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班就上到這了, 看這五位國外插畫師如何逃離職場!!!

2023-05-22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原標題:這個班就上到這了, 看這五位國外插畫師如何逃離職場!!!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BranD的好奇心(ID:BranDmag)

「社畜」一詞來自於日本上班族的自嘲——他們毫無怨言地玩命工作,仿佛是公司圈養的「吉祥物」。如今,公司對社畜的規訓和控制已經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從早上被鬧鐘吵醒的那一刻起,社畜就開啟了程式化、流水線式的一天。

藝術作品記錄下了社畜日常生活的每個小細節,接下來象君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五位在我們身邊「裝了監控」的插畫師。

Adrian Hogan(Australia)

ins@adehogan

Adrian Hogan是一名定居在東京的澳大利亞插畫家,他因痴迷日本風土人情而創作了大量插畫速寫。身在東京,奧運會自然成了他的插畫題材。有感於東京人對奧運的冷淡,他畫了一系列腦洞大開的創意插畫,堪稱「東京奧運狂想曲」。

在這組「東京奧運狂想曲」插畫中,普通市民搖身一變,化身奧運選手,特別有喜感,以此鼓勵大家積極、正面看待奧運。

三巴屋うきよゑもん(Japan)

ins@ukiyoemon

日本浮世繪藝術家三巴屋うきよゑもん(Ukiyoemon Mitomoya)創作了「武士上班族」系列作品,生動體現了當代社畜的現狀。他曾在電視台擔任客服的工作,遭遇到工作量大、薪資不對等等情況,辭職後他決定將這樣的情況用藝術表達出來。

騎上我心愛的小電驢

「別說下雨,就算下刀子我還是要保住全勤獎!公交師傅等等我!」

三巴屋うきよゑもん認為,社畜的壓抑、敢怒不敢言與古代武士的忍耐、忠誠有相似之處,於是就將武士作為了社畜的呈現替身。

從學校鄙視鏈開始的職場內卷

忙到深夜準備走出辦公室,客戶發來信息:「麻煩這裡再修改一下。」

不同的髮型,一樣的心情。

回到家的我:「活過來啦!」

石田徹也(Japan)

與上文插畫家輕鬆搞怪的畫風不同,這位31歲英年早逝的插畫家石田徹也(1973-2005)是日本藝術界公認的天才,他罕見的藝術感染力,直擊每個活在現代都市文明的人。

上班族變成貨櫃擠在電車裡

醫院的病房裡,住滿病態的青年等待救治

葬禮上沒有眼淚,解體的人被回收進紙箱

石田徹也畫里最具的標誌性形象,是人與機械、樓房、飛機、輪胎、電視等工業產物的合體。人們在石田徹也的畫里看到了自己的焦慮,他對現代社會寓言般的表達,既充滿讓人會心一笑的黑色幽默,又讓人覺得感同身受。

加油站式進食 1996年 靜岡縣立美術館收藏

無題 1997年前後 靜岡縣立美術館收藏

牢騷 1997年前後 個人收藏

Yuno(Japan)

ins@mofu_sand

前段時間,Twitter上火了一組最猛「紀實」插畫,這組插畫是日本一位叫Yuno插畫師畫的。她筆下的貓咪,每一隻都憨憨的,有一個圓滾滾的身材,也過著或社畜或舒適的生活。

客服貓貓,在線衝浪。

擠地鐵,永遠的痛!

看了她的筆下的貓,是不是覺得自己的生活仿佛被偷窺了?每天清晨地鐵限流的隊伍、踩點打卡、短暫的午休,簡直在重複社畜每天的生活,唯一區別就是社畜沒有那麼可愛......

衝進公司的速度要快,姿勢要帥!

轉角遇見......遲到的同事?

午飯最喜歡的就是公司樓下便宜又好吃的蛋包飯和拉麵~

上班人模人樣,下班亂七八糟

Paul Blow(U.K)

ins@paulyblow

Paul Blow,1969年出生,在英國成長,1992年畢業於Maid stone藝術學院。Paul Blow的作品能讓人聯想起老派的批判漫畫,他用簡潔明了的筆觸刻畫了當下人們生活的現狀。

我是你,你是我

如今的人們好似是邁入了迷霧世界,走著走著就轉了向。正如Paul Blow筆下的插畫,看似幽默,卻隱藏著不少的諷刺與心酸。

畫的都是錢,仍然口袋空空

編輯 | 馬君琳 圖片 | 源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公眾號後台)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5348298e528a53e2eb377bfd0815e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