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幾百億,還花1800萬引進菲律賓博士

2022-07-18     抱朴財經

原標題:赤字幾百億,還花1800萬引進菲律賓博士

2021年邵陽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18.5億元,財政支出為為582.78億元,缺口為464.28億。就是這麼個財政比較困難的地方,花1800萬引進了22個本校派出的人員,再加一個外校引進的亞當森大學哲學(教育學)博士,到底是想幹嘛?

作者:今綸

下午在電台錄節目,回去的時候我照例坐地鐵,進入地鐵站,發現我熟悉的那家「7-11」關門了,有點猝不及防,不知道店員去哪裡了,真是民生多艱。

坐在地鐵上就看到新聞:邵陽有人大手筆花了1800萬,引進了23名菲律賓博士,我覺得有些人真會花錢,真敢花錢,想起那家店,又是一聲嘆息。

新聞如下:2022年7月7日,湖南省邵陽學院人事處發布的一條《出國攻讀博士畢業返校與同類型擬引進博士名單待遇公示》消息出現在邵陽學院的官方主頁上——清一色的23位菲律賓亞當森大學哲學(教育學)博士學歷引人注目。邵陽學院為每位亞當森大學博士的引進花費84.4萬元,總計費用1800多萬元。

該文章提到,這23名博士均是2019年8月-2021年12月在亞當森大學完成博士學歷,除1人系外校引進外,其餘22名博士均為「自產自銷」——由邵陽學院派出的人員也在此次引進當中,備註為畢業返校。

01 為什麼會看上亞當森大學?

恕我孤陋寡聞,確實沒有聽說過菲律賓亞當森大學,我只知道加里森敢死隊,但是亞洲前100名的大學我都知道。

剛剛去看了一下「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我確認前100名沒有菲律賓的大學,更沒有亞當森大學。

亞洲大學上榜數量前10國家/地區也沒有菲律賓,第一是日本,第二是中國。

菲律賓亞當森大學甚至曾被列入《關於對部分國外院校學歷學位認證 加強認證審查的公告(二)》名單,真是意味深長。

就是這樣一所大學居然被邵陽有關人士穿越重重迷霧「發現」了,22名老師得以去讀博士,也算「眼光獨具」。

湖南境內有赫赫有名的湖南大學,屬於「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湖南還有中南大學(985、211)以及湖南師範大學(211),但是邵陽的某些人都看不上,直接奔往菲律賓,而且一送就是22名哲學(教育學)老師。

去一個文化窪地菲律賓學哲學(教育學),然後回到湖湘文化的發源地湖南省搞哲學(教育學)的研究,哪來的勇氣?梁靜茹給的勇氣嗎?

吃相真難看!

邵陽是什麼地方?

護國將軍蔡鍔、兩江總督劉坤一、「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中科院院士呂振羽、音樂家賀綠汀的故鄉,邵陽學院是邵陽本地高校的一哥,屬於湖南省「雙一流」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是國家「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某些人怎麼就繞過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大看上了菲律賓亞當森大學?我不明白。

更有意思的是2019年6月6日,邵陽學院發布通知《關於招聘碩士赴邵陽學院外方合作高校攻讀博士的通告》,其中曾明確提到:1.招聘碩士到我校外方合作高校(馬來西亞城市大學等)攻讀博士的名額暫定為20名;2.此次要求年齡在27周歲以下(1992年1月1日以後出生),且碩士畢業時間為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專業原則上為教育學、信息技術、工商管理、管理學等專業或相近專業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但是,邵陽某些同志們全部來了個大突破,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思想解放」吧,馬來西亞改成了菲律賓,27周歲以下改成了47歲也行,至於專業嘛,如果大家覺得信息技術、工商管理、管理學學起來很頭疼,那麼全部搞哲學(教育學)研究吧。

我想問一下,在邵陽學院,難道通知等於廢紙,有公章也不算數?

真是厲害,白紙黑字蓋公章都可以完全無視,所謂規則等於不需要遵守的條款。這是邵陽學院的規矩?

邵陽學院的管理學應該也是獨樹一幟,想怎麼干就怎麼干吧,屬於「迷蹤拳」?

02 邵陽市是赤字運行

我最心疼的還是錢。來自《邵陽日報》的消息顯示:

今年1至7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3.3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3.93億元。

也就是說邵陽是赤字運行,缺口是240.63億。

2021年邵陽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18.5億元,財政支出為582.78億元,缺口為464.28億。

就是這麼個財政比較困難的地方,花1800萬引進了22個本校派出的人員,再加一個外校引進的亞當森大學哲學(教育學)博士,到底是想幹嘛?

這是對納稅人的雙重糟踐和侮辱好嗎?

第一,以為我們納稅人不識校,弄個遠遠不如湖南大學的亞當森大學打我們的臉。

第二,以為我們不識人,明明是本校派出人員,為什麼讀了博士回來,還要當人才引進,人均引進花費84.4萬元?自己的22個哲學(教育學)博士還不夠,還要引進一個外校的,這是準備在邵陽搞一個亞當森大學校友會嗎?

現在是什麼年代?

是北京大學原子核物理學博士要去當城管的年代,是英國曼徹斯特海歸碩士研究生、外交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喜當城管的年代,是985、211的博士爭著去縣裡當公務員的年代,邵陽學院為什麼要花1800萬引進這23名非知名海外院校的博士?

退一步來說,他們讀完博士回來上班即可,為什麼要給每個人發幾十萬?這是什麼道理?你引進的不是院士,不是牛津、劍橋、哈佛的博士啊,這是世紀之謎。

2021年,《邵陽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8元,人均消費支出17905元。

也就是說,邵陽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926元,1800萬是9345名邵陽人一個月的收入,竟然就花在23個誰也看不上的菲律賓亞當森大學的博士帽上。

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可憐的邵陽人,人均每月消費只有1492元,而1800萬夠12065名邵陽人過一個月的,為了「引進」本來就要回來上班的博士們,某些人大筆一划,1800萬就被大風刮跑了。

有網友說:「這是騙補貼」。我不敢說,沒有證據,那就等調查結果吧。

我只是給邵陽某些人提個建議:做事要有技術含量,不要低估網絡輿論的力量,不要低估網民的智慧。

03 好好做個人,別亂花錢

最近一段時間的網絡熱鬧事情很多,我總結了一下,比如「白手起家王澄澄,借來手錶綠水鬼」,大家都懂我在說什麼。

又比如易烊千璽想進國家話劇院,網友質疑有貓膩,他主動放棄。

本人愚鈍,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考個編,年輕時沒有,現在當然更不會。

但是愚鈍如我者也明白,某些人考編絕對不是奔著「為人民服務」去的,更有一些老油條在體制內日久,他們的目的恐怕也不是老老實實工作,而是變著法子搞錢,因此才有了種種怪現象。

有時候替廣東人、廣州人不值,我們交了那麼多稅,整個廣東一年凈上繳中央的稅收有七八千億,2020年為7308.3億,很多都轉移支付給了邵陽這樣的地方。

而邵陽學院居然把1800萬這樣花掉了,老廣估計都恨得牙痒痒。

咱們能不能商量一下,老師們在哪裡讀博士都行,當然一切要合規才能畢業,回本校工作,學校也不要收什麼引進費用,給國家省點錢,給包括廣東在內的凈上繳中央稅收為正數的江浙滬京津魯閩八省市人民減點壓,行不行?

疫情之下,大家都不寬裕,好好做個人吧,別亂花錢,那也是八省市人民的血汗錢。

2020年,湖南拿到的中央轉移支付是4135.04億,上繳中央稅收2072.55億,凈上繳中央稅收是負數,即-2062.49億。

2020年,凈上繳中央稅收是負數的省市有23個,其中負數超過1000億的有19個,湖南在負數排行榜只能排老八,看到這裡,估計東南五省市以及京津魯的人民估計心裡又是一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8c80c5a1c40429036af59c2a5e0c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