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趙彥端(4)

2023-06-05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趙彥端(4)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趙彥端(4)

滿江紅·汪秘監席上作

[宋]趙彥端

賜被薰爐,曾同見、官槐重綠。時歸看、綺疏疊嶂,楚腰翻曲。君過蓬山輕歲月,我懷廬阜分符竹。道別離、待得再歸來,人應俗。〇春欲動,醅初熟。追一笑,森三玉。且相對青眼,共裁紅燭。小語人家閒意態,淺寒都下新裝束。念平生、和雨醉東風,從今足。

趙彥端,《宋史》無傳,清·陸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補。《全宋詞》小傳較簡略,且間有訛誤,茲予訂補。

彥端,號介庵居士。祖籍開封府浚儀縣。寓居洪州南昌縣。非「鄱陽人」。高宗紹興十年至十三年六月,左修職郎、臨安府錢塘縣主簿。十二年四月,降一官,當為左迪功郎。十四年至十五年,建州觀察推官。約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四月,秀州軍事判官。階官改左宣教郎。約二十六年三月至二十九年三月,知饒州餘干縣。

趙彥端《介庵詞》《瑞鶴仙》自序曰:餞交代沈公雅,台山寺作,繼作《朝中措》。

詞曰:攬垂楊細折。有別情遺愛,與君都說。文茵帶雕軛。是行春來處,去年阡陌。柔桑半葉。轉光風、輕揚秀麥。正人家共約。耕相借牛,社相留客。〇清絕。溪山猶記,脫帽吟風,倚樓招月。東君何事,將春至,放春歇?道從今江上,一花一柳,皆想油幢瑞節。縱離愁、痩減腰圍,帯金正曄。

又《朝中措》二首其一曰:山礬風味更梨花,清白競春華。試問西園清夜,何如山崦人家?〇楚東千嶂,吳江一棹,雲路非賒。惟有相思兩地,可憐淡月朝霞。

其二曰:燒燈已過禁煙前,春信遞相傳。柳暗乍迷津路,花暄欲照江天。〇天涯賓主,相逢老矣,一笑歡然。晩歲許同廬社,西風不買吳船。

按,此三詞是趙彥端初到餘干,餞別前任知縣沈度(字公雅)之作。《江西通志》卷六三《名宦》七《饒州府·餘干令·宋》曰:沈度,紹興間餘干令。政有三善:田無廢土,市無閒居,獄無宿系。民謳歌之。(林《志》。按,謂明·林廷㭿《嘉靖江西省志》)

「台山寺」,在餘干縣。元·釋圓至《牧潛集》卷三《碑記》有《餘干縣台山寺砌地記》。

趙彥端詞有「東君何事,將春至,放春歇」「燒燈已過禁煙前」等語,可知其到餘干,與沈度為交代,在三月寒食前。

又《介庵詞》《阮郎歸·餘干留別人家》曰:三年何許競芳辰,君家千樹春。如今欲去復逡巡,好花留住人。〇紅蕊亂,綠陰勻,彩雲新又新。只應小闋記情親,動君樑上塵。

按,這是趙彥端餘干任滿時的留別之作,時間亦在春三月。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八《趙德莊誨後進》曰:趙忠定汝愚初登第,謁趙彥端德莊。德莊,故餘干令,因家焉,故與忠定父兄游,語之曰:「謹毋以一魁置胸中。」又曰:「士大夫多為富貴誘壞。」又曰:「今日於上前得一二語獎諭,明日於宰相處得一二語褒拂,往往喪其所守者多矣。」忠定拱手曰:「謹受教。」前輩於後進如此。

按,趙彥端此前階官已至「京官」左宣教郎,故其餘干差遣當稱「知餘干縣」,而不是「餘干令」。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別集類》下曰:《介庵集》十卷,左司郎官趙彥端德莊撰。干、淳間名士也。嘗宰餘干,趙忠定其邑人,初冠多士,德莊在朝,往謁謝。德莊語之曰:「謹勿以一魁先置胸中。」可謂名言。

按,「宰餘干」即「知餘干縣」。

清·區作霖等《餘干縣誌》卷八《職官志·名宦》曰:趙彥端字德莊。……知縣事,剛介不屈。為政四年,以利民為本。民稱「趙母」。因家東南隅。

按,宋時知縣任期一般為三年。此言「為政四年」,或許是指首尾四年。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a722acabbf2578d7bbee84f99a412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