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上映兩周,票房衝破10億大關。
飾演商王殷壽的 費翔,憑著壓迫感極強的台詞功底,出眾的顏值和身材,成為「封神男團」中的第一號「王炸」。
看費翔的模樣和身材,很難想像2018年拍攝時的他,已經59歲。
鏡頭下的他完全擔得起「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的描述。(《荀子·非相篇》中對紂王的記載)
大概我們是第一次在神話類型影片的觀眾席上,看到了那麼多專門為費翔而來的媽媽們。這次,費翔不僅再次迷住了媽媽們,也迷住了萬千少女。
網友們觀影后激動評論:「紂王要是這個形象,誰不搶著當妲己啊」「媽媽們對夢中情人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這位初代頂流名不虛傳,從年輕到老,總能點燃一把火。
1956年的一天,台灣的街頭,一位美國男人拿著相機捕捉鏡頭時,看見一位穿著旗袍,正要寄信的中國女人,趕快按下快門,留下這個中國女人怒眼瞪視的樣子。
這是費翔父母相識的開端。
1960年,費翔在台灣出生。
小時候的費翔,過得有些孤獨。
母親活躍在文藝圈,每天忙著做劇本,父親是個高爾夫球迷,每天下班要先去打一場高爾夫,大他好幾歲的姐姐很貪玩,常常不在家。
給小費翔照顧和陪伴的是保姆月櫻,月櫻做飯太好吃了,費翔一頓能吃100個餃子,高中長成了個200斤的大胖小子。
因為太胖,性格又很內向,費翔在學校很受同學排斥。
不受歡迎的少年把精力放在課業上,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同時又發展了話劇愛好,高中時期,學校所有的話劇幾乎都是他主演的。
費翔說,在表演中可以釋放出很多內心的能量,所以即使自己胖也要霸著所有的男主角演。
到高三,費翔開始現實的考慮問題,他希望將來的人生能體面規整,別繼續做演員這種不太可能的夢。
於是他努了一把力,考進了世界名校史丹福大學,拿著獎學金進入醫學系就讀。
在美國,醫生和律師是兩個最受尊敬的職業,費翔這個成績可以說是光宗耀祖了。
到大學,費翔開始了新的生活。
史丹福的校園很大,他每天騎自行車往返於教室和宿舍,又沒有了保姆月櫻的美食,胖了十幾年的他慢慢瘦了下來。
雖然人變帥了,可費翔在這裡並不快樂。
學醫內容很龐大,一學期十幾門課,厚厚的書本,全部要記要背。別人在圖書館的時候,他在學習,別人出去玩的時候,他還在學習。
枯燥的生活讓費翔感到痛苦,他懷念曾經演話劇、內心能量可以釋放的日子。
假期費翔回到台灣,和父母商量轉去念戲劇。要做醫生的兒子突然想做演員,父母花了一點時間去接受,最後支持兒子去追尋夢想。
彼時費翔的姐姐不幸罹患癌症,正在紐約治療。回到美國,費翔結束了史丹福的學業,轉去紐約念戲劇,正好可以陪伴姐姐。
1981年,費翔完成學業。本該是人生中最輕鬆的階段,他遭遇了變故。
姐姐病情惡化,離開人世。父母感情由濃轉淡,結束了婚姻。
父親回了美國,費翔回了台灣。
他還不知道,這裡有一份巨大的驚喜等著他。
回到台灣的費翔,希望能在演藝界大展身手。他將個人資料寄到各大電影公司毛遂自薦,卻都石沉大海。
那個時候台灣很少有ABC藝人,混血藝人也非常少,外形上的洋化,1米92的身高,很難找到可以搭戲的女演員,電影公司的老闆不敢冒險用他。
直到張艾嘉向他拋去橄欖枝,讓他出演《十一個女人》單元系列《去年夏天》的男主角。
為了扮演好盲人,費翔跑去盲人院住了些天,最後這個角色也順利為他打開了知名度。
大眾驚嘆費翔的俊美,陳丹青曾描述20齣頭的費翔「皮膚鮮艷,像是蒸籠里剛蒸出來。」
音樂製作人譚健偶然聽到費翔的歌聲,非常欣喜,彼時他要去新加坡給另一個藝人做唱片,千叮嚀萬囑咐費翔一定不要簽別人。
1982年,費翔等到譚健回來,簽了EMI唱片。譚健為費翔打造了首張個人專輯《流連》,獲得了金唱片獎,歌壇新人一躍成為當紅小生。
乘著東風,同年費翔再推出《問斜陽》《海闊天空》兩張專輯。
唱片紅了以後,找費翔拍電影的也多了。
1984年,費翔主演了《昨夜之燈》《竹籬笆外的春天》幾部电影後,沒有再參與別的電影演出。
他不喜歡那些遞過來的劇本,要麼是歌星躥紅的故事,要麼是類似007的故事,相當乏味。
費翔不拍電影,人們就等著他出唱片,個個翹首以盼。
費翔形容他那個時候的狀態:
一下子太大的名氣,一步登天了。
自己心理也沒有做好準備,怎麼面對觀眾,怎麼唱好歌。
旁邊有一大堆人指導你,叫你做這個做那個。
一下子太大的名氣,一步登天了。
自己心理也沒有做好準備,怎麼面對觀眾,怎麼唱好歌。
旁邊有一大堆人指導你,叫你做這個做那個。
成為頂流的費翔覺得很迷茫,不知道往下該怎麼走。
恰逢那時,姥姥的一封信,從北京輾轉來到台灣。因為抗戰和姥姥分別幾十年的母親想要去北京,費翔決定陪母親一起回去。
以當時兩岸的情況,費翔去北京,就意味著要放棄台灣市場,所以公司極力反對。
費翔思量了很久,他渴望和母親回故鄉見姥姥,而且可以嘗試把台灣的流行歌曲帶到中國大陸,在中國大陸開闢自己的演唱事業。
這是一條未知的路,或許他能如願,或許他的歌唱事業就此結束。
試試看吧,他想。
1986年,費翔轉赴中國大陸發展 ,簽約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為第一位跨越海峽,進軍中國內地歌壇的台灣藝人。
這年,費翔出版了他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張個人專輯《跨越四海的歌聲》,磁帶發行一舉突破百萬大關。
但這還只是開始,第二年,費翔登上了春晚,然後,就是永恆的經典——
那天晚上費翔一頭卷髮一襲紅衣,踏著奔放的舞步,唱著 「你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熊熊火光照亮了我」,在除夕之夜瞬間點燃了全國。
第二天,男孩們都跑去燙了費翔同款髮型。
年後,寄往央視給費翔的觀眾來信如雪花一般,數以萬計的女孩們宣稱「非費翔不嫁」。
春晚導演鄧在軍後來在回憶文章中寫道:1987年的春晚「燒掉」了某些僵化和保守的思想。
費翔和時代,相互成就。
之後,費翔又發了4張專輯,銷量突破2000萬張,連他拍攝的電視風光片《椰風海韻》都被選進了廣院的電視藝術理論課教材。
來「試試看」的費翔,帶給大陸觀眾巨大驚喜,受到瘋狂追捧,再度成為頂流。
但那種時刻被注視的生活使費翔窒息,他後來說,當巨星的人沒有一個快樂的。而且自己能展現的都差不多了,還能給觀眾提供什麼呢?
費翔打算去美國,去學習和找回自我。
人是容易沉迷在鮮花和掌聲中的,也很難抵擋得住巨大的名利誘惑。費翔兩次都選擇了急流勇退,這是難能可貴的事。
1989年,費翔開啟告別演唱會,走了12個城市,演了65場。歌迷在觀眾席拉橫幅,請費翔不要走。
但是費翔下定了決心,他要把下一站,放在心心念念的百老匯。
如日中天的歌壇巨星要去美國從零開始,他自己也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他還是那樣想,「試試看吧」。
1990年,費翔在紐約住下,參加音樂劇《西貢小姐》的第一輪面試,當天有360多個和他一樣期待入選的男演員。
這些面試演員中,費翔年齡最大,他已經30歲了,其他人最多不超過23、24歲。
他頂著年齡壓力,經過四輪複試,終於考上了《西貢小姐》裡面的一個角色——40多個兵當中的一個。
之後他與《西貢小姐》的合約簽了8個月,每個禮拜演8場。白天排練,晚上演出,從不間斷。
辛苦的日子卻帶給費翔很大的滿足。
「考《西貢小姐》跟別的演員一樣排隊,沒有任何特別待遇,我終於過上了真實的生活,終於找到了真實的自我。」
1993年,費翔獲得了著名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的垂青,參與到韋伯的個人專題巡演團,成為主角之一。
他與韋伯巡迴全美40多個城市,演唱過《日落大道》,也與莎拉布萊曼合唱過《歌劇魅影》。
這時,費翔又有了一個想法,他想把經典音樂劇帶到中國來。
1997年,費翔在《楊瀾視線》節目裡,以嘉賓主持身份介紹了六集百老匯的音樂劇,發行音樂專輯《百老匯精選》,原版歌詞被翻譯成中文,東西方音樂融合,讓更多的人了解音樂劇的魅力。
2001年,費翔終於成功把音樂劇帶到中國。
那年,《非凡之作———韋伯世界音樂劇盛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和上海大劇院演出,這是西方主流音樂劇,第一次進入中國。
費翔又做到了。
如今,費翔已經62歲,身材氣質,依舊是一流。
遠離大眾的矚目,他的生活節奏變得緩慢。
有時,他會在微博分享生活,在某個城市,他過了一段安靜散漫的日子,不用刻意打扮,不怕被認出來。
在街頭閒逛,等到天黑,就在市中心的公園看一場露天電影。
當休息好了,他會再次出現。
就當很多人以為費翔已經封刀時,他又給了我們一個驚喜。
2018年,烏爾善給費翔發過去完整的 《封神三部曲》劇本,費翔與之一拍即合。
走,再度出發。
他入組,封閉式拍攝一年半,同時健身,學禮儀,學馬術、學武術,重新找回狀態。
《封神第一部》上映前,很多人對烏爾善邀請費翔演紂王很質疑,他長得太洋化,而且他消失了那麼久,大家不知道他是會演戲的。
等電影上映後,質疑的聲音被一掃而光——這個紂王太有魅力,霸氣中帶點野性和威嚴,這種魅力也只有費翔可以演得出來。
62歲,他再一次驚艷了無數人。
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費翔都是無懼挑戰與改變的;
學生時期,放棄史丹福選擇從藝;
青年時期,離開台北回到大陸;
年近而立,遠渡重洋,追逐夢想;
花甲之年,本來打算退休的他,為了一個喜歡的角色,再度塑造自己。
他總是敢於放下已有的成績,重新出發,無論前方有多少未知的風險,他都勇往直前。
這樣的特質,使得他的理想都得以實現,一輩子都是大贏家。
作者 | 海邊的漁車夫
主播 | 安東尼,朝鮮冷麵下藏著一顆韓國燒烤的心。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十點君承諾:本問卷僅供調研使用
不會泄露個人信息,請放心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