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力促製造業回流

2023-11-27   數據雜誌

原標題:英國力促製造業回流

英國力促製造業回流

在控制通脹方面獲得初步成效後,英國政府已經著眼將重點轉向穩定和促進經濟增長。最新的計劃來自製造業。英國政府計劃,通過提高投資、促進國際合作等方式發展汽車、氫能、航空航天等戰略性製造業,並藉此刺激本國就業。與此同時,也試圖通過加大產業政策力度,避免資本進一步外流。

投資45億英鎊

當地時間11月26日,英國政府發布《先進位造業計劃》,計劃投資4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405.36億元),進一步發展汽車、氫能、航空航天等戰略性製造業,並藉此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英國財政大臣傑里米·亨特(Jeremy Hunt)表示,「英國已經超過法國,成為世界第八大製造業國家。為了在這一領域繼續前進,英國將為製造業提供45億英鎊資金,支持英國在製造業的全球領先地位」。亨特特別指出,這些資金將主要用於向英國先進位造業進行支持。

其中,20億英鎊資金將用於汽車行業,為汽車加速向零排放轉型提供資助;9.75億英鎊用於航空航天;9.6億英鎊用於資助清潔能源行業;5.2億英鎊用於生命科學領域。

媒體分析指出,英國政府的這一攬子計劃建立在最近贏得的投資基礎之上。據報道,日產汽車公司最近宣布投資20億英鎊,以擴大其在英國的電動汽車中心。塔塔汽車公司也宣布,將投資40億英鎊在英國薩默塞特(Somerset)建造一座超級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政府的這一舉措,大機率是對英國製造業行業組織呼籲的回應。11月14日,英國五大領先的先進位造業協會聯合呼籲,政府要為先進位造業的發展制定長期戰略,確保英國製造業可持續發展。

五大領先的先進位造業協會包括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ADS集團(航空航天、國防、安全和太空)、英國製藥工業協會(ABPI)、英國化學工業協會(CIA)、英國食品和飲料聯合會(FDF)。

協會成員們指出,先進位造業對英國來說至關重要,這些製造業的年營業額達3090億英鎊,為英國全部製造業的55%,可以支持英國經濟持續增長。

等不及的經濟

英國首相蘇納克在文件中表示:我們正全力支持英國企業,使英國成為世界製造業的領軍者——製造業已經占英國出口份額的43%以上,並為26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今天的計劃不僅將為製造業提供長期確定性,以便在英國進一步增長和投資,且還將為更多的英國人創造就業機會。

根據英國商貿大臣凱米·巴德諾克(Kemi Badenoch)在文件中的說法,英國政府對未來製造業每投資1英鎊,就會帶動5英鎊的額外私營部門投資。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丁純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為促進經濟增長,英國必須加大投資,包括製造業的投資。數據顯示,英國今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零增長。英國經濟已經陷入停滯,促進投資將成為英國政府下一階段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措施之一。英國政府現在宣布的製造業政策無疑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將增強包括英國在內的全球製造業企業在英國的投資信心。

丁純還提到,自從英國脫歐後,英國的貿易與製造業受到不小的影響。再加上疫情原因,企業苦於應對邊境貨運延誤,以及繁瑣的監管手續增加了成本。儘管英歐雙方已有協議,諸如彼此是零關稅,但還涉及到具體海關通關問題等,無疑會導致成本增加。

英國智庫之一的英國董事學會(Institute of Directors)此前也呼籲,為促進經濟增長,英國政府應該設立更具雄心的出口目標。但目前英國的出口情況不夠理想。由於脫歐和世界經濟宏觀環境,目前大約有十分之一的英國企業已經停止出口。

因此該計劃一經宣布,就得到英國行業組織的歡迎。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執行長Mike Hawes指出,英國政府的投資計劃,顯示出英國在汽車製造領域的人才、創新和決心方面,可以和全球同類企業進行激烈競爭。這不僅會為英國汽車行業帶來好處,還會為整個國家帶來經濟增長和高薪就業機會。這一政策信號意義明確,表明英國對商業繼續開放。

輸血還是畫餅

儘管看上去雄心勃勃,但現實中,英國製造業的表現並不夠理想,甚至已經持續陷入收縮狀態。10月,英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4.8,連續第15個月處於50榮枯線下。這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英國製造業最長的萎縮時段。

標準普爾(S&P)全球市場研究負責人指出,英國製造業新增訂單連續第7個月下跌,就業水平也連續13個月下跌。由於消費不確定、英國的生活危機等因素,英國製造業企業家的信心指數已經降至10個月以來的低點。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現在保守黨政府為製造業「注血」,是希望能在短期內提升經濟表現,贏得更多民心。過去讓英國一直自豪的是金融業和服務業。而此次針對八個行業的投資計劃,體現了英國政府未來一個時期想搞再工業化的決心。

「例如汽車行業曾是英國老牌的傳統製造業,但隨著金融服務業的發展,英國汽車行業的空心化越來越嚴重。我認為英國希望把再工業化和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進一步結合,例如在綠色轉型或數字化的背景下,進一步給製造業更多的科技賦能。」崔洪建表示。

而根據英國財政部的通報,這筆投資資金將從2025年起提供,為期五年。崔洪建認為,這一時間規劃,更像是保守黨政府為未來畫的一個餅。

「這一系列計劃如果在2025年才能實施的話,那一定程度上就和接下來的英國議會選舉進行了某種掛鉤和捆綁。保守黨政府實際上是想通過這個計劃提前贏得選民的支持,因此出於對目前英國經濟形勢的判斷,以及對希望繼續執政的考慮,提出了這樣一個看上去比較宏偉,但是落地時效又非常值得懷疑的計劃。」 崔洪建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