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如何從臉上來看脾胃好壞的?

2019-09-04     悅讀中醫

小 編 導 讀

養好容顏的秘密,都在脾胃上。


一、面容萎黃、黑眼圈,身體在對你說什麼?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一個人的臉色就是身體的「晴雨表」,比如經常熬夜的人早上沒精神,雙眼黑眼圈,就是最簡單的精氣神不足的表現,而一臉雀斑對女性來說絕對是硬傷。

中醫是如何從臉上來司外揣內的呢?

首先看整體,《黃帝內經》裡面講男子「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這句話形容的是大部分35歲女人的狀況——面容開始憔悴,頭髮開始脫落,到了42歲已經「面皆焦」了。而大部分男性到了48歲也「面焦,髮鬢頒白」。這裡講的陽明脈主要指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在《靈樞·經脈》有道:「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口角後,下頜部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足陽明胃經,從頭貫足,走於兩臉頰和額頭,面部主要靠足陽明胃經和其他兩條陽經的氣血滋養。

所以,臉部氣血與足陽明胃經關係密切。

面部、胸腹部都是陽明脈經過的部位,陽明脈經氣虛弱了,自然要影響到面部和腹部的狀況。

脾胃為後天之本,如果面容憔悴、脫髮、腹部脂肪堆積長時間沒有改善,那就要考慮是不是脾胃虛弱了。

其次看局部:《銀海精微》講「胞瞼為肉輪,屬脾土。」眼瞼與脾相對應,如果終日眼皮耷拉,無精打采,眼袋浮腫,眼眵黏膩量多,很可能是脾胃虛弱濕氣重導致的。

又,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

口唇常常能反應出脾胃的狀況。口紅是很多女性的必需品,紅潤的嘴唇能給一個人顏值加分不少。如果一個人脾氣虧虛,往往可以看到嘴唇偏淡血色較差。

健康的唇色,紅潤,有光澤,表示氣血調和

此外還可以從一個人的臉上看出很多身體狀況,比如小兒望診里講「山根青,不是脾虛就是驚」,「肌膚甲錯,兩目黯黑」可能是「內有干血」。

一個人的精氣神離不開氣血,而氣血生化離不開脾胃這個氣血生化之源。

因此,養好脾胃,解決好氣血問題,擁有一副好容顏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二、養臉的誤區:哪裡有瑕疵補哪裡

雖然現在的化妝技術逆天到甚至可以「改頭換面」的地步,但是在卸掉妝或偶然間發現一絲皺紋的時候,還是有不少人在焦慮「朱顏改」的同時,趕緊往臉上塗滿護膚品,恨不得每一個細胞像自己的胃口一樣吃下滿滿的膠原蛋白。

哪裡有瑕疵就修補哪裡,這是很多人養顏存在的誤區。

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如果僅僅治標而不治本,一來效果可能打折扣,二來長期的作用並不明顯,就好比一棵樹的根系不夠發達,卻總想剪掉枯枝留下綠葉,這樣子到最後可能留不下幾片好的。

脾胃就好比這樹的根系,一旦虧虛,運化食物和水濕的能力自然會變差,吃進去的食物不能被轉化成氣血,體內的痰濕又難以被代謝出去,一開始可能是胃口不好,大便溏爛,慢慢的可能就有了小肚子,再後來臉色皮膚變得萎黃,乾燥,甚至長皺紋。

所以想保養皮膚、養顏,只注重皮膚保養,或者想單純靠護膚皮是不夠的,還要從根源上——保養脾胃解決問題。

三、養好脾胃,才能養好容顏

以食養脾

有歌訣道:歸脾湯用術參芪,歸草茯神遠志齊,酸棗木香龍眼肉,兼加姜棗益心脾。

歸脾湯具有養血安神,補心益脾,適合於心脾氣血虛弱的人,日常有心慌心悸,健忘失眠,容易疲勞,面色萎黃,口唇淡的人群,大夫都會在這個方劑上面診後加減方以健脾胃。

山藥、蓮子肉、芡實,甘草搭配可以健脾益氣,而長肌肉;同時配合白扁豆、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濕;山楂、炒麥芽解食積。

方藥搭配齊全,具有健脾祛濕,消食去積的功效,更適合現代人三餐飯量大、肉食多、高熱量、難消化的特點,適合於平時胃納不佳,腹部脹悶,臉色油膩或萎黃,形體肥胖等脾虛伴痰濕體質的人。

揉按四白穴

四白穴屬於足陽明胃經,揉按四白穴可以刺激胃經經氣,令氣血通暢,可以改善眼袋及黑眼圈。

四白穴取穴:正坐或仰臥位,直視前方,瞳孔直下,沿眼眶骨向下約2厘米可觸及凹陷(眶下孔),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摩腹

摩腹又稱為「內壯法」,用手在腹部運用摩法,能同時刺激多個穴位,諸如中脘、天樞、大橫、關元等穴位,可使內臟元氣匯聚,氣血運行通暢,適用於平時容易積食,腹部脂肪較多的人。

日常需做到:

不熬夜

想要一副好容顏除了飲食要注意,作息也要有好習慣。如果你「熬最晚的夜,敷最好的面膜」,那就真的是「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夜間沒有好好休息,代謝和內分泌功能紊亂了,想補救會更難。

多走動

《宣明五氣論》講:「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而脾主肌肉,日常久坐的人,脾胃功能比經常運動的差,食物難以消化,排便不暢,大腹便便,皮膚肌肉也容易變得鬆弛。所以,除了會吃,吃的好,還要讓自己多動起來。

想要有一張好容顏,說起來也容易,就看你會不會健脾。

脾胃不好精神無,養好脾胃,健健康康不會老。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中醫調養脾胃病說明書,一書在手,保你脾胃舒服健康。

《 養好脾胃不會老 》

本書是保養脾胃的實用說明書。全書從認識脾胃開始,分別從中西醫的角度說明了脾胃的特點和功能,從五臟和諧才能延年益壽的角度說明了中醫理論中脾胃與其他臟腑的密切關係,並告訴讀者,一旦脾胃出現問題或發生疾病,會有哪些症狀與徵兆,身體會發出怎樣的警報。之後,書中重點介紹了如何運用簡便易行的手段來養脾胃、護脾胃,分別講解了養脾胃護脾胃的食療方法,最簡單易學的耳療、足療、手療、經絡、內功等養脾胃法,從精神情志方面如何調養脾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該掌握的養脾胃、護脾胃細節,養脾胃與保腦等知識。本書簡明清晰,一學就會,一本在手,養脾胃不愁。(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正安聚友會」微信公眾號,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RMBbW0BJleJMoPMWwW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