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發,有醫院每天門診患者超1000人!重要誘因——

2023-12-12   保健時報

原標題:近期高發,有醫院每天門診患者超1000人!重要誘因——

隨著冬季降溫的來臨

心腦血管疾病也在增多

近日

南京一家醫院的心內科門診

每天接診超過1000人

急性心梗的患者也在增加

男子心慌頭暈入院

查出心肌缺血和腦梗

據江蘇廣電荔枝新聞報道, 76歲的王先生患有腦梗、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近期,他出現頭暈、心慌、兩隻腳麻木酸痛的症狀。醫生檢查發現,他出現了心肌缺血和腦梗。

醫生提醒,降溫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在常州二院,近期心血管疾病患者比平時多了兩成,以中老年患者為主,多數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史。

在南京第一醫院, 近期每天接診的心血管患者超1000人。「急性心梗的患者也很多,而且發病日益年輕化。以前認為冠心病都是六七十歲才會發病,但最近發現, 很多四五十歲的病人,做了造影之後居然是多支病變。」南京市第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金曉萍表示。

北京本周末最低溫跌至-15℃

此前市疾控曾發文提醒

近日,隨著新一輪冷空氣來襲,北京除了迎來今冬初雪。 氣溫也出現了大幅度下跌,本周末最低溫更是將跌至-15℃。

此前,北京市疾控中心就針對速凍型寒潮,發布了健康提示。文中稱,環境溫度,是影響心血管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體溫調節的控制下,人體體溫總是基本恆定的。大約在25℃時,人體體內的毛細血管舒張平衡,感覺非常舒適。而較大幅度的氣溫下降對心腦血管健康不利,冷空氣活動會明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加重甚至死亡風險。

天氣寒冷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流緩慢,血液粘度增高,心、腦負荷加重,動脈粥樣斑塊易於破裂,冠狀動脈易痙攣,從而誘發心血管事件低溫還會促使血小板聚集,導致血栓形成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血壓升高,還容易導致腦出血

圖源:北京市疾控

以心肌梗死為例,有研究發現,冬季平均氣溫每降低1℃,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將增加2.2%。

寒潮來襲

如何保護好心腦血管?

做好保暖工作

保護心腦血管,最直接的就是做好保暖工作。 在外出時及時添加衣物,必要時應適當減少外出活動的時間。

特別是室內外溫差較大時,如必須外出,一定要穿著保暖的衣服和鞋襪, 腳部保暖尤為重要,鞋襪的尺碼適當寬鬆一點,不要影響到腿部和足部的血液循環。

戴上口罩和帽子,尤其 不要讓脖頸暴露在外,並且最好能捂住耳朵。

注意身體活動時間和地點的選擇

天氣寒冷時,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去晨練。如想外出活動,最好選擇 上午10時以後至下午3時以前的時間段,溫度相對升高時再外出。

活動方式也 不要選擇跑步、打球等活動量過大的項目。可以選擇散步,或打太極拳。

避免情緒激動

突然的情緒激動也會威脅心血管健康。儘量保持心態平和,注意休息,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不抽煙,不飲酒。

控制好「三高」

慢性疾病患者,應堅持遵醫囑服藥,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控制好血壓、血糖及血脂水平,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

規律生活作息

合理膳食、避免熬夜,規律生活作息,同時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如出現胸悶、胸痛、心慌、氣促、腹痛或者肢體麻木、活動障礙、失語等情況,及時就醫。

來源 || 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