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核子要搞預製菜你敢吃嗎?謹防日本通過預製菜向中國推送核污染食品

2023-10-28     祖國網

原標題:張核子要搞預製菜你敢吃嗎?謹防日本通過預製菜向中國推送核污染食品

(文/本刊編輯部綜合報道) 中新網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4日上午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局長李劍濤在會上表示,公安機關偵破網紅食品非法添加、濫用「瘦肉精」、制售假牛羊肉等刑事案件53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300餘名。

就在公安機關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取得重大戰果,全國上下拍手稱快之際。而據網媒報道,當前又一食品安全熱點、監管難點——預製菜進入學校一事引發廣泛反響,業界、專家說法不一。9月22日,教育部官網發文就「預製菜進校園」話題進行回應,文章指出,鑒於當前預製菜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認證體系、追溯體系等有效監管機制,對「預製菜進校園」應持十分審慎態度,不宜推廣進校園。

由此,「預製菜進校園」似乎按下了暫停鍵。但另一方面,預製菜市場因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及遠未成型的競爭格局,依舊吸引無數資本趨之若鶩,其中就包括「核酸大王」張核子。

據《冷凍食品觀察》:曾因核酸檢測走上風口浪尖的核酸大王「張核子」重新走進大眾視野中。該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因為這一次,張核子將目標瞄準近日來熱度不斷升高的預製菜行業。

此人和他的公司去年因核酸檢測造假被推到風口浪尖,廣大網友普遍期待對張核子的造假行為進行嚴懲,這個大肆開展醫療檢測數據造假的人員,竟然卻被曝出進入關乎百姓生命安全健康的食品行業,人們吃他及他的公司弄出來的東西,能放心嗎?很多人聽到這樣的消息都感覺頭皮發麻。建議公安、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對這種有違法違規造假前科的人員予以嚴密監管、重點檢查,規避重大食品安全風險。

據騰訊網援引金融投資報報道:張核子何許人也?僅2022年一年就註冊了16家核酸公司。根據彼時數據,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核子基因」)曾為7億人次做過核酸檢測。在構建了龐大的基因檢測版圖後,卻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近期,昔日「核酸大王」張核子動作頻頻,進入預製菜行業的意圖顯得格外迫切。

企查查顯示,今年5月,武漢核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核子農業」)成立,由核子基因100%控股,該公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一家以從事研究和試驗發展為主的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核子農業已申請名為「九穀益聖」的文字及圖形商標,國際分類均為30類方便食品。商標服務項目包括:方便米飯、米、米粉、穀類製品、主要由米製成的凍干食品、以米或穀物為主的零食小吃、食物製作用生米糊以及食用芳香劑。

與此同時,預製菜也因其安全、衛生、營養、健康等問題飽受爭議,預製菜等同於「合成料理包」的說法甚囂塵上。預製菜生產食用跨度時間長,營養流失、口感下降等問題突出。比如高鐵盒飯保質期90天,營養口感肯定比不過新鮮食材,這便是預製菜的硬傷所在。

有網友發現,一些預製菜企業的背後有日本資本的參與或控股,引起了人們的懷疑和警惕。他們認為,預製菜可能是日本人的一種文化滲透或經濟侵占,對中國的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構成了威脅。他們要求對預製菜企業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監管,防止日本人利用預製菜來達到不良的目的。

據網易號消息,最近,一份調查報告揭示了多個日本高管涉足中國預製菜行業的事實。據報道,這些高管以不同形式投資國內企業,旨在改變預製菜的生產和銷售模式。他們試圖引入日本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以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然而,這種干預引發了人們對於本地產業被日資主導的擔憂。

除了高管的介入外,大量的日本資本也湧入了中國的預製菜市場。這些資金注入加快了市場的壟斷過程,導致本地企業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許多本地品牌開始被日本品牌逐漸取代,造成了市場份額的傾斜。這引發了人們的擔憂,認為這種趨勢可能嚴重侵蝕本地食品文化和經濟。

面對日本高管和日資的干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呼籲抵制日本對本地預製菜市場的侵入。他們認為,保護本土產業和食品文化是至關重要的,應該採取措施限制日本資本的流入。一些專家也建議本地企業加強研發和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以抵擋日本品牌的衝擊。

編輯後記:不管是以數據造假而臭名昭著的「核酸大王」張核子進軍食品界,還是日本人可能染指、壟斷我國預製菜市場,對於廣大中國人來說都是壞消息。前者能夠在疫情期間連進行醫療核酸檢測都能造價,還有什麼不能造價?後者日本的邪惡眾所周知,預製菜天生就有許多安全衛生方面的短板,「中國人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上」。要是把吃的東西交給日本或與日本有染的企業來做,當然讓人頭皮發涼。如果將有毒有害的殭屍肉、瘦肉精肉和過期食品等大量植入預製菜領域,那將嚴重危害消費者健康安全。更何況,最近日本排放核廢液,日本甚至要將被核污染的海產品推向學校,很多應當就是通過所謂的預製菜的途徑。如果日本通過與中國「合作搞預製菜」的形式將核污染食品推向中國,則會對中國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產生極大的危害。而與日本合資合作的國內企業,也一定在這方面有「近水樓台的優勢」,因此當然也存在嚴重的核食安全隱患。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廢液後,中國的預製菜很快就成了熱詞,這其中是否存在什麼關聯與陰謀,如日本陰謀通過預製菜合作項目讓該國核污染食品繞道進入中國,或繞道第三國(地區)入境中國,對此我們不得不防。有關部門應考慮對這一可疑情況展開稽查,並對與日本方面合作的預製菜項目進一步展開重點監管,廣大消費者也應當避免選擇這樣的商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c1e4fc823e94de99c9635c5be7464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