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美立大功?清華女教授「棄國赴美」,一舉攻克世界難題

2022-08-25     環球情報員

原標題:為美立大功?清華女教授「棄國赴美」,一舉攻克世界難題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人才,我國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國際地位,除了先輩們的艱苦奮鬥外,也同樣離不開錢學森、程開甲等棟樑之才的無私奉獻。可近年來,在我國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卻有越來越多的高知識人才選擇離開,遠赴他國效力。

顏寧,「清華最美教授」,30歲便成為清華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深受眾多學子的喜愛。而在學術上,顏寧也為我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有人評價:「顏寧以一己之力,將中國分子生物學向前推進了20年」。

可就是這樣一個無數光環加身的人才,卻在幾年前選擇「棄國赴美」,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講授,並且還為美國攻克了50年未曾解決的學術難題,一舉成為了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為何本應該領導中國分子生物學發展的清華教授,卻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選擇前往他國?當年,在顏寧向清華大學提出離職,準備前往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消息傳出後,短時間內便在國內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眾人紛紛對此事進行猜測,而有人發現,顏寧提離職的時間恰巧與她落選中科院院士的時間一致,而且這已經是她第三次落選。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顏寧之所以出走,與連續落選的事情脫不開關係。

一時之間,各種關於顏寧的負面評價層出不窮,大家覺得她為了自己的一點點利益而選擇出走,實在是辜負了國家的期望。不過顏寧自己卻表示,不論是現在還是當時,選擇離職都和落選的事情沒有關係。

而且前往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一直都在顏寧的計劃當中。不僅如此,顏寧還表示前往國外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表現,因為好的環境能讓自己更好的專心做研究。正如顏寧自己所說的一樣,前往美國後的她在學術上接連突破、成績斐然。

顏寧在美期間連續發表多篇學術研究,而她的《低pH依賴的溶酶體膽固醇外向運輸的結構基礎》,更是攻克了困惱學術界50年之久的世界性難題,因此顏寧才成功當選為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事實上,近年來除去大量科技人才的外流,眾多富豪攜帶大量資金移民國外的問題,也對國內發展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例如我們熟知的某撈創始人張勇夫婦,為了逃避稅收而選擇移居新加坡。

國內的地產大佬潘某屹,雖然自己沒有跑路,但卻將妻子和兩個兒子全部送往了美國,並且將自己的大量資產轉移到妻子名下。甚至為了接觸當時還處於試驗階段的哈佛「Wright」類抑衰物,不惜向哈佛、耶魯等名校豪捐5億,只為能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在國內「撈金」。

而且潘某屹在捐款後,還美名其曰是捐給在這兩所學校留學的中國學生,後真實原因被人扒出,慘遭打臉。更解恨的是,潘花費了幾億才接觸到「Wright」類物,在幾年後便被資本入局落地成果化,如今在國內京-東、天-M等平台尋常可見。

根據將該物質引入的李嘉誠表示自己在嘗試後,感覺又回到了後生仔的狀態。因此,「Wright」類物也成功幫李氏打開了國內健康領域的大門。而「裝模作樣」的潘某卻落得一個人財兩空的下場。

但和潘某這種只圖眼前利益,就選擇出走的商人不同,清華教授顏寧其實在一開始,也曾不顧阻攔堅持回到國內。2005年,顏寧以優異成績從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彼時的她面臨兩個選擇,留在國外進行深造還是回到國內。

當時的顏寧,不顧普林斯頓大學的挽留,毅然決然的回到清華,擔任起了教學工作。在顏寧任教清華的十年當中,她先後為國內培養出七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博士後學生,更是在09年和12年兩次入選《科學》評選,為國內生物學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才被人評價以一己之力,將中國分子生物學向前推進了20年」。

由此可見,顏寧並不像外人所說的那般,是為了一點點的利益才選擇「棄國赴美」。或許真的是如她自己所言,是為了追求更純粹的科研環境,為了完成自己在學術上的進一步發展。

其實,這背後更應該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國內的教育環境為何留不住人才?想顏寧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比她更過分的也不在少數。我們應該給予國內學者更平等公開的學術環境,也應該提高知識人才的待遇。當然,現在國內在這方面也做得越來越好,而且我相信,未來只會做得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ac1fb7dd444650e75d2e5a8d8e923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