥,自然不會被無情拋棄。

但汪涵未來的路,未必有何炅好走。

要說何炅主持,就像是老朋友在旁邊靜靜地聽著。

汪涵主持節目就像是長輩的點撥,有時還帶著傲慢和偏見。

何炅的主持風格註定他能在各個節目中吃得開。

要開玩笑的話,一開口就說得通。

要求深度,一眨眼就煽動感情。

汪涵和何炅一起參加過節目《偶像來了》。

作為環節,何炅和汪涵分別帶隊去裝修購物,最後看誰花錢最多。

一進店裡,汪涵一開口就開始給店裡壓價,店裡的人對難做的事一點也不考慮,只好買給店裡的人送去。

然後,何炅巧妙地與商家借用,另付租金,最後何炅完成了任務,店家也賺了一點房租。

也許是在高位的時間長了,汪涵好像已經忘記了如何和普通人產生共鳴。

除了文化類採訪,他所擁有的「傲慢」,使他與娛樂格格不入。

《嚮往的生活》爆炸時,汪涵也參加過類似的綜藝《野生廚房》。

豆瓣評分人數不到4000,分數不到7分,心不在焉。

也有以汪涵為中心的節目《火星情報局》,到了第四季豆瓣的評價下降到了3.3分,評論區一片吐槽。

如果不堅持,笑也笑不出來。

順手牽羊,汪涵的表情就沒完沒了。

即使後期用已經努力過的追加語音要求補充,也難以掩蓋節目無聊的事實。

p67bT0NpI5B8%3D" />手上沒有能拿出手的後續綜藝,芒果台又在不停的捧新人。

更不必提之前的傲慢早就讓他敗光了路人緣,鮮少有觀眾再買他的帳。

資源盡失,路人盤也崩了。

汪涵的後續發展,必然是比不過何炅的。

乘著《天天向上》的風起飛,擁有了頂尖的名利與人脈。

本就自命不凡,到了巔峰後變得傲慢。

殊不知,傲慢終將是要付出代價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d7b0cbafa62646c2c716cf82aed42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