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周末的時候,我的小夥伴莓莓發了雪糕測評,沒想到評論區討論得熱火朝天,焦點只有一個,那就是:
當代雪糕的價格怎麼那麼貴啊啊啊啊啊?!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前幾天我看到的一個視頻了。
話說一哥們來到一家便利店,隨手拿起2個雪糕就找老闆結帳:
一眼鍾薛高
結果老闆掃了一下2個雪糕,然後說:
「37.5元。」
當時買雪糕的哥們表情是這樣的:
哥們一看買不起,趕緊又去冰櫃里再挑2款沒聽過的雪糕。
這次價格就不是37.5元了,而是45塊: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警醒」:
不認識的雪糕,不要輕易拿。
不然會破產的!
不得不說,「雪糕為什麼這麼貴」這類熱搜,每年都會火一次。
但收效甚微,該貴的雪糕還是會貴,網友們再憤怒也無濟於事。
比如說去年,鍾薛高60多元一支的「厄瓜多粉鑽」就曾衝上熱搜,許多網友直呼「匪夷所思」:
創始人甚至還說出「66元的雪糕,你愛要不要」這樣令人血壓高的話。
雖然後面被澄清是遭到了惡意剪輯,但人們對雪糕越來越貴的現象已經無法忍受了:
如今,隨便走進一家路邊的便利店,冰柜上不太起眼的標價都在告訴你:
雪糕真的很貴,分分鐘比你的正餐還要貴。
以全家為例。
20幾款冷飲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價格都在兩位數以上。
13、14元一支的冰淇淋已經成了便利店的主力軍。
冰櫃的價格「王者」,果然還是鍾薛高,這款「草莓白巧克力口味雪糕」要22元一支。
像有些老牌人氣冷飲,則會更聰明地玩起價格多線作戰。
比如我公司附近的便利店,就有高中低三種價格的可愛多。
那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
為什麼現在的雪糕都那麼貴呢?
拋開消費升級、原材料成本不說,導致現在雪糕越來越貴的原因,是因為:
現在的雪糕,越來越「網紅化」了。
縱觀以前的老牌平價雪糕,你會發現他們的口味比較單一,包裝也相對簡單,也不會給你搞什麼噱頭。
因此價格也蠻親民,畢竟也沒什麼提價空間。
但現在的網紅雪糕老牛逼了,那真是要多花里胡哨有多花里胡哨。
2018年,奧雪鹹蛋黃雪糕火出圈。
作為網紅雪糕鼻祖,奧雪的椰子灰和鹹蛋黃兩款雪糕,不僅價格便宜,還憑藉其出眾的外形和味道,收割了許多消費者:
奧雪的策劃與設計部副總經理,曾在此前的採訪中表示:
打造網紅雪糕的邏輯,是用好眼球經濟,做一些有趣味性的創新產品。
符合年輕人喜歡拍照、分享、打卡的需求,銷量就能獲得保證。
這之後的網紅雪糕,可謂盡得奧雪「真傳」。
比如臭豆腐雪糕:
比如螃蟹雪糕:
又比如玉米雪糕、香蕉雪糕、桃氣雪糕。
等等等等。
噱頭拉滿了,定價貴一點,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畢竟1、2塊的雪糕,哪會給你這種外形呢?
網紅雪糕在口味和外形上瘋狂內卷之後,商家又把目標對準了「用料」上。
比如鍾薛高66一支的「厄瓜多粉鑽」。
柚子來自日本愛知縣,據說這種柚子20年才長成,十分稀有。
雪糕的外皮,是來自厄瓜多的天然粉色可可,據說幾萬棵樹才有一株粉色可可:
一整個潛台詞就是:
「雖然我主打國風,雖然我的雪糕形狀靈感取材於中式屋檐瓦片,但我用的都是進口貨啊,所以你把你的錢給我交咯。」
眼看在用料上卷不動,商家們又另尋他法。
於是一批批外觀精美的「文創雪糕」也出來了。
2017年北京玉淵潭文創雪糕推出後,立刻火爆全網:
2019年,故宮脊獸雪糕面世後,徹底大火。
10塊一支,銷量百萬。
商家的邏輯很簡單:
這麼漂亮的雪糕,收你遊客10塊不過分吧?
就這樣,網紅雪糕的口味和外形越來越奇葩,用料越來越講究,還和景區合作一起,收割遊客錢包。
價格水漲船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這些所謂的「網紅雪糕」,真的對得起它們的高價嗎?
我覺得不一定吧。
先是鍾薛高頻頻虛假宣傳:
吐魯番特級紅提是假的、日本藪北茶粉是假的、「不添加一滴水」是假的、多國聯手研發的設備也是假的。
然後景區文創雪糕在跟風的路上,不少地方東施效顰,對雪糕的設計不注重文化與特性表達,鬧出啼笑皆非的笑料。
瞅瞅這呲著三顆大門牙的香山紅葉、四不像的野生動物雪糕,好笑又無奈。
說白了,覺得雪糕貴不貴,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
但如今的冰櫃,滿是十幾二十塊的網紅雪糕,當我想找些便宜的雪糕,卻只找到一兩款時。
我還挺悵然的。
因為我小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啊,以前明明吃幾毛錢的紅豆雪糕,就已經很開心了。
22元的鐘薛高,真的能帶給我們比2元綠豆棒冰多十倍的快樂嗎?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至少,不要讓我見不到這些低價雪糕吧。
那有的小夥伴又要問了:
如何吃上便宜的雪糕呢?
這個問題,就交給我們號的粉絲回答吧:
你可以選擇便宜的牌子。
比如老冰棍、小布丁、冰工廠等等:
你也可以去奶茶店吃雪糕。
蜜雪冰城、麥當勞的甜筒,價格也還行:
當然了,要我就直接建議你直接去一趟東北。
你永遠可以相信東北雪糕的味道和價格!
去年的圖,今年價格應該略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