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部門再推助企幫扶舉措

2024-10-15     環球時報新媒體

本報記者 趙覺珵

中國密集出台經濟舉措,再度引發各方關注。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司法部副部長鬍衛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叢林等人士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介紹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有關情況。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鵬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各部委近期發布的政策措施針對性強、覆蓋面廣,體現了政府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深刻理解與精準施策的決心。同日下午,海關總署也發布了中國2024年前三季度進出口相關數據,進出口數據創下新高。

「精準扶持」是重點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14日表示,將精準扶持不同經營主體發展,著力解決小微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切實幫助具有一定優勢的中小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加快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

有關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目前,我國已經湧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著力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完善「選種、育苗、培優」全周期培育體系,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而在有關獨角獸企業的問題方面,王江平援引數據表示,來自高端製造業、消費與零售、高新技術等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占比超過了78%,去年新增獨角獸企業中,超過一半來自新能源、人工智慧、半導體等硬科技賽道。據介紹,工信部下一步將建立全國統一、部省聯動的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

本月10日,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網站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司法部副部長鬍衛列表示,草案第一次將「兩個毫不動搖」「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等寫入法律,並明確「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這充分表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並將長期堅持的大政方針。

「政策方向明確而且正確」

王鵬認為,14日所公布措施的實施將有助於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保障民生福祉,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廣西一家科技企業負責人周濤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發布會上關於支持民營企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積極發揮作用等表態讓他倍感信心,也期待對小微企業的幫扶新措施能夠儘快落地。

在本月12日舉行的另一場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財政部在加快落實已確定政策的基礎上,圍繞穩增長、擴內需、化風險,將在近期陸續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舉措。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次擬出台的措施是近年來支持地方化債力度最大的,減輕了投資者的擔憂,相關措施將有利於提振投資者對我國經濟增長及資本市場的信心。一位不具名證券行業分析師14日告訴記者,近期一連串發布會體現出了較好的政策連貫性,從多維度、多方面持續提振市場投資預期。

14日,A股指數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收3284.32點,漲2.07%;深成指報收10327.4點,漲2.65%;創業板指報收2155.4點,漲2.6%。

「政策方向明確且正確。」巴基斯坦《黎明報》援引專家分析稱,中國央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加大消費刺激力度,是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信心的可取之道,對於進一步刺激消費非常有效。該報道稱,目前來看中國實現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前景是比較樂觀的。

進出口數據創新高

14日,海關總署也發布了中國今年前三季度進出口相關數據。據海關統計,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32.3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3%,其中,出口18.62萬億元,增長6.2%;進口13.71萬億元,增長4.1%。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創出新高,前三季度歷史同期首次突破32萬億元,各季度分別進出口10.15萬億、11萬億、11.17萬億元,都超過了10萬億元,這在歷史同期也是首次。數據顯示,中國的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4成。前三季度,中國機電產品出口11.03萬億元,增長8%,占出口總值的59.3%。

美國《華爾街日報》14日評論稱,中國9月份出口數據公布,連續第六個月保持增長,這得益於中國鞏固其全球製造業主導地位的努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61f9f065f193da696db7915721c75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