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型開放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來看他們怎麼說

2023-09-22     浦東發布

原標題:以制度型開放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來看他們怎麼說

以制度型開放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來看他們怎麼說

9月20日,圍繞「以制度型開放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主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0周年主題論壇開放分論壇舉辦。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周漢民,商務部原副部長、世界貿易組織前副總幹事易小准,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IAEE)執行副總裁兼營運長白睿茜,沃爾沃建築設備亞洲區總裁郭騰澤,漢領資本亞太投資聯席主管、董事總經理夏明晨,萊佛士醫療中國區總裁謝風才發表主題演講。

周漢民以《自貿區高質量發展要進一步融入國際規則》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作為中國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自貿區著實激發也激活了我們國家高質量發展,自貿區走過的每一步十分值得總結,而最重要的就是始終站在中國大地上眺望世界、融入世界。」

當前,國際經貿規則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2021年,中國先後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與其中的條款相比,我國在數字貿易、金融服務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周漢民對自貿區高質量發展提出幾點建議:一是統籌發展與安全,構建有利於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數據跨境流動規則;二是發力金融服務業,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三是聚焦市場主體,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自貿區前程遠大,要始終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一步步引領國內開放的未來發展方向!」周漢民說。

易小准曾全程參與了中國「入世」十五年的談判,現場立足入世談判經驗,分享了對自貿試驗區的看法。

「什麼是制度型的開放?我認為中國加入WTO是最典型的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制度型的開放。中國的各行各業,特別是那些加入WTO之後開放的行業,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全國人民乃至世界經濟都從中國的這種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裡面獲得了巨大的紅利,因此繼續推動更多的制度型開放,特別是在服務業領域的對外開放,應當作為自貿試驗區今後的工作重點。」

易小准表示,自貿試驗區要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突擊隊,以當年中國入世時的膽識和魄力去闖去試,為全國範圍內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闖出一條制度創新的新路。「制度型開放的關鍵還是要取得制度的監管部門和政策制定部門的支持,所以我們的行政主管部門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打消對開放的顧慮,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為全面拓寬制度型開放探索路徑。」

十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為經營主體創造了更優的環境,大批企業從中收益,不斷融入國內市場並發展壯大。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上海自貿區?上海有很多的優勢,是全國私募基金高地也是全球資管機構集聚地,作為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和實驗田,有很多政策制度創新都在這裡率先展開。」夏明晨說。

漢領資本成立於美國,擁有超過30年私募市場投資的豐富經驗。2022年,漢領資本宣布獲得上海市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資格,QFLP是指境外機構投資者在通過資格審批和其外匯資金的監管程序後,將境外資本兌換為人民幣資金,投資於國內的PE(私募股權投資)以及VC(風險投資)市場。隨著此項審批的通過,漢領資本成為了上海第一家通過QFLP設立的S基金。

「基於對中國境內業務的信心與決心,我們計劃將業務領域從QFLP試點逐漸擴展至境內人民幣基金。」夏明晨表示,漢領資本將來的願景是通過包括S基金在內的金融創新,通過金融投資的手段來持續地支持上海自貿區進一步發展。

展望未來,與會嘉賓建議要更好對標國際最新規則和世界先進水平,聚焦制度型開放和內外聯動,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用好浦東開發開放創新政策,為構建開放型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文字:張詩歡

攝影:鄭峰

編輯:顧佳偉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a35ea3b7351e60178bb082156d0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