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都是「省」出來的!這些「壞習慣」趁早改,別大意

2023-11-22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很多疾病都是「省」出來的!這些「壞習慣」趁早改,別大意

56歲的林叔覺得吃不完的飯菜倒掉太浪費了,所以一直有吃隔夜飯菜的習慣。這麼多年下來,也沒有發生啥事。

可就在上個月,林叔把前一晚餘下的飯菜加熱當早餐吃後,不僅噁心嘔吐,還出現了感染性休克、肝功能不全……在ICU里呆了5天,才終於轉危為安。

生活中,跟林叔一樣有吃隔夜飯菜習慣的人,應該很多很多吧,畢竟勤儉節約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些節儉行為背後的健康風險可不容小覷!

今天,家醫君總結了七個因為過度節儉導致疾病的行為習慣,希望大家重視起來。

01

水果蔬菜只挑便宜的

部分老一輩的人到菜市場買菜,習慣挑便宜的買。但這些便宜的瓜果蔬菜,很多都是不新鮮的,不但存在營養成分折損的問題,還可能有腐敗變質的風險。一些商家甚至會將部分腐爛的水果低價處理,這些水果有些看起來只是發霉爛了一小塊,但其實完好的部分有可能已經被黴菌感染了。

所以,在這裡提醒大家,為了身體健康著想,建議儘量選購新鮮的瓜果蔬菜,千萬不要為了省錢而購買低價腐爛的水果蔬菜。

02

買大桶食用油慢慢吃

不少家庭在買食用油時,都會想著只要在保質期內吃完就好,買大規格的便宜些,其實不然。早在2018年,天津衛視的一檔節目就曾做過相關測試發現,食用油一旦開封,3個月就是安全用油的臨界點,開封超過3個月的食用油就相當於人們身邊的一個危險因素。油脂氧化和酸敗後,常會有黃麴黴毒素污染的問題,這一毒素物質與肝癌的發生可能存在關聯。

因此,建議人們購買食用油儘量買小規格的,不要一次性囤太多。另外,儘量不要把油瓶擺在窗台等太陽能直射的位置,否則可能加速氧化進程。

03

炒菜不捨得開抽油煙機

一些人為了省電,會不舍開抽油煙機,或者在炒完菜就當即關掉。但是這些行為卻會帶來健康隱患。

烹飪的油煙含有醛、酮、酸等有害成分,長期接觸可對皮膚、呼吸道、消化道造成一定的損傷。而且長期吸入廚房油煙中的苯並芘、二硝基苯酚等致癌物質,還可提升肺癌的發生風險。

建議使用抽油煙機時,最好遵循「早開晚關」的原則,即在做飯產生油煙之前就把機子打開,炒完菜後讓抽油煙機運行3~5分鐘再關閉

04

看電子螢幕不開燈

晚上不開燈看ipad、刷手機,是不少年輕人的習慣,有人是為了省點電費,有人是覺得昏暗的環境更有助入睡。然而,光亮的螢幕跟昏暗的環境,二者反差大,可增加雙眼的疲勞程度,長期可能引起視力下降。

所以為了保護雙眼,晚上看各類電子螢幕都建議保持一定的環境亮度,如開一盞瓦數較低,光線較柔和的燈。

05

沒穿破的鞋子不肯換

出於節儉的考慮,也覺得穿久的鞋更適配雙腳,不少人都會等到一雙鞋穿壞了才買新的。這也是很不好的習慣。

首先,經常只穿一雙鞋,鞋子無法充分「休息、透氣」,更容易潮濕滋生病菌,增加患上腳癬等皮膚病的機率。另外,鞋子穿著時間過長,可能由於變形無法為雙腳提供足夠的支撐,長此以往可讓足弓結構發生改變,引起頸腰背痛,影響到全身骨骼健康。

06

長時間用同一條毛巾

一些人的毛巾只要不破都不會更換,這可能也會成為致病菌的「藏身之所」。

中國家紡協會曾對400多人的毛巾進行取樣檢測,結果顯示:多數樣本毛巾都含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大腸桿菌等菌落,且它們的數量會隨著毛巾使用時長增加而呈幾何數遞增。用這樣的毛巾洗澡洗臉,不僅起不到清潔效果,反而會增加皮膚感染、結膜炎等風險。

07

想著省事從不體檢

抱著省事的心理,不少人都不願意定期開展體檢,這也導致不少癌症患者拖到中晚期症狀出現才前往醫院,此時查出病症往往為時已晚,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健康人群應每年定期體檢一次,有高危因素或癌症重疾家族史的人群還應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篩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各種疾病的發生也同樣如此

想要健康強健的體魄

不妨從遠離上述行為習慣開始~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從胃痛到查出胃癌僅2周!醫生:這5類人最危險

女人壽命長不長,看「腳」就知曉?腳上有6個特徵,壽命短不了

腸道里長了息肉,上廁所時會有3個提示,別等到中晚期了才發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c858a2228388b687a9ec806099bc3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