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打壓刀郎?回顧19年前的媒體報道,才知道傳言有多荒謬

2023-09-07     八卦先生

原標題:汪峰打壓刀郎?回顧19年前的媒體報道,才知道傳言有多荒謬

一個多月前,刀郎的新歌《羅剎海市》一經推出,那諷刺味十足的歌詞,經網友牽強附會的解讀後,那英、楊坤和汪峰就被捲入了一場輿論風暴,因為多年來一直有三人打壓刀郎的傳言。

深陷輿論風暴,三人的事業都受到不小的影響。就拿汪峰來說,最近他深受困擾,網絡上不時傳出「汪峰演唱會觀眾齊喊刀郎」、「汪峰演唱會上座率慘澹」的假消息,他的演出工作大受影響。

在《羅剎海市》引發的這場網絡狂歡里,輿論一邊倒,汪峰被口誅筆伐,但有多少人真的去探究過汪峰當年的「所作所為」呢?如今狂歡過後,我們不妨理性地去探個究竟。

2004年刀郎爆紅,很多音樂人都曾批判過他的音樂,汪峰也不例外。如今再回過頭去看一些19年前的報道,顯然「刀郎走紅是樂壇的悲哀」這句並非汪峰的原話,是經過媒體添油加醋的。汪峰主要是從音樂的角度去發表自己的見解。

至於說汪峰打壓刀郎,那更是無稽之談。當時刀郎已經有了成百上千萬的歌迷,而汪峰只是小有名氣的歌手,他拿什麼打壓刀郎呢?

如今再回過頭來看,刀郎《2002年的第一場雪》等歌曲,確實頗有口水歌的特點,而當年像《老鼠愛大米》《香水有毒》這樣紅遍大街小巷的歌曲,都沒少受到業內的批判,所以大家的點評並非針對刀郎。

是否紅火從來就不是評判一個作品好壞的標準。十九年後,汪峰再次點評刀郎的新專輯《山歌寥哉》,通過客觀專業的分析,打出了93的高分。

沒想到汪峰的點評,再次成為了部分網友攻擊他的理由,認為他給刀郎作品打分是一種傲慢,但這不是再正常不過的專業交流嗎?在此之前,汪峰就曾從專業角度點評過《烏梅子醬》《愛如火》等網絡熱歌。

仔細想想,汪峰的細緻鑑賞、專業分析才是對刀郎新作最好的尊重,他用坦然冷靜的態度去面對網絡非議,呼籲大家把注意力放在刀郎的音樂本身,而不是讓網絡狂歡喧賓奪主。

事實上,網絡狂歡不僅模糊了焦點,也模糊了真相。

「汪峰演唱會上座率慘澹」這話題就是最好的例子,仔細看那些視頻,都是靠一段沒頭沒尾的畫面帶節奏,有些是觀眾還沒入場時拍的,有些是只拍一個角落,有些是移花接木過來的,真正的現場,其實人山人海。

此外,最近《好聲音》處在風口浪尖,曾經當過多屆導師的汪峰也「殃及池魚」,沒少被罵。但其實早在2015年,汪峰就曾在錄製現場質疑過賽制不公,為學員鳴不平。

顯然,這些年來汪峰屢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不是因為他有多不堪,而是為了流量罔顧事實的渣媒在背後推波助瀾,真相就這樣被輿論掩蓋了。

再回顧一下汪峰這二十多年來在娛樂圈的表現,可以說他始終無愧於音樂人這個身份。

作為一個創作型歌手,他在事業起步階段就幾乎包攬了「鮑家街43號」樂隊的詞曲創作。這些歌曲,如今聽起來依然不過時,搖滾味十足。

跟其他搖滾歌手不一樣,汪峰不被那麼多條條框框束縛住,他創作出了《春天裡》《存在》《怒放的生命》《飛得更高》《燦爛的你》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做到了流行和搖滾內核的完美結合,讓搖滾不再束之高閣。

才華橫溢的汪峰終於闖出了名堂,成了華語樂壇一顆閃耀的明星,但他並沒有沉迷在鮮花和掌聲里,而是繼續洞察人間百態,感受各類人群的苦難,繼續創作出多首讓人感同身受的歌曲。

一首《河流》,雖然沒有撕心裂肺的吶喊,但正如無數身在異鄉默默打拚的人一樣,風平浪靜的外表下,是暗潮洶湧的情感。

《也許我可以無視死亡》教人直面失落與絕望,也教人互相關懷,因為擁抱能治癒心靈的創傷。

功成名就之後,汪峰還能不忘初心,繼續用優質的音樂作品去訴說一代人的心聲,不為外界的噪聲所干擾,實屬不易。

喧囂過後,雲開見月,我們發現汪峰並非很多媒體所說的那麼不堪,他沒有打壓過誰,他只是一位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靠作品說話的音樂人。19年來,輿論界怎麼也「黑」不倒汪峰,正是因為他的實力和作品經得起考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b38a28bf609ee4f0ef2789013bc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