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不止「姐姐」

2022-06-05     影視前哨

原標題:乘風破浪,不止「姐姐」

日前,《乘風破浪》第一次公演新鮮出爐。回憶這檔節目第一季開播時,很多網友都曾以為節目讓一眾「姐姐」爭奇鬥豔、激烈「battle」,會充滿戲劇化和火藥味。而如今走到第三季,在不知不覺中,刻板印象早已被打破。

新一季節目在題目中去掉了「姐姐」的標籤,從女性語境進一步走向了社會語境。她們夜以繼日地努力打磨表演,不為「爭C位」,只為不負心底的夢想,給自己一份信心,一份獎勵。

本季節目伊始,節目組迎接姐姐們的第一個環節,就是送上了代表每個人的生日花。也許美好的寓意在這裡就已經種下。這一季的姐姐們,每個人都是一朵獨一無二的花。無論樣貌如何、年齡幾何,都用自己的實力在各個領域精彩綻放。她們的職業身份更為多樣化:奧運冠軍徐夢桃,兩位「首席舞者」唐詩逸、朱潔靜,「帶薪參賽」的廣告人劉戀,來自不同領域的她們相聚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超越職業、身份的女性,共有的那份「乘風破浪」的人生勇氣。

敢彈、敢唱、敢跳、敢演,敢贏,也敢輸。是比拼就會有勝敗,但這一季的姐姐們面對輸贏的態度瀟洒得令人讚嘆。「一公」比拼完畢,那英組以51票的差距憾負寧靜組,於是根據規則,吳莫愁、黃小蕾兩人要離開舞台。宣布淘汰結果之後,黃小蕾卻成為了給眾人寬心、打氣的那一個。她說,「我們把最難破的那個浪破開了,就夠了。」於是本來傷感的告別儀式,變成了眾人圍在一圈熱鬧地伴舞,實現黃小蕾的願望——和譚維維唱康定情歌。

誰說乘風破浪的旅程不能如此?誰說告別的姿態不能如此?

「三十而悅」,正是凸出了每一位姐姐的微觀感受。樂觀、堅強的內心,是乘風破浪最堅實的風帆。而團結、互助的友愛,是每一位姐姐背後堅強的後盾。

「一公」舞台表演結束後,觀眾席迎來了從天而降的花種。主持人說,希望大家帶著這些種子回去,栽種屬於自己的花,迎接自己的綻放。

直到今天,《乘風破浪》之所以能夠成為一檔標杆性節目,不只在於其在綜藝模式上的突破,更是在於它在重塑社會理念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節目用前兩季讓30+的女性閃亮登場,傳遞不服輸、不停步的「她」能量。而第三季則以更為包容、舒適的語境,傳遞當下社會人人所需的自信、悅己的人生態度。

除了舞台上的「她們」,全國婦聯宣傳部還聯合芒果TV《乘風破浪》第三季節目組發起了「巾幗新力量」網絡尋找活動,旨在尋找那些在新業態里閃閃發光的女性代表。第二期和第三期節目「致敬科技新力量」的小片中,有來自中國航天的工程師、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等等。她們奮鬥在大國重器、尖端科技一線,為科技強國奉獻著自己的力量,而她們怡然自洽、向陽向上的工作狀態和生活態度,也在更大的社會語境中展現出了當代女性奮鬥者的自信能量、奮進姿態。

當女性主義作品的嚴肅性、深刻性和大眾性能夠更進一步地拓展,實現從「她們」到「我們」的共情共感,也許那才是這類作品真正春天的到來。而這一季的節目的確打破了框架和局限。從女性力量,到追夢力量。從妝扮悅人,到自信悅己,從巾幗精神,到時代精神,節目完成了對女性精神更深層次的認知和更廣泛意義上的拓展。每一首歌,每一支舞,都送給逐夢路上一直努力的人,希望他們給自己肯定,給自己鼓勵,瀟洒無畏,勇敢追夢。

鋪路的人,一定會照耀迷路的人。乘風破浪,不止「姐姐」,不止你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4da7c855dd2dcff40989e4934b9e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