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新區成為全國第九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2019-12-13     大西北網

大 西 北 網 訊(記者王志儉)記者從12月13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國務院日前正式批覆福建省寧德市、龍岩市和浙江省寧波市設立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甘肅省蘭州新區設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蘭州新區成為全國第九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甘肅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於海波,蘭州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東新和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副行長李文瑞就蘭州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正式獲批相關情況進行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

據悉,蘭州新區是國務院批覆設立的第五個國家級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連接點。國務院批覆的改革方案要求,試驗區要以綠色金融為抓手,引導社會資本向綠色產業、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流動,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和西部欠發達地區及生態脆弱地區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積累新經驗、開闢新路徑。

中國綠色金融試驗區的主要任務是鼓勵中國金融機構加強綠色金融業務,促進綠色信貸、綠色保險和綠色債券發行,探索建立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建立綠色金融風險防範機制。其目標是爭取在統一綠色金融標準、提高綠色金融商業可持續性等方面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2017年6月,國務院批准了在浙江(湖州市、衢州市)、江西贛江新區、廣東廣州市、貴州貴安新區和新疆(哈密市、昌吉、克拉瑪依)五省(區)八地(市)建設綠色金融試驗區。

甘肅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於海波從兩個方面對蘭州新區建設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正式啟動的意義做了簡要介紹。

一是建設蘭州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意義十分重大。

甘肅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匯處,是黃河、長江的重要水源涵養區,是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地位十分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最看重、作批示最多的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在2013年視察甘肅、今年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和8月再次視察甘肅時,都反覆強調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我省深刻汲取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教訓,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構建生態產業體系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循環農業等十大綠色生態產業,設立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明確了構建生態產業體系的作戰圖和施工圖,走出了一條符合甘肅特點的綠色發展崛起之路。

二是蘭州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作用十分關鍵。

蘭州新區是2012年8月國務院批覆的全國第五個、西北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承擔著「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台、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戰略使命作用十分關鍵。

我們要將蘭州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打造全省金融改革創新的「排頭兵」。

我們將按照總體方案的要求,放寬視野、放長眼光,大膽想、大膽闖、大膽試,創新金融組織、融資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制度,加大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的力度,要將蘭州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作用十分關鍵。打造成全省綠色金融體系的「先行區」。打造成全省金融對外開放的「新亮點」。形成良性互動、優勢互補的綠色金融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蘭州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東新則對(甘肅省蘭州新區建設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做了9個方面介紹:

一是建立綠色金融支持產業綠色轉型發展框架。加大綠色金融對產業園區綠色升級、綠色智能物流、生態環境產業、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數據信息產業節能改造等重點領域的支持,推動綠色產業鏈協同發展。建設工藝先進、安全發展、環保集約、循環可持續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和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示範園區。

二是構建綠色金融組織體系。鼓勵大型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試驗區內分支機構的綠色金融服務功能,支持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在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吸收借鑑國際綠色金融最佳實踐經驗開展綠色領域投資和金融創新工作。在試驗區依法依規引入和新設相關法人金融機構,不斷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服務。建立健全綠色融資擔保體系,為綠色企業、綠色項目提供增信支持和風險補償。

三是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重點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以綠色信貸資產作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產品。支持各類實施機構對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和綠色項目開展債轉股。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發起或合作設立各類綠色發展基金,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項目投資。鼓勵各類基金通過投資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及上下游配套產業等方式,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集聚發展。

四是拓寬綠色產業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上市和掛牌等方式募集發展資金。鼓勵試驗區企業利用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收購標的企業股權或資產,推動現有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支持金融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用於支持污染防治、清潔能源、節水、生態保護、綠色農業等綠色領域。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公司債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用於傳統生產方式和技術的綠色化升級改造。

五是發展綠色保險。深化與保險機構戰略合作,引導保險資金依法合規通過股權、債權、資產支持計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多種形式,為企業綠色發展提供中長期資金支持。健全地方性法規及規範性文件,鼓勵環境高風險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要求高危行業企業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創新綠色保險相關產品和服務,推動保險提標、擴面、增品。

六是穩妥有序推進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建設。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挖掘生態產品市場價值,探索運營生態資本,推動生態資源資本化轉型。依託現有交易場所積極開展環境權益交易。探索綠色項目收費權、經營權、收益權及環境權益、土地權益等抵質押融資模式創新。

七是夯實綠色金融發展基礎。建立綠色項目庫,健全綠色項目庫標準,動態開展項目遴選、認定和推薦工作。探索制定符合西部地區實際的綠色金融團體標準。加強綠色金融數據運用、信息披露和事後跟蹤。加快傳統金融服務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資金供求雙方打造快捷匹配服務的投融資信息平台。建立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實現徵信、信用評級、稅務、用能、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等方面信息共享,為金融機構投資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八是擴大綠色金融對外交流合作。積極推動區域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外金融機構在試驗區內設立分支機構。加強與境內各類期貨交易場所合作聯動,建設期貨保稅倉庫,探索開展有色金屬期貨的保稅交割業務,逐步形成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有色金屬與能源大宗商品現貨跨境交易中心及定價中心。支持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利用境外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九是構建綠色金融風險防範化解機制。建立健全綠色金融風險預警機制,健全融資主體重大環境和社會風險的內部報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互動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積極穩妥做好風險化解和處置工作。明確信貸准入環境標準和要求,動態監控綠色項目的槓桿率和償付風險。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環境與社會風險壓力測試,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能力。

李文瑞對中行蘭州中心銀行,在此次蘭州新區建設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中的做法做了簡要介紹。截至2019年10月末,累計將1149家企業環境行政處罰信息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將921家企業環保「一考雙評」信息向金融機構推送,基本實現環保信息全面共享。

蘭州新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主要目標是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多層次的金融組織體系、多元化的產品服務體系、多層級的增信保障體系和高效靈活的市場運作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向綠色產業、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流動,實現所有大中型新建建築和基礎設施項目達到或超過國家綠色標準,綠色產業比重明顯上升,符合綠色投向的融資較快增長,金融機構通過綠色金融產品投資項目數量顯著增加,綠色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滿意度顯著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單位GDP能耗、水耗、地耗以及工業企業碳排放量等指標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為西部地區樹立綠色、可持續發展典範。

蘭州新區將按照《蘭州新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要求,結合甘肅實際,把蘭州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打造成全省金融支持生態產業發展的「新支點」。將緊盯「立足新區、引領全省、輻射西部」目標,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發展模式,精準把握「綠不綠」和「能不能持續」兩個核心,把牢贏利點,全方位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銀行,健全綠色金融市場,形成綠色金融體系,帶動全省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金融與經濟、社會、生態互利互促,將蘭州新區打造成為幸福美好新甘肅「先行區」。

于海波、李東新、李文瑞介紹完情況後,還一起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4Ik_24BMH2_cNUguzAP.html