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漢陰鳳堰梯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2024-09-03     華商網

本網訊(記者 楊京保 通訊員 文婷)北京時間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亞雪梨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5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上,我國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徽州堨壩—婺源石堨(聯合申報)、陝西漢陰鳳堰梯田、重慶秀山巨豐堰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4年度(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8項,是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漢陰鳳堰梯田位於漢陰縣漩渦鎮境內的鳳凰山南麓,屬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鳳堰梯田始建於漢代,清朝時期湖南長沙府善化縣吳氏家族移居當地後大規模建設,是目前秦巴山區考古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也是我國北方首個以自然山水為背景,以古梯田、古堰渠為展品,以民俗民風為陪襯,保護和展示傳統農耕文明生產方式的開放式生態博物館。

鳳堰梯田在建設、改造和利用上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利用鳳凰山溪進行自流灌溉,配合當地人工開挖的溝渠與堰塘,承接從高山森林自上而下的水流與滲出的泉水,「串田成渠,連塘為蓄」,池塘和田之間用渠道連接銜合,構成如血管一樣的灌溉體系,在暴雨期儲存過量的降水,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形成功能強大的調蓄機制,還能利用海綿效應,削減地表徑流、涵養水源,各工程節點之間有機配合,確保水系連通、自然、健康,達到灌溉用水自上而下、由溪入堰、由堰入陂、由陂入塘、由塘入渠入溝入田的流態多樣性,有「古代山地引水灌溉工程的典範、農業灌溉工程持續運行管理的典範、中國農耕文化傳承的典範、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傳承生態文明的典範」之美譽。

國際灌排委員會成立於1950年,是以國際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應用推廣為宗旨的專業類國際組織。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國際灌排委員會從2014年開始評選的世界遺產項目,既強調歷史價值,也看重可持續性,名錄主要收錄全世界具有重大意義的灌排水工程,其遴選項目必須滿足建設年代在100年以上、仍在發揮作用的灌排工程,在工程設計、建設技術及使用管理等方面領先於其時代等要求,也被稱為「灌溉工程界的諾貝爾獎」。其與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景觀、世界農業遺產等並稱為世界遺產。

位於我省涇河北岸的涇陽鄭國渠,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我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於2016年入選。2017年,漢中三堰入選。2020年,龍首渠引洛古灌區入選。隨著此次漢陰鳳堰梯田入選,我省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已達4項。

來源:安康新聞網

編輯:唐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5d729d49b6e8557e0e63bd1c398521a.html
















最好的安排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