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自1947年春天,汪東興被調到毛主席身邊擔任警衛工作開始,就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保護主席的安全。
他深受毛主席的信任,也始終感激毛主席的器重與提拔。
但在汪東興晚年時,卻因為自己識人不淑,給毛主席推薦錯了一個人而懊悔:「我當年瞎了眼,讓主席用這個人。」
這個讓汪東興始終耿耿於懷的人是誰?他又做了什麼,讓汪東興憤怒不已?
汪東興
深受賞識
1947年春天,汪東興被調到毛主席身邊,負責警衛工作。
那個時候,共產黨的隊伍已經發展起來,人才濟濟。
而毛主席等人,正在為從延安撤出做準備。
毛主席在許多有才能的幹部里選中汪東興,不止是因為他的出身好,更是因為汪東興是個心細如髮的人。
比如在撤離延安之前,汪東興特意詢問毛主席如何安排出行方式,是騎馬還是坐車。
他之所以如此詳細地詢問,是因為機場附近正在挖壕溝,如果需要坐車,就必須提前通知他們。
這種別人注意不到卻又十分關鍵的小細節,汪東興總是能夠留意並妥善安排。
此外,在中央撤離延安之前,周恩來特地派遣汪東興去執行堅壁清野工作,銷毀文件。
這也是因為汪東興的細緻和可靠。
不僅如此,汪東興在軍事方面也表現出色。
在中央蘇區時他參與了多次戰鬥,後來還擔任過彭楊步兵學校的指導員。
他既有實戰經驗,又經過正規軍事教育,到達延安時已經是一位成熟的指揮官。
在撤離延安的過程中,毛主席親自交給汪東興兩項關鍵任務。
一次是1947年6月,中共中央計劃撤離王家灣的緊要關頭。
當時,國民黨的大軍已經逼近,形勢危急,任弼時等人都催促毛主席儘早離開。
然而毛主席卻堅持要親眼看到敵人後再走。
雙方僵持不下,還是周總理提出了一個方案:找一個人留下來代替毛主席。
毛主席聽了,立刻轉向汪東興,問他敢不敢留下來。
汪東興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領下了這個任務。
汪東興立刻組織了一個加強排,在王家灣山頂上進行埋伏,準備迎擊劉戡前衛部隊。
這支敵軍規模大約有一個團的兵力,然而在實際執行任務時,汪東興僅以一名士兵輕傷為代價,三次成功擊退了敵人。
最終,汪東興帶領部隊安全撤退,而敵人計劃「清剿」王家灣的行動,也因此被推遲了整整12個小時,為中央機關的撤離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尾追劉戡的敵軍部隊,以小部隊插入敵人的後方,在安塞和延安一帶實施襲擊和擾亂行動,使敵人無法安寧。
劉戡
這樣做的目的,既是為了讓劉戡產生錯覺,不清楚究竟有多少部隊與他周旋,又是為了鍛鍊汪東興的警衛部隊,以後能更好地保衛黨中央。
汪東興領受了這一任務後,率領一個連隊追擊敵人,同時,在高家川的三個制高點設置伏擊,準備襲擊一支敵軍約一個營的兵力。
最終,汪東興的部隊不僅成功消滅了大量敵人,還協助當地群眾收穫麥子,並數次擊退了企圖搶奪麥子的還鄉團。
任務完成後,毛主席高度讚揚了他的部隊:「你們幫助和保護群眾收穫了800多擔麥子,這同消滅800個敵人一樣重要。」
委以重任
由於這兩次關鍵任務中的出色表現,汪東興贏得了毛主席的高度信任與賞識。
毛主席高度認可汪東興的才幹,因此多次委以重任,讓他主持整個中共中央機關的安全工作。
此外,毛主席還常常派他代表自己接待重要客人,傳達自己的指示和意見。
1949年2月,傅作義到西柏坡與毛主席會談,毛主席就派汪東興代表自己接送。
在護送傅作義返回北平的途中,經過滹沱河,河面上有一群大雁正在戲水。
傅作義見了,便提出讓汪東興來射擊大雁,汪東興遠距離射擊,竟然真的擊中了一隻。
傅作義便稱讚道:「打得好,打到了。可以打90分。」
由此也可見汪東興的軍事素養。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主席前往北平,以及之後搬往香山、中南海,所有安保工作都是汪東興負責的。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汪東興身居多個要職,但始終沒有改變的工作,就是確保中南海的安全。
不僅是中南海的警衛任務,毛主席把自己的人身安全也託付給了汪東興。
毛主席對汪東興的信任,不僅表現在正式的警衛工作上,還體現在毛主席的各種外出活動中——汪東興一直是負責他人身安全的關鍵人物。
舉例來說,1949年冬,毛主席首次訪問蘇聯,汪東興就被選為負責警衛工作的人選。
而在毛主席多次視察和出訪活動中,不管是考察黃河、井岡山,或者是遊覽長江,都是由汪東興來保護的。
汪東興總是把毛主席的安全和方便擺在首位,考慮問題十分周到,做工作也非常細緻。
在他的領導下,中南海沒有發生過任何重大安全事故,他的警衛工作也沒有出現過重大漏洞。
不僅是警衛工作,毛主席的一些重要意見和決策,通常也由汪東興負責傳達和執行。
毛主席的工作安排,很多時候也只有汪東興了解,甚至連江青也需要向汪東興詢問主席的行程。
毛主席曾這樣評價汪東興:「別人我用起來不放心,東興在我的身邊,我習慣了……」
身負重任,汪東興自然也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打擊。
好在有毛主席的保護,才能屢次化險為夷。
1967年1月,造反派喊出了「火燒、油炸」汪東興的口號。
毛主席知道後,很快表明了態度:燒燒炸炸都可以,但不要燒焦了!
言外之意便是說,如果汪東興有錯誤,你們可以批評,但是他是個好同志,別想要打倒他。
九屆二中全會的華北小組討論,汪東興在蠱惑之下擁護了林彪的發言。
毛主席知道後,嚴肅地批評了他。
汪東興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當面做出了檢討。
然而在林彪事件發生後,江青這夥人卻抓著他的錯誤不放,並且借題發揮。
一次毛主席生病,江青便說毛主席身邊有一個林彪特務集團,而汪東興就是這個集團的頭子。
她誣陷是汪東興干擾了毛主席的健康,並藉此要撤掉汪東興中央辦公廳主任一職。
毛主席聽說此事後,非常生氣,很快就把江青叫去罵了一頓。
正是因為有了毛主席幾次出面保護,江青一伙人要打倒汪東興的陰謀才沒有得逞。
識人不淑
實際上,汪東興也不止是負責中南海的警衛工作,他更像是毛主席身邊的一個「大管家」。
因為毛主席對他非常信任,因此當時到中央領導身邊工作的很多人,包括服務員、醫生、秘書等,都是由汪東興來挑選審查的。
當時,有一名叫李志綏的醫生,在中南海門診部負責給中南海的幹部、工人看病。
李志綏是一名新黨員,曾經是國軍,後來在一次戰鬥中投誠。
他專業知識豐富,給人看病總能說出個所以然來,對病人也負責,所以名聲還不錯。
李志綏
有一次汪東興到他那裡看病,他看得很好。
汪東興見他是留過洋的,醫術確實高明,工作態度也很認真,因此對他十分欣賞。
於是,汪東興便把他介紹到了毛主席那裡,出任毛主席的保健大夫。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1994年,李志綏的《毛主席的私人醫生回憶錄》在海外出版了。
這本所謂的「回憶錄」,真實的回憶沒有多少,反倒是充斥著大量的造謠和汙衊,以極端的、顛倒黑白的態度,對毛主席進行惡意攻擊。
此書出版後,許多知情人士紛紛站出來回應,指責李志綏的隨意編造,謊話連篇。
比如李志綏在回憶錄里寫道:自己經常參與中央會議,甚至只有少數中央政治局委員參加的會議,他也可以參加。
他還大言不慚地說:他曾經參加毛主席召集的調查「八司馬」案件會議,還負責做會議記錄。
可實際上,毛主席的保健大夫並不只有李志綏一人。
在他之前,從沒有聽說哪位醫生,能參與關係到黨和國家核心機密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哪怕是毛主席最信任的一位醫生,從紅軍時期過來的衛生部長傅連璋,也沒有這個資格。
就連汪東興、葉子龍,最多是在開會時偶爾過來關照一下,也只能站在邊上看。
李志綏不僅編造事實,在細節上也頻頻造假。
比如,他是在1957年才出任毛主席的保健醫生,在書里他卻說是1955年。
他說自己當過中南海門診部的主任,可實際上門診部主任一直是鄭學文。
他還說自己在門診部當選過「特等模範」,而門診部從來就沒有評選過什麼模範。
他說自己負責教毛主席英文,然而負責教英文的另有其人。
包括毛主席去世前的搶救工作,是幾位著名的專家來負責的,可他卻恬不知恥地說自己是搶救組長。
保護毛主席遺體的工作,是由中央衛生部副部長黃樹則牽頭的,他卻在書中講自己是負責人。
至於一些其它的謊言,更是荒唐。
例如毛主席接見尼克森,他說是他將尼克森領進門的,可試問他一個醫生,怎麼能出現在這種場合?
他還說粉碎「四人小組」的絕密計劃,他提前三個月就知道,可那時此事根本不可能提上日程。
還有周總理與他談九大的人事安排、毛主席深夜找他談心等,這些他與領導人的「親密」關係,以及他看到、聽到的毛主席與其他領導人的關係,也都是他編造的。
事實上,了解毛主席的都知道,他從來不會和身邊的人在背後議論別人,更不要說是中央領導人。
對於醫生,毛主席也一直是「敬而遠之」的態度。
他不喜歡麻煩醫生,也不喜歡醫生總來打擾他,所以即使生病了也不是很喜歡吃藥。
李志綏雖然當過毛主席的保健醫生,但也只是毛主席外出時跟著,有事時才會叫他。
平時他住在中南海南船塢,並沒有同毛主席住在一起,根本沒有機會看到他書里所寫的那些。
而了解李志綏的人也知道,他的外號叫「狐狸」,的確是一個撒謊都不會臉紅的人。
他利用自己以前的地位和關係,來誤導不知情的人,故意對毛主席進行汙衊和誹謗。
以一些聳人聽聞的描述,向國外的反動勢力搖尾求榮,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和民族尊嚴。
在「關於《毛主席的私人醫生回憶錄》一書的公開信」里,有七十多人先後署名,仗義執言,揭露了李志綏和反動勢力的陰謀。
包括曾在中央任職的幹部、愛國華人、台灣作家,以及在海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知識分子,其中當然也有汪東興。
畢竟,李志綏是他親自挑中,又推薦到毛主席那裡工作的。
這幾乎成了他此生最後悔的事情。
參考資料
[1] 汪東興的幕後工作[J]. 陳立旭.同舟共進,2014(05)
[2] 走近鄉賢汪東興[J]. 陳家鸚.黨史縱覽,2012(08)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