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險江湖又來鲶魚 「大塊頭」能否把保費打下來

2024-08-07     昆明信息港

「從前段時間開始,政策對購買新能源汽車每輛補貼2萬元,我動心了。但同事勸我說新能源車險貴,我就放棄了。」北京一位正在考慮「以舊換新」的油車車主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記者調研了解到,不少新能源汽車的「潛在買家」們,正是出於類似顧慮,打消了換車的念頭。「省下的油錢都用來交保險了」成為部分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共同感慨。

承保新能源汽車的險企也有苦惱,最大的莫過於綜合成本率過高導致難以盈利。「車主喊貴、險企喊虧」困局何解?專家建議,定價模型改革是當下新能源車險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監管部門、險企、車企需形成合力,並推動業內數據共享,實現更精準化、「千車千險」定價。

近日,特斯拉保險經紀(中國)有限公司成立,同時多家車企也緊鑼密鼓推進保險業務。業內人士預期,帶有技術和數據優勢的新主體蓄勢待發,將如鲶魚一樣攪動新能源車險江湖,加快市場生態變革的進程。

車企謀求賣保險

註銷4個月的主體,近日又殺回來了。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日,特斯拉保險經紀(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朱曉彤,註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範圍為保險經紀業務。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特斯拉保險服務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業內人士表示,該公司保險經紀業務須金融監管總局相關部門批覆後才能展業。

早在2020年8月,特斯拉就註冊過保險經紀公司。不過,由於保險經紀業務牌照遲遲未獲監管部門批覆,今年3月該公司發布簡易註銷公告,企業狀態由存續變為註銷。

特斯拉這次重新註冊成立保險經紀公司,也有一些細微之變,比如公司類型從港澳台法人獨資變為外國法人獨資,註冊地址由上海變為北京。

雖然保險經紀公司不能開發產品,但可以根據消費者需求和特定業務場景,聯手保險公司定製專屬保險產品。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稱,特斯拉在中國成立保險經紀公司之後,可以利用其在汽車技術和數據安全方面的優勢,聯合保險公司推出新能源車險產品,為車主提供個性化保險服務。

有了技術和數據的加持,車企的保險之路水到渠成。近年來,比亞迪、蔚來、理想、吉利控股、廣汽集團等車企通過成立、合作或收購等方式進入保險行業,攪動著新能源車險市場江湖。

「當汽車廠商發展到一定規模,打通上下游是他們的必然想法。賣車順便賣保險,一舉兩得,控制成本還能優化服務,提升市場競爭力。」業內人士分析,車企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流量優勢,消費者對車企品牌的信任可以轉移到其保險產品上,服務生態也構成了閉環,車企可以為用戶提供從購車到保險、維修的一站式服務。更重要的是,車企掌握大量車輛和駕駛數據,可以更準確地進行風險評估和定價。

「千車千險」可否實現

目前,雖然業內出台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在車險市場作出了結構性改革,但目前新能源汽車與燃油汽車之間的保單條款並無實質差異,新能源車險在定價機制創新上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特斯拉此次在保險領域的新動作受到市場關注的原因之一,是特斯拉已有基於數據推出創新性保險的實踐先例。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要推出更便宜、更好,甚至是「革命性」的車險服務。

目前,在美國市場,特斯拉自營的UBI(Usage Based Insurance,基於使用量定價的保險)車險已在美國多個州運營。這一保險基於駕駛安全程度量化系統定價,與車主的駕駛數據綁定性較強,會根據用戶的駕駛行為評分和測算保費,影響因素有碰撞警告、緊急剎車、激烈轉向、不安全跟車、超速、深夜駕駛、強制自動駕駛脫離、未扣安全帶駕駛等。簡而言之,駕駛行為越好,安全分越高,保費越低。馬斯克曾公開表示,在安全評分系統中超過平均分的車主能節省20%-40%的保費。

有業內人士認為,經紀業務或只是特斯拉在華車險布局的開端,未來不排除爭取含金量更高的財險牌照,以發揮其在UBI車險領域積累的經驗和優勢。

「數據可以讓定價更精準。」資深業內人士表示,「這種保險產品,傳統保險公司是很難做出來的,車輛日常使用情況數據的缺失是第一道障礙,新能源車企手握大量用戶駕駛行為數據,可以有針對性開發出個性化車險產品,監管只要鼓勵,產品就能面世,技術已經沒有阻力。」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大家對特斯拉UBI車險市場反饋和效果評價褒貶不一,但特斯拉為整個行業轉型提供了可行路徑參考。基於大數據,車企可通過車輛本身所搭載的各類傳感器與安全評分系統直接收集駕駛行為和行駛里程數據,在投保人畫像和制定保費時更精準地進行風控和定價,在產品端可提供更加個性化的保險服務,甚至能夠實現「千車千險」。

生態改變需多方合力

「車險貴對應到險企端,就是綜合成本率高,綜合成本率由綜合賠付率和綜合費用率構成,體現費用率的主要是佣金,現在新能源車險幾乎沒有佣金了,其實保費價格高就是賠付率高。賠付率高,一方面是出險率高,另一方面是賠付金額高。」車險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保費貴與自身設計、車主駕駛習慣、營運車輛占比較高等因素有關,出險率高於燃油車,同時維修成本比較高,且維修體系處於較封閉狀態,售後配件價格普遍較高,反映到車險中就是較高的賠付成本。在這種背景下,數據缺失導致的定價不精準也是用戶端保費高的直接原因。

「每個人的用車環境、駕駛習慣都不相同,保險公司不掌握這些數據,也就不可能精準測算出每個人對應的出險機率。我們現在購買的車險算是『估算』出來的平均水平,會有『失真』情況發生。」一位市場人士說。

業內人士認為,破解新能源汽車保費貴問題,還需要創新定價機制,優化保險費率。新能源汽車能夠獲得海量駕駛行為數據,這些正是險企精準定價的重要因素。專家認為,應打通行業數字壁壘,推動數據共享,以便險企更全面評估風險,推出多元化定價策略,例如按天、按里程計費,推出針對網約車等特殊場景產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龍認為,需從新能源汽車技術源頭降低風險,還需不斷創新以破解難題。「放開車險的條款設計、定價等運營模式創新,在風險可隔離的情況下,進一步探索車險市場化改革。」郭金龍建議,推行按里程、安全駕駛行為等因素增減保費,貫通服務鏈來對衝車企和主機廠「封閉生態」的挑戰,運用承保車輛的出行大數據、智能駕駛方面的信息,設計出風險與定價、理賠更匹配的創新性車險產品。

車車科技創始人、CEO張磊認為,建立車險數據創新中心至關重要。通過整合金融數據、車企數據、車聯網數據、行業數據、保險數據和自動駕駛數據,打造車險行業的全量數據平台。豐富的數據來源、實時的數據更新,加上多模態的精算模型一定會改變傳統車險粗放式發展模式,實現保險產品的多元化創新,推動形成「一車一價」的數字經濟新業態。

「保費打下來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監管部門、保險公司、車企一道,協同發力。基於數據的車險產品創新,對於車險行業來說是顛覆性的,需要漸進式推進、分步驟進行。」車險行業資深人士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b266d891464c1bce5f22ffb17acb8ce.html



















今晚調油價!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