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個嫌疑人》首映,給了番茄君驚喜。
作為上海電影節的展映電影,番茄君觀看到了這部影片,雖然目前沒有定檔信息,但我相信這部電影,很快就能跟大家見面。
此片在2019年8月就完成殺青,在此次上影節,番茄君看完該片首映後,被影片驚艷到了。
在不劇透的前提下,今天,番茄君就和大家聊一聊這部影片,看看它吸引人的地方,究竟在哪裡。
《第八個嫌疑人》是一部罪案懸疑電影,講述一個悍匪的故事。
大鵬飾演的陳信文,本是個建築公司的老總,他承接了官方的歸龍大橋項目,日子過得意氣風發。
但表面的光鮮背後,卻是無法填補的漏洞。
陳信文的公司早就入不敷出,已拿不出什麼錢再來建這座大橋了,但好面子的陳信文依舊硬撐著,希望能迎來轉機。
被問及大橋項目何時完工時,陳信文以地質問題為推脫,實際上,是他的資金鍊,早已徹底斷裂。
陳信文有個堂弟,名叫陳欣年(孫陽 飾)。在前往儲蓄所取錢的路上,陳欣年遇到了幾名打劫儲蓄所的劫匪。
當陳欣年提及這些劫匪眼熟的時候,聰明的陳信文從蛛絲馬跡中發現了他們的來路。
於是,他用計將劫匪騙到飯店包間,當眾挑明了他們的身份,並給他們兩條路:要麼被抓,要麼跟著自己干票大的。
為了不暴露,劫匪自然更願意跟著陳信文干。在聯繫了儲蓄所的三個內應後,一行6人盯上了一家有錢的儲蓄所,準備實施搶劫。
搶劫中,他們不僅殺害了三個押送人員,還直接導致了警察何藍(張頌文 飾)的死亡。
看著兄弟死在自己面前,警察王守月(林家棟 飾)心如刀絞,他發誓要抓住這伙劫匪,為兄弟報仇。
但搶劫案之後,陳信文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被找到。
二十一年後,正當王守月以為這件案子就要這樣結束的時候,他在一則火災報道的新聞中,發現了一個一晃而過、熟悉的身影。
王守月找到事發地,見到了這個人,雖然他很像那個曾經的嫌疑人,但卻成了早已娶妻生子的「莫志強」。
那麼,莫志強到底是不是陳信文,王守月和他之間,又會有怎樣的故事?
番茄君不劇透,留一些懸念,等影片上映了,大家自己去揭曉。
《第八個嫌疑人》的導演,是香港新銳導演李子俊,而該片的監製,則是《智齒》的導演鄭保瑞。
李子俊和鄭保瑞的組合,可謂強強聯合,這也讓《第八個嫌疑人》透出一股濃烈的港式警匪犯罪電影的冷峻氣質。
大尺度的搶劫戲份,吊人胃口的貓鼠遊戲,驚悚至極的時空追兇,也再一次讓番茄君感受到了,老式港片獨有的魅力。
《第八個嫌疑人》最讓番茄君印象深刻的,是片中三位男演員的演技。
第一位,自然是絕對的一番男主大鵬。
為了拍攝這部影片,大鵬做出了顛覆性的改變,他不僅在銀幕上第一次扮演窮凶極惡的歹徒和悍匪,為了橫跨二十年的年齡變化,他先是增肥了20斤,然後再在一個月內迅速減掉30斤,表現出了一個專業演員極高的職業素養。
片中,大鵬飾演的陳信文(莫志強)喜怒無常,性情暴戾,跟他以前的「喜劇人」形象反差很大。
我們都知道,大鵬最早是因飾演喜劇而出名的。
生在東北的他,有著與生俱來的喜劇巧思和天賦,這也讓他在網劇界名聲斐然。
2015年,大鵬第一次以電影導演和演員的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他的《煎餅俠》自上映後反響強烈,不僅幫他奪得了第12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新人導演和男演員的殊榮,還幫他真正踏入了電影圈,成為「演而優則導」的演員榜樣。
他曾飾演過的王公道角色,是大鵬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嚴肅人物。
因為跨度有十年時間,角色的身份變化,也從年輕審判員到法院院長,所以無論是動作表情還是裝扮,大鵬都花費了很大精力去揣摩,詮釋這個人物的變化,甚至一個眼神,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這個角色讓大鵬的演技第一次獲得認可,隨後,他在電影表演的道路上,越走越穩,也越走越快。
之後的《縫紉機樂隊》,大鵬再次自導自演,創造了2.5億的票房成績。
而在《受益人》中,大鵬則演了一個底層的單親爸爸,為了演好角色,他帶妝在街頭乞討,甚至沒有一個人能認出來。
如果說這之前,大鵬的角色基本都是底色善良的,那今年的《無名》之後,大鵬則正式走上了「多面」的戲骨之路。
在《無名》中,大鵬一改往日風格,塑造了一位日偽高層,其性情虛偽,性格特點均在舉手投足間表現出來,雖然戲份不多,卻讓觀眾大受震撼。
在《第八個嫌疑人》中,大鵬則完全發揮出了自己「戲拋臉」的特質,開始挑戰窮凶極惡、人性更為複雜的角色。
片中大鵬的演技,只能用「炸裂」二字形容,在與張頌文、林家棟兩位老戲骨的對戲中,絲毫不落下風。
從剛開始意氣風發的少年,到之後窮途末路衣衫襤褸的亡命徒,大鵬對人物這二十年間的變化,也做出了最為精準的詮釋,讓人打眼一看,就能入戲。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大鵬在片中的表演節奏和張力控制得恰如其分,情緒感染力很強,有兩段,讓番茄君印象深刻。
第一段,是他在飯店包間和幾個劫匪談話。
上一秒,他還十分鎮靜地跟劫匪分析當前的形勢,以及他們面臨的最優選擇,下一秒他就突然暴起,用最為凶神惡煞的嘴臉,說出一番劫匪打亂自己一千萬計劃的威脅之語。
前後的轉變十分突然,從鎮靜沉穩到暴怒無常,大鵬的表演過渡自然,爆發力十足,別說片中的劫匪了,就連銀幕前的番茄君,也被大鵬嚇得心裡發怵。
第二段,是他逃亡在外給父親打電話的時候。
那年,他結婚了,偷偷給父親打了個電話,那邊的父親問是誰,他沒說話,但父親還是感覺了出來。
父親苦口婆心,在電話中表示,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做任何事都能做成,奈何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
聽著這些話,大鵬百感交集,他哭著跪下,對著手機隔空給父親磕頭,嘴裡發出想哭卻不能哭的嗚咽聲,此刻的大鵬,將一個匪徒對父親的愧疚和遺憾演得活靈活現,那種情緒張力和感染力十足充沛,不禁讓銀幕前的我們深深共情,甚至能想起我們對父母的虧欠。
《第八個嫌疑人》中,大鵬的表演生動,細膩,演技頂級,他是最吸引番茄君的演員之一,也是他,讓這部犯罪片增色不少。
當然,除了大鵬,電影里還有兩個不得不說的演員,一個是林家棟,一個是張頌文。
在《智齒》中,林家棟就曾飾演過警察角色,被稱為「香港最窮影帝」的他,在《寒戰》《追龍》《反貪風暴》中都曾有精彩的表演。
林家棟曾是杜琪峰的御用演員,杜琪峰的大多數電影中,都有他的身影,他表演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以細膩入微著稱,他可以靈活塑造角色,無論在怎樣的電影中,都能隨意轉換,也是個典型的「劇拋臉」。
《第八個嫌疑人》中,他飾演的王守月就是如此。
最讓番茄君印象深刻的片段,是他得知何藍的死訊後,抽著的香煙都在發抖,那一絲抖動之間,他與何藍的關係,以及他此刻複雜的心境,一股腦全呈現了出來,讓人感同身受。
張頌文就不用說了,其實《狂飆》之前,張頌文的演技就已經被大家認可,只不過《狂飆》中,他將人物的轉變過程塑造地生動細緻,該劇的出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張頌文的演技。
這個時候,再看《第八個嫌疑人》中他的表演,依舊是那樣輕鬆自如,沉穩老練。
他飾演的何藍,在追捕中不幸中槍的那個鏡頭,是全片最好的表演片段之一。
因為中槍,他顯得無力,但作為警察的職責,又讓他想追上去,最後只能靠著牆癱坐在地上,看著搶劫犯離去,拿著打火機的他似乎想點燃一支煙,但已經沒力的他默默把槍收起來放好在腰間,之後垂著頭離開了人間。
整段表演一氣呵成,尤其他默默收槍的細節,是害怕自己死去後,槍被別人拿走,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保持著一個警察的警戒狀態和職業操守。
這段表演,讓番茄君很是佩服。
整個《第八個嫌疑人》中,沒想到大鵬、林家棟和張頌文三人的表演,能配合地這麼天衣無縫,而三人無論是對戲,還是他們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都令人嘆服。
三個男人一台戲,這部影片,是屬於演技派的勝利。
雖然目前大家還看不到,但等到電影上映,他們的表演和配合,一定會驚艷到所有人。
《第八個嫌疑人》最讓人震撼的,還是片中,對人性的極致描述。
大鵬飾演的陳信文,就是片中的典型人物。
陳信文開始,其實是個老實本分的人,但因為年輕時被堂弟教唆搶劫了一輛計程車後,他就開始利慾薰心,那種不勞而獲的感覺,深深吸引著他,也讓他漸漸走進了犯罪的深淵,無法自拔。
其實陳信文有很多次,都可以擺脫自己的命運的束縛。
大橋因為資金鍊斷裂無法修建的時候,他大可以說出來,或許可以用其他形式彌補虧空,浪子回頭。
但他卻選擇了搶劫銀行這一條不歸路,還將自己的堂弟拉下水,害了不少無辜的生命。
為了回國,當他拿起石頭砸死那個曾經幫助自己的「強哥」時,陳信文已經徹底墮入罪惡的深淵。
其實陳信文的故事,跟《狂飆》中高啟強的故事很像。
兩人剛開始都是善良的人,但在命運的陰差陽錯下,在貪慾的驅使和名利的吸引下,漸漸走上歪路。
他們人性中都還保留著善良的成分,只可惜,這種善良,只不過是罪惡下僅有的一絲溫存。
雖然陳信文在給老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他的孝心,但歸根結底,這樣的孝心和道德,改變不了他違法犯罪的事實,只能是他還沒有完全泯滅人性的一絲註解。
片中有一個細節,能很好反映出陳信文的內心世界。
他沒現金付飯錢,讓堂弟去取,為了老闆看得起自己,資金鍊斷裂的他不僅沒欠飯錢,反而拿了一疊錢給了老闆,以顯示自己有錢、有面。
虛榮只是陳信文性格里的一個負面因素而已,但正是很多負面的疊加,讓陳信文最終走上不歸路。
人性,向來不是非黑即白的。
《第八個嫌疑人》不僅是陳信文的墮落史,更是人性的寫真畫。
直到最後結局的那一刻,陳信文不知道有沒有真心反思過,懺悔過自己的罪惡,但那時候,一切都晚了。
作為三個黃金戲骨的「組合出道」之作,《第八個嫌疑人》在故事和內核層面,都做到了最好。
它不僅僅展現犯罪、悍匪和那個人心浮躁的年代,更通過一個犯罪分子的逃亡生涯,和一個警察的追兇故事,深扒人性幽微,講出了電影之外的餘音,這是它之所以充滿後勁兒的原因。
當然,作為觀眾,番茄君還是希望《第八個嫌疑人》能儘快上映。
這樣的好電影,不該被埋沒。
期待今年能在院線看到這部電影,屆時番茄君一定二刷,絕不錯過!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