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梯田太美了!

2024-01-05     名勝古蹟

原標題:中國的梯田太美了!

中國的梯田太美了!

#秋日生活打卡季#

儘管梯田的蹤影遍布全球,但中國千百年來的農耕智慧把梯田發揮到了極致。

著名的廣西龍脊梯田層級最多達1100餘級,最大垂直落差860餘米。

(廣西龍勝龍脊梯田)

從遠處眺望,密密麻麻的曲線令人震撼

(廣西龍勝龍脊梯田)

那起伏的和高聳入雲的山,蜿蜓的如同一級級登上藍天的天梯,像天與地之間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畫。(紅瑤居民正在龍脊梯田之中耕作,當地紅瑤因穿紅色服裝而得名,也被譽為「桃花林中的民族」)

層層疊疊的梯田如潮水般在群山間涌動

(請橫屏觀看,群山環繞下的龍脊梯田與少數民族民居)

在黃山山脈、天目山等山地縱橫的古徽州地區,居民們開墾出婺源江嶺梯田、篁嶺梯田等

(江西婺源江嶺梯田)

他們還在這裡實施水稻-油菜輪作,以提升土地利用率,每年秋季水稻收穫後便開始種植油菜,到了次年三四月份油菜花開,大地金黃,再加上粉牆黛瓦,峰巒峻峭之間薄霧綿綿如同世外桃源

(請橫屏觀看,村寨與油菜梯田錯落相間)

在江西南部,客家人在山地之上開墾梯田,其中位於贛州市崇義縣的上堡梯田面積超過2萬畝最高海拔可達1200米,為面積最大的客家梯田

(江西崇義上堡梯田)

從空中俯瞰,或順山勢逐級下降

(請橫屏觀看,尚未進行插秧的上堡梯田)

或蜿蜒盤旋,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

(江西崇義上堡梯田)

而在福建,尤溪聯合梯田,綿延數十里,面積數萬畝,可謂一氣呵成,風光無限。在逶迤青山的陪襯下,在晚霞輝映中,漫無邊際的千畝梯田,層層盡染,吞沒在夕陽之下,蔚為壯觀。層層疊疊的梯田,如天梯凌空,直通天際;光閃閃的梯田,像一面面安置在山坡上的鏡子,熠熠生輝。

(福建尤溪聯合梯田)

福建永定梯田,土樓與層層梯田構成壯麗景觀,氣勢磅礴恢宏,層層疊疊,錯落有致,融山景水色、田園風光,構成一幅幅天然畫卷。

(福建永定初溪土樓附近的梯田)

四川高坎梯田,梯田的形狀或如片片魚鱗,或如恐龍脊骨,或如漩渦漣漪,或如木刻浮雕,特別是夕陽照射下的田埂,如墨汁描畫

(江西崇義上堡梯田)

在位於秦巴山區的陝西漢陰縣,棚民及其後代開墾出了鳳堰古梯田。目前秦巴山區考古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

(陝西漢陰鳳堰古梯田)

這裡地處中國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線,除了水田還大量種植小麥、玉米、番薯等旱地作物,形成水旱間作南北兼顧的特色

(鳳堰古梯田,可以看到水田、旱田同時存在)

在浙江南部的雲和縣的雲和梯田,在山谷中蜿蜒迂迴、連綿不斷多達700多級

(浙江麗水雲和梯田)

被稱為"中國最美梯田"。擁有梯田、雲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霧凇等自然景觀,是中國攝影之鄉--麗水的主要採風基地,是雲霧之上壯麗的人類風景

(請橫屏觀看,浙江麗水雲和梯田)

湖南新化縣,這裡山勢陡峭,苗、瑤、侗、漢等族居民在此修筑紫鵲界梯田,其坡度高達25°-40°,最大則超過50°

(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

紫鵲界梯田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歷經千年之後梯田總面積多達8萬畝,相當於7千多個標準足球場,山地間梯田遍布,雲海蒸騰

(浸浴在雲霧之中的紫鵲界梯田)

在貴州從江縣月亮山腹地,侗族、苗族和壯族聚居於此,共同修築了壯觀的

加榜梯田

(放學的孩子,沿著加榜梯田的田埂歸家)

梯田中,農民們放養魚、鴨,稻田為魚、鴨供覓食場所,魚、鴨捕食昆蟲減少水稻病蟲害,魚糞鴨糞又促進水稻生長,從而構成了一個高效的「稻魚鴨共生系統」

(梯田之中飼養的鴨子與較高的田埂)

而最壯觀的則莫過於位於雲南的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氣候,同墾共創的梯田農耕文明奇觀,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哈尼族遷徙路線示意)

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

(森林之下的哈尼族村寨)

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紅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5處世界遺產

(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溪水經過層層梯田,最終在山谷底部匯入江河之中,炎熱的河谷又將河水蒸發到空中,再次彙集到高山森林,重新形成霧水,終而復始地進行循環,在容易出現乾旱的雲南,「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體系,卻可以讓哈尼梯田保持持續不斷的水源供給

(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憑藉這樣的智慧,哈尼族建造出了總面積高達100萬畝的梯田

(雲南紅河哈尼梯田鱗次櫛比排布於高山之中)

梯田層級可以達3000多級,垂直落差2000多米

(空中俯瞰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平均坡度約20°最大可達約60°

(修建在山脊間的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當你從高處俯瞰,一望無際、層層疊疊的梯田如同排山倒海地襲來,幾乎撐滿你的眼眶,如流動的樂譜

(請橫屏觀看,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如多彩的畫盤

(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如變幻的寶鏡

(請橫屏觀看,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令你不得不感嘆,這是何等的雄偉秀麗

(請橫屏觀看,沉浸在朝陽之中的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而梯田中搭建獨具特色的「蘑菇房」,因狀如蘑菇而得名

(雲南哈尼族民居,其房頂依舊沿用傳統的蘑菇房樣式)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如何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任務,梯田這一起源於北方壯大於南方的耕地形式,開始重新在北方大規模擴展開來

(黃土高原上的梯田)

在陝西銅川,當地人修建了宜君梯田

(陝西銅川宜君梯田)

在渭南的黃土高原上,當地人修建了蒲城梯田

(陝西渭南蒲城縣的梯田)

此外在河南林州,人們隨山就勢,開墾出石板岩大堖(nǎo)梯田、西井山梯田

(雪後的河南林州西井山梯田)

在河北陽原縣,人們在山坡上開墾出旱作梯田,種植著當地特色作物

(河北張家口陽原旱作梯田)

每一處梯田,都是歷史的見證,是絕佳的風景,它是「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詩句出自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下圖為貴州丹寨梯田

它是「招邀過鄰里,款曲話桑麻」(詩句出自陳必復《村家》,

下圖為雲南元陽梯田

它是「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詩句出自王維《新晴野望》,

下圖為浙江台州仙居公盂梯田

它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詩句出自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下圖為廣西龍勝龍脊梯田

它是「幾處閒田,隔水動春鋤」(詩句出自張炎《渡江雲·山陰久客一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

下圖為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它是「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詩句出自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下圖為浙江遂昌湖山梯田

它是「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詩句出自韋應物《觀田家》,

下圖為湖北宣恩木籠古村寨之中的梯田

梯田於無聲處改變著中國

(貴州黔南平塘的梯田)

作為立體綠化的一部分它讓綠色駐留

(貴州畢節大方奢香古鎮中的城中花海梯田)

它讓大地多彩

(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它讓故鄉如詩

(雲南紅河哈尼梯田)

它讓豐收連年

(安徽黃山呈坎靈山梯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574c383c806f1ebed9fa5b53f6b6b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