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巧家縣共有農村危舊房9.2萬戶,主要以年久失修的土坯房、茅草房為主,房屋安全性能差,嚴重影響群眾居住安全。為補齊住房安全短板,2015年以來,聚焦農村危房改造,投入「8.03」恢復重建資金7.21億元實施農房恢復重建16790戶,籌措資金11.78億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48746戶(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27501戶),並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全面解決了困難群眾住房安全問題,實現了基本安全住房有保障的任務目標,圓了群眾安居夢。
「三精準」確保對象「全覆蓋」
一是危房認定精準。2018年聘請第三方技術力量,逐戶逐房對11.8萬餘戶農村住房全覆蓋認定,認定A、B級安全住房89127戶,C、D級危房24026戶,其它在建房屋5665戶,為補齊住房安全短板提供了依據。二是實施對象精準。嚴格按「戶申請、村評議、鄉審核、縣審批」的審批程序,對危房戶進行逐戶甄別,2019年核查鎖定符合補助政策的「4類重點對象」8706戶,自身改造能力不足的「非4類重點對象」5539戶,享受過建房補助再次成為危房的「4類重點對象」107戶。三是因戶施策精準。堅持「三最兩就」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戶改造意願,因戶因房選擇修繕加固或拆除重建,對特殊困難戶採取兜底幫建,根據農戶家庭困難程度,分類制定2.1—4萬元的到戶補助標準。
「三到位」強化措施「全保障」
一是資金保障到位。2015年以來,投入農危改專項補助資金6.78億元、統籌整合涉農資金2.99億元、縣級財政自籌資金1.96億元、東莞協作扶貧幫扶資金476萬元。二是技術服務到位。圍繞「農村工匠培訓,抗震技術推廣,房屋建造適用技術」,開展集中培訓210餘次,統籌1000餘人次技術力量,實行分片包干,駐點指導,幫助解決技術難題。三是質量監管到位。既抓建材質量管控,對農危改使用鋼材、砂石料定期抽檢,確保使用材料合格;又抓質量監督,對農村危房改造實行全過程質量監管,確保改造質量達標。
「三聚焦」實現危房「全清零」
一是聚焦責任壓實。縣級主要領導掛牌實戰,其他縣處級領導掛聯到鄉鎮,鄉鎮幹部、村組幹部、駐村工作隊員包保到戶,從選址到場平、沙石料運輸、建材購買、牆體砌築全程進行指導,提供幫助。二是聚焦問題整改。以各級反饋問題整改為抓手,認真研究制定農戶住房安全保障措施和辦法,按月開展全面排查,建立問題台帳,制定整改方案,細化工作措施,確保農戶住上安全房。三是聚焦危房清零。按照「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要求,採取「以戶找房,以房找人」的方式,開展地毯式排查,聚焦「4類重點對象」和「自身改造能力不足的非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明確目標任務,實行工期倒排,至2019年10月30日農村危房改造如期「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