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記得年少之時,在某個夏夜的大排檔里,和三五好友坐在一起。
一杯啤酒、幾道小菜,還有充滿憧憬的面龐。
漫天的星空之下,也是你我天馬行空的想像:
我將來要和心愛的姑娘在一起,那樣我們一定很幸福;
我要買一艘大船,帶上幾個水手去環遊世界;
我想當一名太空人,去看看浩瀚的宇宙........
酒精作用之下的話語,多少有些不著邊際,卻是那樣讓人嚮往。
多年之後,你可能會發現,現實中的壓力,早已經讓你忘記了理想最初的樣子。
面對現實生活,我們需要有什麼樣的生活態度?
關於這個問題,今天,紅顏秀為你推薦的一部迷你日劇,或許可以給到你一個答案。
它就是——《麵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
這部治癒系的日劇,是由松本佳奈執導,小林聰美等人主演。
該改編自日本作家群陽子的同名小說,在豆瓣被評出了8.7的高分。
關於該劇的主演小林聰美,
通過前幾期分享的《森林民宿》,想必小夥伴們對她也比較熟悉了。
有網友曾經對她有過這樣的評價:
小林聰美讓我知道了,小清晰和治癒,從來不是由年齡決定的。
沒錯,這位樣貌並不算出眾的中年女演員,卻長著一張,讓人看到就會感覺平靜的臉。
這也許就是她出演的日劇,讓人百看不厭的原因。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部治癒系的日劇中,有哪些值得深思的生活哲理。
哲理一:生活就像一塊麵包,要學會理解與豁達
在這部日劇中,講述的是,亞紀子(小林聰美飾演)在母親去世後,開始經營母親店鋪的故事。
這之前,亞紀子忙碌著自己的工作,在母親活著的時候,並沒有更多地和母親好好交談。
甚至某種程度上,她對母親存在著誤解。
後來,在與對面咖啡店老闆娘,和母親的幾位好友聊天中,
亞紀子才發現母親的善良、樂觀和熱心腸。
聽說過一句話:我們的親人,往往是受到我們傷害最多的人。
這是因為在生活中,我們最容易把不好的情緒,暴露給最親密的人。
親人給予我們的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的愛,也是最悄無聲息的愛。
所以在生活中,請把更多的包容和耐心,留給最親密的人,讓他們也感受來自你的愛。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陪伴我們成長的家人,還會遇到形形色色,生命中的過客。
他們或許是一面之緣的旅人,或許是多年的好友,又或是工作上的同事。
同樣的,在生活中與他們相處,也請把包容和豁達給到他們。
就像劇中的咖啡店老闆娘,剛一登場時,你會覺得她是個尖酸刻薄的老太太。
當亞紀子對於店鋪的裝修,帶來的麻煩表示歉意時。
她會冷冰冰地回應,確實是件麻煩事。
不過隨著劇情的深入,你會發現,她高冷的外表下,也有著一副熱心腸。
她會在亞紀子忙不過來的時候,讓自己的店員過去幫忙,也會牽掛著亞紀子的經營情況。
所以說,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那麼多的惡意。
只要學會包容與豁達,就會發現對方懷揣著一顆溫柔的心。
正如亞紀子為顧客準備的三明治中,原本幾片清淡的菜葉,或是簡單的煎蛋,都是不足為奇的食材。
可是,只要被麵包包裹住,經過精心地準備,就會變成一道精緻的美食。
哲理二:生活就像一碗清湯,要感受清新與淡雅
現實生活中,我們被太多慾望所迷惑著,正是這些慾望,才讓我們離最初的夢想漸行漸遠。
某種程度來說,好的生活態度,就像好的飲食習慣一樣。
有時我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吃遍了山珍海味,也喝遍了美酒佳釀。
可是,長此以往,當體檢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身體指標都會異常。
生活也是一樣,為了滿足各種慾望,我們拚命的工作,到頭來落得身心疲憊。
這個時候,不如把節奏放慢,靜下心來,感受下周圍的事物。
最開始的亞紀子也迷茫過,她經歷了母親的離世,還有工作上的不順心。
面對媽媽留下的店鋪,她甚至想租出去,以便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後來她決定把店鋪改造成午間食堂,而且只提供簡單的三明治和蔬菜湯。
悄然間,亞紀子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她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便當,當顧客享用時會稱讚她的手藝。
她也可以去對面的咖啡店,和老闆娘嘮嘮家長里短和媽媽過去的故事。
她還可以去觀看比賽,放鬆下自己的心情。
這種安靜恬淡的生活,是之前她作為編輯時,不曾擁有的。
可以看出,他經營這家店鋪,並沒有太多雄心壯志,有的只是自己淡雅的生活態度。
在劇中處處可以看到亞紀子的這種生活心態。
比如她的房間充滿了溫柔的暖色調,
給人感覺生活在這裡,多麼躁動的心都會變得安靜。
還有她的穿衣搭配,也能給人一種素雅的感覺,沒有多麼驚訝,但看上去卻是那麼舒服。
生活中要保持清晰和淡雅,無需刻意為之,
可能就是匆匆一瞥,或是藏在角落裡的小細節,就能讓躁動的心靜謐下來。
當你卸下多餘的焦慮,讓生活變得和亞紀子一樣淡雅。
你會發現,原來生活可以變得這麼輕鬆和有趣。
哲理三:生活就像一隻貓咪,要追求自由和自我
偶然的一天,在亞紀子的店鋪外面,她發現了一隻流浪貓。
在咖啡店老闆娘的建議下,亞紀子收留了這隻流浪貓,並給它取名叫太郎。
太郎的到了,給亞紀子到來了一絲陪伴。
它整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用小爪子扒著窗戶,向外張望。
按說,有了一位溫柔的主人和舒適的小窩,太郎會樂意在這裡生活下去。
可是,正如它偶然的到來,突然有一天,太郎沒有徵兆地消失了。
在得知太郎不見了之後,亞紀子並沒有著急尋找,
而是認為,或許太郎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生活。
是的,所有的生靈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個生活只是自己的,
可能在別人眼裡並不完美,但是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嗎?
與其生活在別人認為的好生活中,不如給自己點自由,去尋覓心中的伊甸園。
是時候放下生活壓力帶給我們的偽裝,尋找下自我和感受自由的感覺。
而對於自由的解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就像亞紀子和她媽媽對於店鋪的經營,媽媽喜歡經營一家酒屋,而亞紀子卻喜歡午間食堂。
這就是兩個人對自由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媽媽有很多老友,在她在世的時候,這些老友都喜歡到她的酒屋聚一聚,這是媽媽想要的生活。
而亞紀子一直是獨身一人,所以她更喜歡安靜的午間食堂。
之所以亞紀子在經營午間食堂之後,感覺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就
是因為她找到了自我,這裡有她想要的自由。
就像劇中亞紀子說過的話:
「我發現,自己變自由之後,與他人相處的時間才是真正開始。」
所以面對生活,儘管可能有著太多的不如意,還是要大膽找尋自我,去追尋自己嚮往的自由。
只有這樣,我們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時,才能做到從容不迫。
尾聲
麵包、湯、貓咪和好天氣,但看劇名中的這幾個詞,就知道這是一部非常治癒的電視劇。
當這幾個詞混合在一起時,就像是亞紀子手中製作的簡約美食。
觀看這部日劇的我們,何嘗不是享受著一場心靈盛宴。
只有4集的劇情,絕對可以為你帶來一次純凈心靈的旅程。
如果喜歡這類治癒系影視的你,是時候讓自己把生活節奏放慢,用來欣賞下這部小林聰美主演的溫馨日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